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理发

漫话理发

吴立梅

理发俗称剃头或薙发,现代雅称有美发之类。

中国古人不论男女,都是不理发的。因为《孝经·开宗明义》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三国演义》上有“曹阿瞒割发代首”的情节,那头发的地位几乎可与脑袋并列,可见头发之重要了。对头发的损伤被认为不孝,不孝可是天大的罪名,谁也承受不起。

正因为如此,头发往往成了年龄阶段的标志。《桃花源记》上的“黄发垂髫”就是老人和小孩的代称。幼时头发不多也不长,披散着,是谓“垂髫”。到了八九岁,可以梳髻了,称为“总角”。男童梳在头顶两侧,形似两只角;女童梳在前后,形似丫杈,因此有了“丫头”的名称。头发再长一点,可以盘在头顶,用一根簪加以固定,称为“束发”。在少女而言,是成年的标志,称“及笄”,其时年满十五岁,正当“二八年华”。而男子成年要到二十岁,大约是束发盘顶无以区别成年与否,于是戴上一顶帽子,称为“加冠”,相当于现在的成人礼。古时人不像现代人发育早,二十岁时身体尚弱,因此也称“弱冠”。

在古人看来,头发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是一种象征,被剃发意味着奇耻大辱,所以古代才会有剃发的刑罚——髡刑。毫无疑问,古人不可能理发,尤其是女子。过去少女第一次“理发”称为“开面”,是让年长的妇女用丝线绞去脸上的汗毛。如果真的理了发,那是“剃度”或“落发”,其结果不是为僧就是为尼了。

不过有一种考证说,南北朝时代,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理发师。南朝梁的贵族子弟就时兴削发剃面。但梁朝偏安东南,理发风潮不可能遍及华夏。而“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时说:“栉,理发器也。”不过,那“理发”是梳理头发,等同于梳妆打扮,和现在“理发”的含义大不相同。

可以肯定的是,全国推行的理发始于满清入关以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让衣冠之族沦为梳着鼠辫的蛮夷,激起大江南北汉人的反抗。著名的前典史阎应元就率领近十万江阴百姓殊死抗争,与二十多万清军对战,坚持了整整八十一天。城破之际,他在府衙留下一副对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清朝统治者对反抗剃发者血腥镇压,制造了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为代表的无数血案,中国人口因此减少了三千万。而太平军之所以被称为“长毛”,也是因为反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法令一律蓄发之故。翼王石达开曾有语带双关的理发名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抗战期间,有梅兰芳等名伶拒不与日伪汉奸合作,蓄须明志。

多少人为了这头发殊死抗争,这头发留给我们的故事太惨烈了。辛亥革命时期,剪去那根拖了二百六十多年的辫子就成为光复中华的象征。上世纪30年代,蒋介石推进“新生活运动”,倡导剃光头,将光头称为“卫生头”,则与讲卫生联系起来。后来军人多理光头,那是为万一负伤包扎之便。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已习惯于理发。长时间不理发者会被视为“野人”。50年代,流行光头,西发也开始盛行。西发被称为“西洋头”,头上有三七分际线,机关工作人员多理此种发型。

我在七八岁以前也剃光头,后来改留西发。那时理发要到南上湖去,理发店有两位师傅,一位姓洪,一位姓郭。理发的价格按年龄分,大人5分钱,小孩3分钱。那时农村里也流行“剃包头”,即交5毛钱或10斤稻谷,剃头匠上门包剃一年的头,有的一家父子数人全剃包头的。剃头匠挑着剃头挑子边走边吆喝走村串户上门剃头。冬天时,那剃头挑子一头有炭火暖着脸盆水,另一头为磨刀石等工具,因此有“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熟语。剃头匠挑着担子上门剃头的景象大约持续了数百年,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绝迹。

上初中时,许多男同学头上有虱子。俗云“穷生瓜癞(疥疮)富生虱”“穷生蚤,富生虱”“皇帝身上都有三个跳蚤”,说明这些人体寄生虫存在之普遍,“扪虱倾谈”竟成了名士风度。消灭虱子的最好办法是除去其寄生地,班主任郭梦熊老师下令,男同学一律剃光头,于是班里光头映照,被戏称为“满眼皆是电灯泡”。

评价剃头匠手艺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剃刀功夫。刮胡子最能见真章。剃头匠需将有髭须的皮肤拉紧,尽可能剃到毛发的根部。技术顶尖刀功好的剃头匠,给你刮胡子时如清风拂面,备感舒爽,刮了胡子一两天后还摸不到根茬。

不通电的时代,谈不上电剪之类的工具,剃头匠全凭剃刀和手剪干活,因此,磨剃刀是一项技术活——使剃刀锋利而经久,其技术绝非短时间所能掌握。用以鐾剃刀的荡刀布俗称“砑布”,剃头匠不时地将剃刀在其上鐾几下,以养刀锋。那布厚且黑脏,说人衣服脏,常用它来形容,说“衣裳像剃刀布亨(一样)”。炎夏酷暑,汗流如注,剃头也是苦差事。那时横店的剃头店在天主堂附近,有四五位理发师傅,没有电风扇,就在顾客头顶悬上硬纸板,让徒弟来回拉动以产生一丝凉风。

我十六岁那年到金华做木匠,几年后改理“棕头”,延续了四十多年,一直到现在也没变。这“棕头”有许多别名,如短西发、圆头、中头、葱头、平顶头、游泳头等等。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的标准像就是这种发型,因而使得棕头的合法性毋庸置疑了。理棕头的价格要比理西发贵,那时理西发一毛三分,棕头则需一毛七分。

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的不断上涨,现在理个发需十来元了,较之当年的5分钱,上涨了200倍,但与收入上涨的幅度相比也不算大。而理发附属的染色、焗油、捶背之类是过去不敢想象的。可是传统理发匠的挖耳、洗眼、剪鼻毛之类的服务也渐渐消失了。至于有些美容美发店涉嫌色情淫秽,使这一行业名声之糟前所未有,更属匪夷所思。

剃头这行当,在三十六行中地位颇低,旧时代往往是“小姓”即贱民所为,被人瞧不起。历经社会变革,这种歧视已不复存在。这可从称呼上可见一斑,从“剃头佬”到“剃头匠”,到“理发匠”,到“理发师傅”,变化就在这半个世纪内。上世纪50年代王丹凤主演的喜剧《女理发师》曾是妇女解放的标志。在城乡二元化时代,具有吃商品粮身份的理发匠是许多人羡慕的职业。而理发店也往往占据较好的地段,那时东阳南街的理发店有三四铺,最有名的是老市府右前方新华书店南侧的理发馆,曾一度易名“新青年理发馆”。一楼两排有十来位师傅;二楼相当于雅座,也有十来位师傅。手艺精湛,价格公道,服务周到,令人怀想。

理发这行业的产生还不到四百年,其间有民族的血泪、社会的变迁、时尚的影响,林林总总,难以尽述,姑妄言之,以供一哂。

                                         2012.7.22

                                《东阳日报》2012.11.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月二 龙抬头
京城最后的“剃头匠”与“国营理发店”
您知道古人是怎样理发的吗?
老北京的剃头挑子(专辑)
清朝成就一大服务业,百姓见了掉头就跑,现在抢着花钱排队
【盘点老行业之三】剃头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