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根道魂 日之别称
今日辛巳,斗指酉,日行至周天193度,留于南方轸宿,月宿于西方胃宿,为秋分三候第四天,象应雷泽归妹卦第四爻,气运水运不及,昼厥阴风木司天,夜少阳相火在泉,其气水,其应肾,其音羽,律中林钟,乐于皮革而发于鼗鼓。

风驰电掣 音乐: 十鼓击乐团

在上一篇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日与历,以及太阳之于人是如此的重要,因此古代人们对太阳十分重视和尊敬,常以尊贵的名称加于太阳。

例如《广雅》记载:“朱明、耀灵、东君日也。”又楚辞《天问》中记载:“角宿未旦,耀灵安藏?”此处的耀灵既是指的太阳。而《楚辞·九歌》中的《东君》篇,就是专门祭祀太阳的颂辞,“朱君”是太阳的神号。太阳别名暾,《九歌·东君》中有:“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暾(tun吞)从日、从敦。日始名为敦,亦作盹。暾在此为太阳神自称。扶桑:神树名,神话中传说太阳是三足金乌的显化,金乌每天傍晚落山之后就栖息于扶桑神树上。《十洲记》记载:“扶桑于碧海中,高千丈,粗千围。”

太阳又称九阳,盖九为数中之极。《汉书·仲长统传》“九阳代烛”。但是又有山名九阳,对此应注意分辨。例如《吕氏春秋·有始览》:“禹南至九阳之山”。

有时读古籍常易混淆难辨,例如屈原的《远游》中有:“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据《屈原校注》解释此段说:“九阳,仲长统云:“沆瀣当餐,九阳代烛”,注:“九阳,日也”,又释汤谷说:“汤谷即阳谷,亦即《九歌》中'晞汝发兮阳之阿’之阳阿。”

又据清丁湘亭《楚辞辑解》释《远游》此段说:“汤与旸通,旸谷,日所出东方,魂所自发也,濯发荡除其纷结之气。九阳至阳,九为太,七为少,纯阳无阴者也。身者魄之宫,阴湿幽寒,非阳不暖,以太阳晞之则阴受阳光而化为阳,如月在望而光满,有形之质皆灵通,晃煟(音胃,火光)透帘帷矣。”

上录的两种解释,前者释九阳为日,汤谷即阳谷也就是阳阿,后者释汤谷为旸谷,为日所出处,而对于九阳的解释,重点却在九字上,并未明确为太阳,但也未指明是九阳山。

其实屈原《远游》及《九歌》中“九阳”均指九阳山。九阳山,应是借用了太阳的别名九阳,而作者则复以“九阳”为名的山,作为“唏余身”之“太阳”。《少司命》中之“阳之阿”之阳则是指的九阳山,阿,则是山之曲隅处。意思是:“沐浴于天池,晒发于九阳山之曲隅处”。

以上所举是很典型的例子。古代常以天文名词(其中尤以星名)借代于其它事物名称,如不作分析,是极易混淆的。除了上面所述,太阳的别称还有耀灵、曦、九阳、大明、朱明等。

太阳(日),不仅有许多别名,而且由于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的日光的明暗,又有不同的名称。例如:日始出光明未盛之时称为咄,日将旦之时称为昕,日之光气始升之时称为晞,日欲出或始出之时称为暾,太阳初升之时称为旭,日初出未大明之时称为曙,日过午后之时称为晡,日入余光之时称为曛,日入之时称为昏,日落之时称为昳。

由于太阳直接关系人的生命,于是古人将太阳以神祀之。《仪礼·礼》载:“天子乘龙,载大旗,象日月,升龙降龙,出拜日于东门之外,反祀方明,礼日于南门外”。又《礼记·玉藻》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戈卷以祭玄端,朝日于东门外。”可见古人对太阳的极端重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名辞海】之《日出处的别名》
太阳的众多别称
《楚辞》赏析讲义(第六讲:离骚)
扯淡网 >> 名词解释 >> “扶桑”作何解释
羲和的传说故事
太阳的别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