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详细的葡萄画法,一学就会,好看极了!

据传葡萄是两千多年前西汉大外交家、张骞从西域引进,后在我国内陆广泛培植的一种水果。其果晶莹剔透,极富丰收美满的景象。深受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栽种、观赏和食用的一种果品,也是历代画家乐于描绘的题材。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组葡萄的画法,喜欢画葡萄的同学们可以收藏起来临摹学习呦。

画葡萄之前要设计构图,首先要考虑整幅画的布局。一幅好的作品其主要物体的位置要符合审美要求,重点部分相对于整体和局部要处理得当。

葡萄果画法:

中国国画中的葡萄浆果形状有圆形、长圆形,果脐长在下方正中。勾画时用小狼毫中锋从左至右行笔,一串葡萄中靠左的葡萄果脐点在左侧,靠右则点在右侧,背面的葡萄只见枝不见脐。葡萄串的外形应有错落,忌左右对称。

葡萄枝干的画法:

画葡萄老干时,可用墨或赭墨,行笔侧中锋结合,枝干形态弯在有挺,有粗细变化,其嫩枝可用赭绿或草绿。

葡萄串的画法:

选用中等大小的白云笔,把葡萄珠的颜色调好。以紫色为例,一般用花青和胭脂色调成,自然蘸满整个笔,把多余的颜色调刮干净,然后用笔尖蘸清水,逆时针一笔,顺时针又一笔,两笔画出一个葡萄珠。

然后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组合成一小串葡萄。在一串葡萄中葡萄珠大小要均匀,形状要准确,要有高光点。在颜色未干时点上葡萄脐。

中国国画中的葡萄叶呈掌状,三至五出。叶根部内凹,接较长的叶柄,自叶柄到叶尖生有主叶脉,主叶脉两侧生附叶脉。叶有正、侧、仰、背的各种姿态。行笔要有提按,忌平均用力。

葡萄叶画法:

画叶子时,组与组之间笔墨要有浓淡、大小之分,外形自然,构成布局合理,与枝干、藤蔓结合有致。

叶筋的勾勒需视叶面结构而定,趁铺墨半湿半干时进行,不可抬头过大,造成脱节,勾筋可简可繁,副筋用线不宜过粗。

画好一幅葡萄作品,藤蔓非常关键。藤蔓的走势与穿插,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幅作品的成败。

首先在落笔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行笔要果断、流畅,笔锋要有变化。不要均匀速度行笔,行笔中要有提、按、顿、挫的变化,同时中锋、侧锋、逆锋并用。藤蔓的主、辅之间不规则缠绕,多凤眼及女字形穿插。还要注意浓、淡、干、湿的变化。

葡萄藤蔓的画法:

葡萄藤蔓有新老主次之分,老藤应枯硬有节,较多顿挫,线条以中侧锋为主,行笔应慢,其形态要有转向变化,新藤蔓细,用笔需利索自然。

完成图:边勾藤边加叶,秋后叶果调零疏落,可先定大势,画藤蔓后再添加叶果。画叶时先画重置,再画淡墨,要分出浓淡疏密。

调整画面的轻重关系,果与叶的关系,藤与蔓的关系,使整个画面协调生动。

水墨葡萄的画法是用墨加水来表现的。画墨葡萄时要充分发挥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用水。水量的多少与墨和色的结合会产生无穷的变化。

由于水墨在生宣纸上易渗化,因此要区别出葡萄及枝、叶的墨色,要比画紫、绿葡萄更有难度。所以,除了注重用水之外,同时还要注重用水墨来造型,只有二者兼顾,才能较好地表现水墨葡萄的韵味。

画水墨葡萄先在色盘中调成笔尖深、再用笔尖吸少量清水,在色盘中调出笔上已有墨色的过渡色:浅——深——浅的墨色效果。

在生宣纸上水墨比颜色更易渗化,因此在调配墨色的整个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笔中的水分。调配墨色的过程,是画出具有立体感效果的至关重要的步骤,所以不但要注意在宣纸上用笔、用墨的练习,更要注意在调色盘上的调色练习。

工笔葡萄画法

1.用笔:工笔葡萄的勾线,宜用细而长的勾线笔(传统用的衣纹、叶筋笔也可以)。画时用中锋,笔和宣纸成垂直角度,画出圆而有力、粗细自如的线条。

用中锋一定要“挫腕”,笔才能垂直于纸面,短线运肘,长线运肩。

用长锋勾线笔蘸极淡的淡墨先把形勾出来,要求形准而不求其线条流畅,勾好的淡墨线能够看清即可然后在淡墨线上勾出画面上所需要的深、浅墨线来。

勾线要注意笔墨结合形象,墨色在勾线中也要根据不同对象或主次虚实而异。勾线要用写字的用笔方法,要领会一个“写”字,不要死描,要一笔一画地勾,“如锥画沙”,力透纸背。

笔墨要饱满,用笔的力度和速度都要均匀。笔法的转折顿挫,线条的粗细长短,要结合描绘对象的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葫芦》创作教程:葫芦、藤蔓,墨线画出,穿插其间,婉转灵动
100幅写意国画竹子,太全了~(内附教程)
中国画水墨公鸡的画法
中国画教学讲义 好石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社区
国画写意花卉口诀-很经典
花鸟画口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