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冷知识:开六味地黄丸时,不要写“山茱萸”?

临床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囧事?

1. 明明病人的症状体征,都符合六味地黄丸的指征,但是开了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为什么?

2. 用了多年的妇科崩漏验方,以前几乎是治一个好一个。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却没有疗效,甚至有患者反映流血还多了。为什么?

3. 别人治疗带状疱疹百发百中的“冰雄酒”,你自己制作却没啥疗效。这又是为什么?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个临床医生都会碰到。在诊疗之余,看着这些病例记录,你或许也曾苦恼过:

是不是自己忽略了什么症状?是不是辨证还不够准确?是不是药量用的少了,导致疗效出不来?

但或许,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被你忽视了:你开出来药,到底有没有问题?

在灵兰会员的专属视频大课中,我们专门邀请了北京康仁堂药业的于立伟老师,从“中药”的角度,为临床大夫们扫清盲区,拓宽思路。

由于执业中药师和执业中医师的双重身份,于老师很能理解大夫们用药的苦衷。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三种情况,就是他自己和身边医生朋友遇到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就想给你提个醒。

1、第一种情况,是因为“山茱萸”现在是药材的名称,是可以携带非药用部位的(果核),其价格也低于饮片“山萸肉”“酒萸肉”,很多药房由于节省成本或专业知识缺乏常混用。但山茱萸核有滑脱之效,入六味地黄丸等固肾封藏类的处方时,自然疗效欠佳。因此建议医生们处方时,有意识地书写“山萸肉”“酒萸肉”等标准饮片名称。

2、第二种情况,是由于那张治疗崩漏的方中,有一味焦山楂。但是那段时间,医院药房里恰巧没有这味药了,所以每一次他开山楂,药房就给抓生山楂。生山楂的活血作用,怎能用来治崩漏?

3、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可以在下面的视频中找到线索。

精彩节选丨“证准方对药不灵”实例探析

身处中药行业“头部大厂”,于老师在多年来的临床及中药调剂、采购、验收、产地调研等工作中,发现临床中很多大夫即使疗效不如人意,也多是去分析辨证、选方、剂量,很少会去分析“药房抓出来的药”。

因此,在这门课程中,于老师为我们总结了诸如品种混用、处方书写,中药等级、道地药材、家养野生、炮制、调剂等等12种可能影响处方疗效,甚至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此外,更是从临床大夫可操作的层面,对如何减少不良影响提出了建议。

因此,无论是独立出诊、需要自己采办药材的医者,还是在医院门诊处方、对于抓药环节不甚了解的大夫,都推荐你了解学习一下于立伟老师的这门会员课程——《“证准方对药不灵”实例探析》。

主讲老师介绍

于立伟:执业中药师,执业中医师,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王孝涛传承工作室”中药技术传承经理。

多年来先后从事中医临床及中药调剂、采购、验收、产地调研等工作,擅长中药传统性状鉴定、临方炮制、传统丸散膏丹制作等传统中药技术。

对硫黄熏蒸中药的起源做了细致深入的考证,理清了中药使用硫黄熏蒸的历史及其危害。

提出中药炮制“甲増乙减论”,帮助医生快捷的理解中药炮制。《吴门医派中药炮制技艺》主编。《全国中药炮制经验与规范集成》副主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子开对了,疗效却不好?——药材圈的“内幕”,你值得了解
药材、药市与药商
山东日照米乐跟诊李宏奇老师日记(二)
我对中药汤剂的“偏见”:
未来,中医将王于中药
30年前,村里赤脚大夫给我一个止崩漏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