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阳主要姓氏源流表》序

人类有着普遍的寻根意识,“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是哲学的三大终极命题。其中尤以“我来自哪里?”最受人们关注。重修《东阳市志》,开宗明义的第一册第一卷就是“人口卷”,该卷就需要说明东阳人口的源流,尤其是东阳人的祖先是何时从何地来到东阳的。

2018年底,东阳户籍人口近85万。追根溯源,先民们由于不同的原因,在不同的的时间,从不同的地方入迁东阳,在浙江中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今天的东阳人群体。

东阳人群体又是由诸多姓氏构成的。姓氏作为人类社会结构中一种标志血缘传承关系的符号,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姓氏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符号,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负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又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形成的,姓氏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到独特的作用,使我们这个民族具有非凡的凝聚力。中华姓氏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有关方面正着手申请世界记忆遗产。

先秦时期,在这片17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古越族、於越族、山越族人,土著繁衍情况已经无考。东阳诸姓绝大多数由北方直接或辗转迁入。东汉时,有史、韩、蒋等姓氏出现,史姓后改为斯姓。三国时许氏入迁。两晋南北朝时期申屠、厉、郑、单、陈、胡、蔡等姓迁入。隋代时王、舒等姓入居。唐代有卜、马、韦、冯、乔、严、应、宋、张、周、施、骆、徐、郭、黄、曹、葛、楼、滕等姓迁衍,并出现了人才络绎的厉、滕、冯、舒四大家。五代及北宋有丁、卢、刘、吕、叶、孙、任、李、吴、杜、金、何、沈、陆、范、徐、贾、倪、顾、康、傅、虞、潘等姓入籍。靖康之变,孔、汤、华、赵、俞等姓随宋室南渡,此后又有诸多姓氏入迁。自汉末至南宋末年千余年间,东阳的著姓大族基本上完成了迁居。南宋时期,乡间形成了路西陈、长衢郭、横城贾三大宅,城内出现了东李、西乔、南俞、北杜四名家,而何、乔、厉、马、葛则有名宦位居宰执,以五府著称。明清及民国时期,乡间聚族为盛的除前述诸宅外,有卢宅卢氏、斯村斯氏、后赵周氏、和堂楼氏、单良单氏、李宅李氏、寀卢卢氏、西宅胡氏、楼西宅楼氏、上蒋蒋氏、大里蒋氏、凤山王氏、锦溪卢氏、六石许氏、吴良吴氏、白坦吴氏、怀鲁马氏、樟村韦氏、甽干金氏、蔡宅蔡氏、古渊头李氏、巍山赵氏、胡村胡氏、厦程里程氏、林头何氏、茜畴叶氏、后山店杜氏、南上湖何氏、湖溪张氏、甘棠马氏、东南湖胡氏、防军包氏、泉府金氏、安恬马氏、王坎头王氏、陆宅陆氏、黄田畈蒋氏、许宅许氏、洪塘郭氏、安儒蒋氏等。城内则有南街吴、东街李、西街杜、潼塘韦、双泉徐、托塘张的六族之称。

人类的迁衍史,其实就是一部奋斗史。东阳各姓氏亦然,在迁徙繁衍的历程中,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为开发东阳、建设东阳书写了不朽的诗篇,涌现了诸多名垂史册的人物,成为东阳人文、历史的华彩乐章,为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华姓氏文化添砖加瓦。

编列《东阳主要姓氏源流》,也便于绝大多数东阳人寻根—— “我从哪里来”。 寻根,本质上就是对东阳人文、历史的高度认同,是对姓氏这一社会符号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认可,是一种绵延千年的深层次的文化信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寻根也是中华儿女寄托情感的方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创造美好未来的原动力。因此,了解祖先的迁徙,知自身之所从来,自然而然会加深对东阳这座城市和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东阳,并脚踏实地地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迁徙流动成为常态,东阳人的外延也时时在变动之中,入籍东阳的人口不断增多,户籍人口的姓氏也在不断增加。

1993年版《东阳市志》,列1987年底东阳户籍姓氏319个,其中10000人以上25个,5000人以上累计37个,1000人以上累计60个,100人以上累计104个。其余215个姓氏人口均不足百人,这其中人口个位数的姓氏有155个。

时过31年后的2018年底,东阳全市户籍人口847083人,姓氏增至434个,新增的115个姓氏,均非世居。这434个姓氏中,10000人以上依旧是25个,652863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77.07%; 5000人以上累计39个,增加2个;1000人以上累计63个,增加3,累计815966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6.33%前100位姓氏837631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8.88%;100人以上127个,增加23,累计842146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99.42%。百人以下307个姓氏,合计4937人,占比0.58%,平均每个姓氏为16人,绝大多数因婚嫁、就业而从外地入迁,尤其是人口个位数的181个姓氏。

弄清户籍人口百人以上的百余个姓氏的来源,就能明了超过99%东阳户籍人口的来源。而追溯人口来源,大多只能从宗族谱牒中探究,为此查阅了700余部3000余册宗谱。这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作,做到准确不易,做到全面更不易。古人的时空观念较为淡漠,再加上谱匠的“杰作”,宗谱中难以采信的文字颇多,诸多内容扑朔迷离。有时,为了弄清某个人物,耗时半天。为了搞清某一姓氏,有时十天半个月也未能如愿。由于姓氏众多,族派星列,居处棋布,迁徙频繁,资料匮乏,时间紧迫,且囿于本人见闻与水平,缺漏或错谬尚多。为了《东阳市志·人口卷》相关内容的全面准确,请各方人士提供资料,纠谬补正。

下表所列,涉及市内户籍人口百人以上的116个姓氏370余个族派。入迁前后地名按现在说法,主要衍居地中少数村落按宗谱所载。迁入年代若含“年间”两字,基准公元年份则为估计年份。

                  吴立梅 于2019.12.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峰故事会】龚增元 | 退休这些年 (三)
嵊州楼氏分布和源流
第十章 .吕氏宗谱四大传系之一
江夏黄氏宗谱序
东阳木雕精品
中国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