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今译——过秦论

      秦孝公这家伙占据崤山和函谷关的有利地势,守着九州大地之一的雍州,虽然这时候的秦国势力弱经常被几个诸侯国欺负,但是打不过还躲不起吗,所以他们君臣异常团结坚守基本盘,默默觊觎周王朝的那口大鼎,期盼着哪天能席卷天下,取代周王朝一统天下。秦孝公在他的好基友商鞅的协助下,在民风彪悍的大秦土地开始实行严格的法律,鼓励大家闲时多扛锄头下地种庄稼,同时积极发展军工业,对外秦国则关起大门,并时不时派人去挑拨离间山东那些诸侯国,默默看他们打来打去,好不热闹!就这样,默默崛起的秦国人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魏国的西河这块肥肉。

秦国人就像一堆干柴,秦孝公就是那火苗,星星之火终究可以燎原!秦孝公这老儿挂了后,继位的秦惠文王、秦武王(这家伙名叫嬴荡,死于扛鼎被鼎压死,特别奇葩!)、秦昭襄王竟然都不是什么败家子,他们先后继承大秦基业,像蛮牛一样继续搞商鞅变法那套。当然了,势力大增的秦国开始四面出击,向南夺取了汉中,向西夺取了巴蜀少数民族的地盘,向东欺负魏、韩、赵等诸侯国,向北敢跟匈奴硬碰硬。这时候山东诸侯国才开始醒悟过来,他们突然意识到老秦人今非昔比,它已经由跟班小弟变成了老大,想揍谁就揍谁,山东诸侯国开始联合起来,千方百计一起搞老秦人。诸侯国不惜一切代价,许给奇珍异宝、土地,用来招纳天下人才。同时他们互相结盟,抱团对抗秦国。当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些人都名噪天下,更是当时的仁义礼智信的模范代表,他们采用合纵的计谋相互结盟。当时山东诸侯国有苏秦、陈轸、乐毅、吴起、孙膑、田忌、廉颇、赵奢等人才,况且这些诸侯国此时还家大业大,一人一口唾沫还可以淹死秦国,他们联合起来准备大揍秦国一把。然而秦国人大开家门迎战诸侯国联军,诸侯国联军队却怂了,退兵了。秦国人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让山东诸侯国都窘迫不已。于是,他们的联盟破裂了,这些诸侯国不心疼祖上的基业,争先恐后地来贿赂秦国,秦国正好趁胜出击,一一收拾诸侯国,诸侯国中强大一点的表示称臣,弱小的诸侯国国君都亲自来秦国朝拜。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两个短命鬼,没当几天老大就两腿一蹬归西去了,此时秦国消停了一小段时间。

等到秦始皇继位,他继承祖上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继续攻城略地,他先后消灭了周王朝和其他诸侯国,一统天下,并自称皇帝老儿,可谓八面威风,他继续用治理老秦人那套严刑酷法来奴隶天下百姓。秦始皇精力无限,他还向南收拾少数民族百越,把百越划入中原版图,百越的首领只能像一个奴隶被押送到秦国。秦始皇又让蒙恬在北方修筑万里长城,狂妄的匈奴吓得都退却七百多里,哪里还敢南下来放马,更谈不上进犯秦国边界。然而即便如此,成功人士秦始皇却整天妄想着一群底层刁民想要闹事,夺他的家产。于是他就废除了古代君王的治国之道,就把他认为是妖言惑众的诸子百家书都给烧掉了,想让天下的百姓像傻子一样接受秦朝万世的统治。同时他还毁掉那些高大的城墙,除掉原来诸侯国的豪杰之士,把天下的兵器都没收了,把这些兵器都融化了,铸成了12个铜人,以免刁民造反。然后秦始皇凭借华山、黄河这些天险之地,让优秀的将领守住要害之地,底层官员则拿着武器整天盘问过路的人。天下已经安定下来,秦始皇认为凭借这些天险和地方武装力量,可以让秦国的子孙万代一直称帝,当天下人的爸爸。

秦始皇挂了以后,他的威名还在边远的山沟沟回响着。然而陈胜不过是一个秦国最底层人士,跟奴隶没什么两样,后来还被征发去守卫边疆。陈胜既谈不上贤德之人,也不是什么富有之人。然而他在戍卒的队伍中突然振臂一呼,带领这几百个跟他一样的人就起来造反,他们用树干、锄头当武器,天下的豪杰也都起来响应他,最终竟然消灭了不可一世的秦国,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照道理,秦国的土地并没有缩小,它原来的雍州之地,崤山和函谷关这两个天险之地也都在自己手里。陈胜这个底层人士,哪里能比得上山东诸侯国的国君那样尊贵;他们的武器也只是木棍、锄头,哪里比得上诸侯国专业打造的武器;那群戍卒更是比不上六国精良的部队;深谋远虑、用兵之道就更没有谋士为他们策划了。然而诸侯六国被秦灭掉了,陈胜却灭掉了秦国,完全让人大跌眼镜。秦从整天挨打的弱小国家,发展到到处揍人的老大,最后取代周王朝一统天下,已经一百多年了;统一天下后,秦始皇把天下作为自己的家业,崤山、函谷关就当做自己的内宫;陈涉这个戍卒一起来造反,秦国就灭亡了,秦王子婴甚至于都被楚人项羽所杀,被天下人耻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因为秦国自以为了不起,统一了天下却不施行仁政疼惜百姓,从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秦论》解读与探究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24. 过秦论(上)〔西汉〕贾 谊
《过秦论》译文、原文、翻译对照
过秦论注释及中心思想 过秦论阅读答案
三十世家之陈涉世家第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