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母亲

作者: 李宽绪

我的母亲姓孟,名祥珍,今年七十一岁了,是一个略微显胖,很精神,爱做饭爱干净的老太太。她出生在解放前一年,也就是1948年腊月初三,在湘西北,具体地址是从我记事起知道的,常德市澧县宜万乡万福村四组(现在乡村合并属于澧县盐井镇福新村)。

我的外公外婆已经去世多年,他们都长寿,特别是外婆九十三岁高寿去世;记事起知道母亲有兄妹五人,小姨和大姨娘英年早逝,她们后人众多,都勤劳幸福。目前幸福晚年生活有我舅舅,姨娘和我母亲三兄妹,舅舅和姨娘都已经年过八十,身体硬朗,特别是姨娘八十六岁四代同堂,还能自己料理生活起居。

我的母亲今年也七十一岁了,身体还算正常,有点高血压,帮我接送小孩,做晚饭,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我长期在外务工,小孩在家读书,她一直帮助我老婆在澧县带小孩,宠爱孙子;不辞辛劳每天接送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孙子,还好家离澧阳实验小学近;大孙子在澧县一中上高一,每周星期天中午放学从学校回来吃两餐饭,她总是头天就做好准备,把孙子喜爱吃的菜买好洗净,牛肉炖起,爷孙加我老婆平常星期天在澧县五口人,她会在中午准备十个菜,可口丰盛,小孩打电话告诉我的。我母亲与孙子关系亲密,大孙钜樟上小学六年都是和奶奶住一间房,除去条件原因外,更多的是小孩依赖她;孩子长了,房间不够,父母亲便与我们分开居住,小孙子放学后有时都不回去,要和她奶奶在一起睡,虽然离自己家不到500米,他飞跑起来五分钟就可以到。

母亲年龄越来越大,思维还很敏捷,不喜欢啰嗦,我有时多说几次同一件事,她都会说太啰嗦。在白天,小孩上学,空出时间,会与一群老太太打麻将,用她的话说预防老年痴呆,确实需要与外面交流,老年人关在房间,肯定不行,是人都不习惯,人们愿意与她玩和交往,与她的善良分不开,在金钱上,她不是特别计较,宁愿自己吃点亏,她从农村出来,在老年到澧县县城能够游刃有余的生活,是她的性格带来的。

她上学也不知道有几年,或许根本没有进过学堂,我没有当面问过她;我父亲是个乡村教师,他在初中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选上去北京串联的资格,而因为家庭成份而失去资格,一气之下辍学,兜兜转转进入村小教书;那时叫半边户,村里还有田地,依靠母亲平常浇灌看管,任劳任怨,不然单单依靠父亲当时民办教师的薪水是无法养活一家的,更不要说读书。母亲从我记事起,就要求我们一定去读书;我和我姐同龄大的伙伴或者亲戚,好多上完初中,甚至初中没上完就不读了,不读家里多一份劳力,减轻负担,一家积蓄可以把土坯房换成砖瓦房,记得最后村里其他人家都建了砖瓦房,而我们家到我和姐姐大学毕业还没有换成砖瓦房,我结婚都是在父亲工作的宜万中学借一间仓库做婚房,回想也有点亏欠我的老婆,但是一家人是高高兴兴的。当然没建成砖瓦房,与我和姐姐的成绩也有关,两人不是很优秀,长期中等,复读,花销也大,回头看,不知道是不是最合理,到现在来看,依据我和我姐的性格,除了读书,也不一定能够干好其他的,还是感谢父母的执着,幸亏有他们的坚持,我们成年后对比,比他们少吃了苦。可能因为小时土坯房子的原因,我的姐姐特别热衷于买房子,我也喜欢,倒不是为了赚多少,至少对我来说是一种安全感,我没有问过姐姐她是不是,反正我是。

还有一件小事对我的影响很大,本族一户人家因为小事情夫妻争吵,他老婆到我家调解,过夜洗漱时,我突然看见母亲毛巾,准确说不是毛巾,是一条用得发白的蚊帐布在用,当时有些感到难为情,客人来了,毛巾都没有一条;后来我慢慢注意到,母亲多年没买过一条毛巾,全部在用旧了坏了的蚊帐,自己动手剪改的毛巾,后来发展到床上棉被也用手自己缝,地里种的棉花装进旧的蚊帐布,冬天农闲自己缝,可以省掉弹棉花被的钱;平常家里养的鸡蛋自己都不吃,一个一个积攒下来卖钱,交给我姐在五中上学的生活费,现在每每炒鸡蛋,她总是拿出五,六个鸡蛋炒一碗,明显放多了鸡蛋,她也要这样,不知是不是那时影响的。

母亲不仅节约,也非常勤劳,父亲有三兄弟,祖父母为了平衡我父亲他们兄弟关系,早早分家,父亲一周只有一天在家,主要劳动就落在母亲一人肩上,白天种田,晚上喂猪,每年喂两头,一头作为姐弟学费,一头年猪,这么勤劳,不仅仅是习惯,还有份要强。老家的农村过年,如果没有杀年猪的话,也会被周围邻居看不起,偶尔几次,把大的猪卖了凑学费,到了过年,家里年猪不大,周围人就劝她,不杀了今年,可是母亲都很坚决,一定要杀,说猪头猪肠齐全,肉少点没关系,孩子一年到头,盼着呢,我喜爱吃猪肉的习惯可能就是母亲娇惯的,虽然现在大家都在减肥少吃猪肉,可是在那个年代,猪肉就是我能够想到的最美最好吃的食物了。

在那么贫穷的情况下,特别是上学很少的母亲,节约每一分钱,坚持让我们复读是需要勇气的,读书回报的事情很难说的,目前没能够大富大贵,但是,在外也是平安幸福,没有上过当,与母亲谨慎教育有密切关系,我们一家对待外人,从来都以善良的方向思考,在老家,我的父母能够得到老家的人尊敬,平常人家肯定只有善良原因。每次想到母亲以前的艰苦,泣不成声,母亲已经七十一,知道她对物质生活没有过多的想法,知道她只是想我和我姐家庭幸福,而我生性愚笨木讷,面对她时,都不能很好表达,只有借此机会写下,表达感谢,感谢养育之恩,感谢母亲七十一岁还在帮助我,此时此刻才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019.11.03献给母亲


防失联,荐公号:

你若喜欢,为读者点个在看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母亲(2)
老家的故居
【我的乡情70】袁斗成:关于年猪的敬意
锦绣红楼 | 贾蓉:含垢忍耻地活着,直到自己成为污垢本身
琦君《髻》赏析
红楼梦:愿每一位迎春,都能被温柔以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