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爽:德不配位!
曹爽,字昭伯,他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司马曹真(曹操养子)的大儿子。
曹爽是魏国的宗亲,经常出入宫中,从小就和曹丕的儿子曹叡(ruì)感情不错。魏明帝曹叡登上皇位后,就对曹爽恩宠有加,各种加官进爵。曹真过世后,曹爽就继承了邵陵侯这个爵位。
过了几年,曹叡病重,他任命曹爽为大将军,掌管魏国全国军队,并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小皇帝曹芳。
曹芳登上皇位后,对曹爽又进一步加官进爵,让他享受更多的特权,譬如曹爽可以带剑上朝,入朝不必小跑等等,可以说是给足了尊重。
曹爽原本为人谦虚谨慎,他一开始当辅政大臣的时候,还很谦虚,凡事都和四朝元老司马懿商量,不敢擅作主张。
然而时间一久,曹爽就开始飘了,他听信了亲信丁谧(mì)的话,以皇帝的名义调任司马懿为太傅,暗中夺了司马懿的军事大权。同时,曹爽还将司马懿的亲信蒋济明升暗调为有名无实的太尉,将京师禁军兵权统统收归到自己的弟弟曹羲(xī)、曹训、曹彦手中。另外,曹爽还将表弟夏侯玄任命为中护军,统领武官以及负责武官的选拔工作,彻底操控魏国的军队。
为何为导致曹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估计是他渐渐迷失在权力,另一方面则是用人不当导致的。一些原先在曹叡在位时期因浮华、不务实而被弃用的人,如何晏、李胜、丁谧、毕轨等都被曹爽任用并当做心腹。最可恨的是,这些人还担任了朝中的要职,譬如何晏负责选拔官员; 李胜被任命为河南尹毕轨为控制京城的司隶校尉
随后,曹魏朝堂上的大小事,都要经过曹爽的批示,曹爽一开始还自己斟酌后向司马懿询问,后来直接抛开司马懿,独断专行。
公元244年,曹爽经不住身边邓飏(yáng)、李胜等人的怂恿,不听司马懿的劝告,领兵六、七万出兵讨伐蜀汉。然而他本就不是这块材料,连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样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导致出征的魏国军队缺衣少食。蜀汉这边又抢先一步据守要害之处,导致曹爽进退两难。即使陷入这样的困境,身边的小人邓飏还一直主张继续进军,最终在参军杨伟和夏侯玄的劝说下,曹爽无奈之下才撤兵。撤兵过程中,曹爽还被蜀兵反将了一军,曹军惨败,关中地区人民对他怨声载道。那句俗语说得好,偷鸡不成蚀把米,曹爽在魏国威望直线下降,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次伐蜀失利后,曹爽非但没有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彻底放飞自我。曹爽先是听从了何晏等人的建议,把碍事的郭太后迁到永宁宫。接着,他又各种作死:他的吃穿住行,都直接仿效皇帝的规格;他家里摆放着皇宫里才有的珍贵玩物,还擅自取用皇宫里的乐器和调用武器库中的兵器;他妻妾成群,甚至还将魏明帝曹叡的七、八个才人占为己有;他私自建造一个奢华的地下室,多次与那些亲信在里面饮酒作乐。
曹爽还纵容他的那些所谓亲信作威作福,这些人在朝中排除异己,还霸占原本属于朝廷的农田作为自己的产业,又窃取公家财物,向地方官员索要贿赂,一时间搞得魏国朝廷乌烟瘴气。
虽然曹爽的弟弟曹羲还算是个清醒的人,他多次劝谏,但曹爽不听。
此时,被架空了权力的司马懿可没有闲着,他在暗中观察、准备,时刻准备给曹爽致命一击。公元248年,曹爽的亲信李胜准备出京到荆州担任刺史,临行前他还特意去看望了司马懿。司马懿对外宣称自己病重,在李胜面前又装出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影帝级别的表演成功骗过李胜,曹爽一党更加肆无忌惮。
公元249年,魏国皇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爽兄弟都跟随出行。蛰伏多年的老狐狸司马懿终于出手了,他趁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司马懿联合朝中被排挤的大臣接管禁军占据洛阳,并到永宁宫取得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的支持,对外宣称太后旨意要废掉擅权乱国的曹爽兄弟。
曹爽在得到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他并没有听从手下的智囊大司农桓范的建议,带着小皇帝曹芳占据许昌后再对付司马懿的计谋,反而听信司马懿“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的承诺,曹爽兄弟决定放弃抵抗。
曹爽手下人杨综在紧急关头,还一直劝道:“您挟持天子,手里握着大权,难道要放弃这些,自己跑到东市去被砍头吗?”然而,曹爽还是没有听从。于是,曹爽请皇帝罢免自己,认罪投降。智囊桓范大哭道:“曹子丹(曹真)大英雄,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事实证明,曹爽太幼稚了,他不懂得政治斗争的残酷。曹爽兄弟回到洛阳后,就马上被司马懿软禁在府中。曹爽兄弟这时候感到不安,于是他们就谎称食物不足,向司马懿讨要食物。这时候司马懿还真给送来食物,曹爽兄弟很开心,还以为司马懿真的会信守承诺,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然而,司马懿很快就对曹爽的党羽张当下手,在严刑拷问之下,张当供认出曹爽兄弟以及亲信一干人打算谋反。于是,曹爽兄弟与其亲信党羽都被捕,最后这些人都被司马懿灭了三族,司马懿也顺理成章把持了曹魏大权。
中国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这样评价曹爽:曹爽一庸奴耳,不度德,不量力,竟以一时之徼幸,入为首辅,就使小心谨慎,犹难免复餗sù之凶(解释:鼎足坏了,食物倒出);况淫奢无度,酒色是酖,何晏、邓飏诸人,毫无伟略,引为谋士,兄弟中仅一曹羲,犹有一隙之明,而爽不肯从,其能保家保国乎?当日即无司马懿,吾知爽亦未必不亡也。
苏洵的六国论中有一句话:“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说的不就是曹爽这类败家子吗!曹操当年南征北讨、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让曹爽拱手让人了。不知道曹操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
参考书籍:三国志、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最名不副实的开国皇帝,在位7年间能臣无数,却埋下亡国祸根
三国之高平陵政变(四十一)
改变魏国历史的高平陵事变
极简三国司马氏
简述西晋八司马,第一位篡魏,最后一个败光西晋
曹爽伏诛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