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坏情绪都是发泄给比自己弱的人

一个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也涉及了做人的“风度”问题。

古人云:克己、复礼。克己,就是遇事从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复礼,就是与人为善,给周边疲倦的心灵以慰藉与鼓励。

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已酷爱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着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后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

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时时保持达的姿态,很具挑战性。然而、在压力下还能保持风度,就意味着对自己心理弱点的克服,意味着人格魅力的提升。

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一位家庭主妇在她的房门上挂了这么ー块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和颜悦色,孩子大方有礼,温馨的气氛满满地充盈了整个空间。询问那块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释说:“有一次我在电梯镜子里看到自已那张充满疲惫的脸,一副紧锁的眉头,忧愁的眼晴把我自己吓了一大跳。于是,我开始想,孩子、丈夫看到自己这副愁眉苦脸时,会有什么感党?假如我面对的也是这副面孔,又会有什么反应?接着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这些我原本认为是他们不对的事情,真正的起因竞是我!当晚我便和丈夫长谈,第二天就写了这块木牌钉在门上提醒自己。结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主妇不经意间的一句平白朴实的话,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家庭又焕发出了生机。如果我们稍稍用心,把这种豁达和体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踢猫”这条恶劣的传递链就能被截断了。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犯错误之后如果有人及时地对我们提出批评,这是我们的福气。如果没人及时地提出来,我们也许会犯错后而不自知,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毁掉自己的一切。有人对我们提出批评,不管正确与否,至少会让我们注意在今后的生活里少犯或不犯类似的误。其实,批评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里是少不了的。

亲朋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都需要相互批评指正。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让我们一时生气,但我们冷静思考就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自己前进。生活中有人批评,是我们的福气。遭遇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心情不好发泄怒气产生“踢猫效应”,只会让我们丢掉风度,激发更大的矛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踢猫效应:请收好你的坏情绪
踢猫效应的人生感悟
不迁怒,是最高的教养!
【荷花雅集】 开卷有益,跟着《论语》学为人处世之道(内含折扣预告)
学会应对“踢猫效应” 三步止住坏情绪
心理学分享——踢猫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