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4-17声音学习笔记
userphoto

2023.04.18 天津

关注
【2023-4-17公开课学习笔记】        1、练习咬字吐字很重要,科学的规范的咬字吐字,使我们的声音成倍地增色,这属于高级技术。 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普通话比较标准,就顺理成章地可以规范地咬字吐字;        2、中支点的特点:集中、轻巧、清晰;        3、打磨细节:注重中支点的清晰度、声音位置的高度、尾音的处理;        4、字与字的连接,建议不用“滑音”,而是以气息来进行无缝的柔性处理;        5、大声唱、使劲唱,比较容易,而弱声唱难度更大,需要控制气息,使气息更均匀、控制管子(腔体、通道)的开合度;        6、把鼻腔充分吸开;        7、在横膈膜不让步的前提下,保持气息往上吹的感觉;        8、老师的“鱼背背”概念,有“饱满”之意;        9、音调变低,声音的位置不能随着降低,要拎住了;       10、歌唱时,气息要提前准备好(我理解:提前半拍,不要太早,不要吸好了等着,要即吸即用);       11、“抬笑肌”不是面部表情的独角戏,而是颧大肌、颧小肌、软腭、小舌头等部分的组合性整体动作!       12、老师讲到“吐字不在前面”,我的理解:“咬字”体现在声母,在前面门齿“吐字”体现在韵母,在后面腔体;       13、“复韵母”的处理,要把“发响”母音唱充分;       14、不要因为“阻气”,让字的发音变“浊”;       15、下巴、双颊放松:因为“面罩”是“眼罩”,不是“口罩”;       16、鼻腔通透,有穿透感:吸气,气息从前往后穿,歌唱,声音从后往前穿;       17、“下巴紧张”是因为吸气位置低,请使用“鼻吸”;       18、不要因为“蹭”嗓子,而走进“躲声带”的误区;       19、声带本身不用力,仅仅是“摆放好”,被动发声;       20、降低声音位置的手段:吸开(扩胸、展肩、落喉);       21、初学者,购买发声课后,先不必深究每一节课,可以浏览一遍,建立大的概念!       22、通过“啃”来缓解下巴的压力;       23、注重舌头力量的灵活应用;       24、老师总提到“中低声区要落喉,下叹,接胸腔”,我对“接”的理解:密切结合,相当于“焊接”“榫接”。       25、下面横膈膜拉不住会导致声音出腔体:       26、保持“颧肌”与下巴之间较短的距离(不拉下巴),非常有利于歌唱!       27、抬软腭,抬小舌头,作为气息和声音的指路牌,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多练“h"(喝);       28、保持腔体的一致和统一,从而维持音色的统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改掉下巴紧张毛病
唱歌中一些可怕的陋习让你的声音越来越闷!若不改变,影响终身
一个动作解决声乐演唱中遇到的一堆难题
唱歌怎么好听?
普通话学习笔记(一)
歌唱圈|解决高音问题的妙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