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德:因为贫穷而勤奋而成为哲学大家

阅读西方哲学,康德是一位经常遇到的人物,以至于在写阅读笔记时,总想“躲”开他,不是因为他太复杂,而是因为他太简单,简单到就像一杯白开水,用哲学史家的话说就是“康德的一生简单得令人惊讶”!

康德于1724年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是个马鞍匠,母亲也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聪明能干,活泼开朗。

康德图

8岁到16岁,康德就读于腓特烈公学,这所虔诚派的学校给他留下了令人厌倦的记忆,收获是他学到了基础扎实的拉丁文。

康德的身高不足一米五,体弱多病,从公学毕业后,像是一个小老头,他经常寂然独处,小心翼翼,陷入像牧师一样的沉思。

1740年,康德进入在家就能看得见校门的哥尼斯堡大学学习神学,但他的兴趣却已远远超出了神学的范围,走向了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几乎全部领域,不过,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哲学。

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康德说:“我相信,有时人对自己的能力怀着信心并非无用。这种信心使我们的一切努力生气勃勃,推动我们对真理的探索迅速前进”。

康德强调:“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冒一次险,尽管千百次地走入歧途,可比总是在平坦的大路上走要好得多”。

他说,我的立场就是如此,我已经给自己指明道路,我要坚持下去。我将开始我的进程,任何事情也不能阻止我前进。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评析

实际上,康德除了读书、写作,还得谋生,他的父母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已经耗尽了精力,先后离世。

康德成绩优异,他便找到一些脑袋空空但口袋鼓鼓的同学,以帮他们补习功课换取些许报酬。

伏案写作

他的生活不富裕,但会尽一切努力维持体面,衣服虽然很旧,却总是洗得干干净净。

度过了6年艰苦的日子,康德大学毕业了。可惜,他的留校申请遭到了无情拒绝,不得已他做了家庭教师,并且一做就是八九年。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

康德先后为三个家庭工作过,其中一位名为凯塞林的伯爵十分欣赏康德的才智,经常带着他出席上流社会的沙龙。

康德开始变得活泼起来,或许母亲的基因在发挥作用,他抛开了他那爱沉思的哲学家气质,穿着价廉物美、整整齐齐的晚礼服,同贵族谈政治,给玩牌的贵妇当参谋,偶尔还向名媛献媚,当然,她们不会看上这个既穷又丑的家庭教师,却还是喜欢他的机智和幽默,经常被逗得花枝乱颤。

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以拉丁文论文《论火》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编外讲师资格。

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康德必须大量讲课,他开过的课包罗万象,每周上课20小时,平均每天讲3节课以上。

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

康德平时不苟言笑,但讲起课来却像是换了一个人,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旁征博引,还不时穿插一些趣闻轶事,使学生于轻松之中获取知识。

与此同时,康德几乎年年都有著作问世,他开始在哲学王国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他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充满信心,便于1758年申请哥尼斯堡大学哲学教授席位,但没有成功,34岁的他还是太年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走进康德及其教育思想
思想圣哲
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
霍金一生最崇拜的人竟然是他!
一部关于哲学家康德的电影——《康德最后的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