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鲸 教学设计
《鲸》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等几个方面来整体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鲸》是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说明文中的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只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五年级学生,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初步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对海洋动物了解甚少。之前教学中,学生接触过说明文,并且能够做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唤醒学生探索海洋动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上腭、哺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鲸的知识,体会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准确地用词。
难点: 理解鲸的进化过程,体会并将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五、教学资源准备:
教具:声像资料、和PPT课件。
学具:有关鲸的文字,图片。
六、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重要方式,据教材内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启发式教学点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领悟。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激趣,研读”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的欲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创设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三维目标和对教材的全面解析,我按照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学生谈话“同学们,浩瀚的大海孕育着无数的生命,通过预习,我们又认识了海洋里一个庞大的动物------”引入课题《鲸》,播放鲸的图片。教师用大号字体板书课题。
2、老师今天的课题写的和以往不一样在哪?你对鲸有什么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交流对鲸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合作者产生共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在不懂处用笔划一个小问号。并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每段介绍了鲸的什么内容。(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教师出示问题:读了课文,你对海中之王有了哪些了解?
再读课文,了解文体
学生分段朗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这篇课文属于什么文体?(指名说师板书。)
(三)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1、学习鲸的庞大感知说明方法。
 过渡:从作者列举的数字鲸非常大。鲸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说)相继引导学习第一段。
    教师出示第一段:(学生和老师朗读)。
教师展示下列句子:
(1)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   (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   (列数字)
(3)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列数字)
(4) 四万公斤重   (列数字)
(5)十七米长     (列数字)
(6)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作比较)
(7)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他的嘴里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说明方法是:假设)
接下来学生小组探讨,并汇报这些句子的说明方法。
(学生能找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能总结其作用,但做比较和假设找不好。)
这时教师点拨学生了解到的说明方法,重点讲解(1)和(4)句:
第(1)句拿大家熟悉的象和不熟悉的鲸作比较,使读者产生更形象、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学生四位围一组再读第(4)句,然后想象坐在鲸的嘴里,想象鲸的嘴的大,鲸的大,并感悟说明方法。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是做比较或者是举例子。)
教师启发学生:您能真的坐在鲸的嘴里,你敢真的坐在那么大的鲸的嘴里吗?这里有一个词“要是”我们读书除了要整体把握,还要抓住关键词和句子。
(预设:学生会总结出这里用的是假设的说明方法。)
教师请学生用显眼笔在书上圈点出来,并把这部分做上批注。教师适时点拨:凡事都可以假设,不过想象要大胆、合理才行。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朗读第(2)句,体会删去“目前已知”后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能总结出:删去后意思就变了,表达就不准确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删减对比朗读等形式,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用词的准确性,适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了解进化过程
  (1)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教师:同学们 ,一天海洋里召开鱼类运动会,小白鲸兴冲冲地跑去参加,却被看门的大鲨鱼拒之 门外,,为什么大鲨鱼不让小白鲸参加鱼类运动会呢?现在,就请在座的鲸研究专家“告诉小白鲸”。
2、引导学习第二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小组探讨共同完成,全班交流。教师课件出示以下问题)
你知道鲸属于什么动物?
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你们知道鲸的进化过程吗?
你们知道什么发生变化吗?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找出有关的词句并圈点出来。
(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了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的进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知道同学们对鲸都特别感兴趣。老师这里有一些鲸的资料,和你们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图片Hello,我是一头刚满12岁的鲸,我知道大家都想得到一些关于鲸的资料,现在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一些有关鲸的资料吧。  我们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我们叫鲸鱼。其实我们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在古时候,我们生活在陆地上,但由于我们的祖先长期生活在靠水边,也经常游泳捕食,所以四肢退化为鳍。我们一头鲸就有30多吨重。好了,我就先介绍这么多了,若想知道更多的话,随时来大海找我。By-by!)
通过课件播放的阵阵海浪声和四张优美的图片,并进行二次整合的效果。声像技术的结合,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解决教学上的难点。
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呢?(指名说)
教师总结:
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假设等说明方法形象的刻画了鲸的特点。
(五)、说作业设计
运用不同说明方法为鲸做一张名片。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习本课说明方法之后,及时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课堂练笔便于老师当堂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鲸
1 形体特征   大                      
作比较、列数字,假设
2 哺乳动物                          
作比较
3种类                   
4吃食  5呼吸  
6睡觉  7生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利亚的木匣的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案
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16.太阳课堂教学设计
《太阳》教学设计
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