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境 心境 文/吴振锋

读到王铎作品中的一条跋语,这样写道:“书时,二稚子戏于前,叽啼声乱,遂落龙、形、万、壑等字,亦可噱也。书画事,须深山中,松涛云影中挥洒,乃为愉快。安可得乎?”王铎书写时需要的,无非一个宁静的环境。

欧阳修《试笔·学书一乐》也说,“苏子美尝言:窗明几净,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最著名者是孙过庭《书谱》中的“五乖五合”说。“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孙过庭所谈的,相信每个书法家都有会心。

问题是,在当今,似乎这些都很奢侈。至少笔墨精良就难,用墨汁墨水,方便快捷,但胶性大,发贼光,不雅。笔毫也差了,加健的长锋笔,只能用代用品,大约尼龙之类,一支笔用个把月还顺手,再用就散了。纸更不用说,机制的纸品质愈来愈差,花大价也很少能买到好纸。

当然,今人的心性更比不得古人了。最让人不安的倒不是王铎的“稚子戏于前”,而是处于闹市的喧嚣和风燥日炎。人已无奈地失却寂静。现代化来了之后,对人性改变最大的莫过于失去寂静。有个瑞士学者说,印刷术、工艺学、义务教育的问世等,没有任何事物对人类的改变,比失去与寂静的关联大。原来应该跟我们头顶的天空或呼吸的空气一样自然的寂静,已经不存在。失去寂静不仅意味着丧失人的一项特质,而且连人的构造也跟着改变了。这说法并不是耸人听闻。试想,有一天,头顶上无人机到处像蜻蜓一样飞舞,你还能静下神来写字?

看今人写的字,最大的时代特征是一个“燥”字。急急火火的,张牙舞爪的,群魔乱舞的,躁动不安的,神经兮兮的,大呼小叫的,红红绿绿的,花里胡哨的,魑魅魍魉,怪力乱神,装神弄鬼,无所不用其极。只要与民国前老先生的字放在一起比较,便能看出孰动孰静,判若霄壤。即使是古贤的草书,在线条中只能领会到优美的律动,不会让你感到瞀乱。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偌大的中国,很少能见到一张安静的字。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这禅家故事,许不幸言中了书法中人。人都说当今社会太过浮躁。平心而论,每个人都是浮躁中人,“深山中松涛云影”安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 | 与董其昌齐名的“神笔王铎”,他的草书到底如何妙?
书法用墨用水的技巧
《细看经典:王铎的张狂》
王铎的涨墨法
浅谈王铎书风书貌成因(王一力)
我看了一篇文章如何学书法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