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为何成为中国诗歌的荒漠?朱元璋绝对脱离了干系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明珠。从《诗经》《楚辞》以来,中国的诗歌就一直发展,直到近代的蜕变。汉朝时期,乐府诗问世,推动了五言体诗歌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诗风融合,音律走向成熟,为唐诗奠定了基础。唐朝时期,不仅是诗的鼎盛时期,还是词的起步阶段。宋朝时期,词发展到了顶峰,诗也另辟蹊径,创造了第二高峰;元朝时期,诗词衰落,但是元曲异军突起;清朝时期,诗词中兴,形成了第三高峰。


那为何明朝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却没有没有什么地位呢?那是因为诗歌在明朝是十分衰败的,称明朝是诗歌的荒漠那是一点也不过分。原本元朝的散曲已经发展了起来,但是到明朝却戛然而止,使得散曲还未发展到巅峰就跌落了谷底。在诗方面,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质量总体低劣,还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诗人的诗味同嚼蜡,个别不是诗人的人偶尔却写出优秀作品,如于谦的《用煤炭》,戚继光的《马上作》。在词方面,陈廷焯提出“词至于明而词亡”,明朝的词直到快灭亡了才出现陈子龙这样的优秀作品,而他们的作品又大多数写在明朝灭亡以后。

而明朝相比,清朝的诗歌却出现了异常的繁荣景象。钱仲联评价清朝的诗“开出了超明越元,抗衡唐宋的新局面”。而清朝的词也被视为中兴。清朝的诗词大家辈出,如赵翼、纳兰性德、陈维崧、朱彝尊、龚自珍、蒋春霖、秋瑾等。我们可以从一些诗词选集来看两朝诗歌的盛衰对比。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一共两册,辽、金、元、明一共占据一册,而清朝单独占据一册。《元明清词辞典》一共收录843首词,其中清朝582首,而明朝只有134首,元朝也达到了127首。实际上从质量上讲,明朝的词还不如金朝和元朝,金元还有元好问、萨都刺这样的大家。


明朝的诗歌为什么衰落呢?学术界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我就综合一些主要的观点来谈一谈。首先,就是经济政策的问题吧。元朝的对诗歌的态度是不干涉,不管理,让诗歌自生自灭。其结果就是诗词发展比较乱,也衰落。但是元朝没有抑制工商业的发展,所以市民阶级的思想还是十分活跃,人们将精力投入元曲、元杂剧的创作,使得元曲、戏剧繁荣起来。到了明朝,推行严格的重农抑商和海禁,工商业遭到了重创,市民阶级也因此衰落,这就导致了散曲突然衰落。而明朝又延续了元朝诗词的颓废,所以,诗歌几乎群灭。



再者,是明朝的文化政策问题。朱元璋上台后,推行历史上最严格的文字狱,当时稍微有点名气的文人都难以避难。明朝最有名的诗人就是高启,他的《题宫女图》诗有:“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朱元璋认为这一句是在讽刺自己,所以被朱元璋腰斩了。


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监督百官,文人也是不会放过的。有记载明朝的诗人钱宰在家里写下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就是发一点上班早的牢骚,没想到居然被朱元璋知道了。上朝的时候,朱元璋说“昨夜做的好诗!不过有一个字用得不好,我已经帮你改过了。”

当时的宋濂、刘基等文人都遭到了严密的监视,并且差点遇害。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导致明朝早期的诗人不敢写什么不满的诗。于是明朝的文风开始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大规模写歌功颂德的诗,就是现在老干体的开端。到了永乐、成化年间,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诗风,叫做“台阁体”。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应酬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整个明朝前期的诗歌都笼罩在了这种台阁体之下,如何有出路呢?

台阁体的创造者:三杨
第三个原因,就是明朝诗人自身的原因。明朝的诗人引经据典认为,诗才是文学的正道,将词视为艳科,忽视词的创作。所以,明朝词异常衰败。在陈子龙出现之前,整个明朝就出现了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首经典作品,所以说“词至于明而词亡”是很有道理的。
到了明朝中后期,诗人们又开始试图突破台阁体的束缚,于是出现了“前七子”“后七子”,他们都主张“复古”,也就是模仿唐宋时期的大家。但是,明朝诗人真的就陷入了模仿的套路,一脚踏进去就出不来,所以没有了任何创新的地方。徐渭在《叶子肃诗序》里斥责“今之为诗者”,不过是“鸟之为人言”的鹦鹉学舌。这种鹦鹉学舌,是不可能让诗歌繁荣起来的。


明朝的诗歌一直低沉到明清易代之际。当时,农民起义,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巨大的社会变动刺激了文人的心,也改变了整个文坛的局面。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明朝的遗民却在明清易代之际唱出了绝唱,出现了陈子龙、夏完淳、钱谦益这样的人物。但是,明朝到此时都灭亡了。

陈子龙
虽然明朝的诗歌异常衰败,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之。因为明朝的诗人不断地尝试,也让清朝的诗人少走了弯路。另外,明朝灭亡后,明朝遗民的绝唱对整个诗歌界有很大的振奋作用。陈子龙、夏完淳、钱谦益等人的诗词风格很快被清朝人继承下来,并且进行了发展,最终演变成为了中国诗歌上的第三个高峰——清朝诗词。因此,学术界也将陈子龙视为清词的开端,将钱谦益视为清诗的开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简介
《诗词曲五首》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诗大全
一诗词对仗分类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古典诗词鉴赏复习学案(一)(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