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岑吳氏外紀世傳

世系之功能,為追本溯源,知所從來。然年湮世遠,吾族“炎漢以前,譜無可考;李唐以後,事有可傳”,誠為一大憾事。上世紀末已還,上溯炎黃,下逮自身,探求世系之完整漸成潮流,吳氏諸彥亦著力頗多。歷經二十餘年之孜孜,形成相對合理之多項成果。現擇善而從,補齊黃帝至進公之世傳,未敢言必,聊備一說。

一世 黃帝,名軒轅,姬姓(又曰姓公孫),有熊國君少典子。帝母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感而娠,於帝姜榆罔三十五年甲辰(公元前2717年)三月初三降生軒轅丘(今河南新鄭,一說開封北),故名軒轅。國號有熊,故號有熊氏;長於姬水,又以姬為姓,中華姬氏自此始。是時,神農氏衰,諸侯相侵伐,炎帝后帝不能禁。於是,軒轅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與神農部落大戰於阪泉之野,克之。其時,九黎部落酋長蚩尤乘機作亂,軒轅遂征師諸侯,揮軍北渡黃河,於涿鹿郊野之戰中擒殺蚩尤。九黎部落子民戰敗逃往西南萬山叢中(相傳後為諸多少數民族祖先)。繼而,天下有不順者征之,平者去之。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以土德王,是為黃帝,都於涿鹿,出巡途中崩,卜葬橋山(今陜西黃陵)。四妃和眾妾生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黃帝崩,次子玄囂嗣位,是為帝摯。

二世 玄囂,姬姓,名摯。其母嫘祖感大星如虹下降臨華渚,於黃帝四十五年丁未生江水,是為玄囂。邑於窮桑,故號窮桑氏;國於青陽,又號青陽氏。嗣父帝位,是為帝摯。以金德王,遂號金天氏;能修太皞之法,又曰少皞氏。都於曲阜,卜葬曲阜雲陽,又稱雲陽氏。有子十二。帝摯崩,傳位於顓頊,是為帝顓頊。

三世 蟜極,諱倍一,名橋,帝摯元妃氏於少皞氏十四年丙辰生蟜極,行居長。子:帝嚳。

四世 帝嚳,名夋(《史記》中曰岌),年十五佐顓頊而封於辛,故號高辛氏。年三十五代高陽氏,國號帝嚳,以木德王,色尚黑,都於亳。帝嚳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為一代明君。卜葬頓丘(今河南濮陽頓丘)。四妃庶妾生十四子。帝嚳崩後其長子摯嗣位,亦為帝摯。

五世 后稷,名棄,姬姓,帝嚳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行居三。生而怪異,以為不祥而棄之。牛、馬、百鳥護之不死,遂收之,因名曰棄。好耕稼,帝堯舉為農師,帝舜命為后稷,復賜姓姬氏,封於邰(今陜西武功西南),遂安家而居焉。薨葬今陜西武功縣。子:釐璽。

六世 釐璽,一作婺璽,后稷子,姬姓。子:叔望。

七世 叔望,釐璽子,姬姓。子:不窟。

八世 不窟,叔望子,姬姓。承父位,因夏政衰而失其位,奔戎狄之間。至孫公劉復政業,遷都豳(今陜西彬縣),薨葬鄰縣慶陽(在今甘肅)。子:鞠陶。

九世 鞠陶,不窟子,姬姓。隨父居於戎狄。子:公劉。

十世 公劉,鞠陶子,姬姓。嗣父君位,自戎狄復徙都於豳,修后稷之業,周道自此興,因稱“姬周”。子:慶節。

十一世 慶節,公劉子,姬姓。随父居豳,承后稷政業。子:皇仆。

十二世 皇僕,慶節子,姬姓。子:差弗。

十三世 差弗,皇僕子,姬姓。子:毀隃。

十四世 毀隃,差弗子,姬姓。子:公非。

十五世 公非,毀隃子,姬姓。子:辟方。

十六世 辟方,公非子,姬姓。子:高圉。

十七世 高圉,辟方子,姬姓。子:侯牟。

十八世 侯牟,高圉子,姬姓。子:亞圉。

十九世 亞圉,侯牟子,姬姓。子:雲都。

二十世 雲都,亞圉子,姬姓。子:太公。

二十一世 太公,雲都子,姬姓。子:祖紺。

二十二世 祖紺,太公子,姬姓。子:諸盩。

二十三世 諸盩,祖紺子,姬姓。子:公叔祖類。

二十四世 公叔祖類,諸盩子,姬姓。生子古公。

二十五世 古公(?—公元前1139年),號亶父,公叔祖類子,姬姓。生年不詳,卒殷武乙二十一年壬戌。嗣父君位於豳。為避狄患,遂去豳,逾梁山,遷於岐山(在今陜西省)之下,復修后稷、公劉之業,遂稱“岐周”,國號亦周。薨葬岐山周原。西周武王追封其為太王,因稱周太王。元妃太姜,生子三: 泰伯(《史記》作“太伯”,“太”“泰”通),仲雍,季歷。

【立梅按:以上為太古傳說世系。】

一世開氏始祖 泰伯 (前1181—前1091年)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姬姓。岐山周原人(今陜西岐山)。生殷祖甲二十四年庚辰正月初九日,薨殷帝辛十二年庚戌三月初五,享壽九十一。古公亶父育有三子:泰伯、仲雍、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鍾愛之,欲立季歷以傳昌。泰伯、仲雍知父意,乃遠奔荊蠻,居梅里平墟。入鄉隨俗,荊蠻義之,歸附者千餘家;被奉為當地首領,自號“勾吳”(周武王滅殷後封為吳伯)。泰伯立國後,大力興修水利,開鑿伯瀆港,教民耕織,傳播中原先進文明和農耕技術。十數年間,黎庶殷富。在位四十九年,葬錫邑梅里東之皇山(今鴻山)。泰伯無嗣,立弟仲雍長子季簡為嗣。

一世傳世祖 仲雍 (前1177—前1086年)古公亶父次子,名孰哉。生殷祖甲二十八年甲申,薨於殷帝辛十七年乙卯,享壽九十二。勾吳第二代首領,在位五年。卒葬海隅山(今江蘇常熟虞山)。娶洪氏,生子二:季簡,居簡(封於虞,居常熟;其後裔姓周,衍傳不載)。

二世 季簡(前1131—前1056)泰伯嗣子,仲雍長子。生殷武乙二十九年庚午,卒殷帝辛四十七年乙酉,享壽七十六。勾吳第三代首領,在位十四年。卒葬虞山。娶高辛氏,生子二:叔達,叔夏。

三世 叔達 (前1101—前1048)季簡長子。生殷帝辛二年庚子,卒周武王十四年癸巳,享年五十四。勾吳第四代首領,在位八年。娶伊氏,生子二:周章,虞仲(周武王封其於河東虞城,主仲雍祀,是為虞公,子孫以國為姓。傳十二世,為晉所滅。衍傳不載)。

四世 周章 (前1071—前1021)叔達長子。生殷帝辛三十二年庚午,卒周成王二十四年庚申,享年五十一。武王滅紂後乃封功臣昆弟“以藩屏周”,求泰伯、仲雍之裔,知仲雍曾孫周章已為吳君(勾吳第五代首領),遂封其為子爵,主泰伯祀,列為諸侯(始以國為姓)。在位二十七年,卒葬虞山。娶姒氏,生子二:熊遂,赟。

五世 熊遂(前1041—前967)周章長子。生周成王四年庚子,卒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享壽七十五。襲封吳子,吳國第六代君主,在位五十四年。娶公冶氏,生子一:柯相。

六世 柯相(前1011—前944)熊遂子。生周成王三十四年庚午,卒周穆王十八年丁丑,享壽六十八。襲封吳子,吳國第七代君主,在位二十三年。葬錫邑柯山。娶端木氏,生子一:彊鳩夷。

七世 彊鳩夷(前981—前913)柯相子。生周昭王元年庚子,卒周穆王五十年戊申,享壽六十九。襲封吳子,吳國第八代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娶公羊氏,生子一:餘橋疑吾。

八世 餘橋疑吾 (前951—前880)彊鳩夷子。生周穆王十二年庚午,卒周懿王十六年辛巳,享壽七十二。襲封吳子,吳國第九代君主,在位三十三年。娶公孫氏,生子二:柏盧,柯盧。公薨,傳位於次子。長子柏盧讓位無考。

九世 柯盧(前934—前862)餘橋疑吾幼子。生周穆王二十九年丁亥,卒周夷王元年己亥,享壽七十三。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代君主,在位十八年。娶姚氏,生子一:周繇。

十世 周繇(前890—前830)柯盧子。生周懿王十年辛未,卒周共和十二年辛未,享壽六十一。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一代君主,在位三十二年。娶季氏,生子一:屈羽。

十一世 屈羽(前866—前796)周繇子。生周孝王五年乙未,卒周宣王三十二年乙已,享壽七十一。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二代君主,在位三十四年。娶林氏,生子一:夷吾。

十二世 夷吾(前834—前763)屈羽子。生周共和八年丁卯,卒周平王八年戊寅,享壽七十二。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三代君主,在位三十三年。娶邱氏,生子一:禽處。

十三世 禽處(前804—前727)夷吾子。生周宣王二十四年丁酉,卒周平王四十四年甲寅,享壽七十八。襲封吳子,吳國第十四代君主,在位三十六年。娶黃氏,生子一:轉。

十四世 轉(前756—前683)禽處子,又名君轉。生周平王十五年乙酉,卒周莊王十四年戊戌,享壽七十四。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五代君主,在位四十四年。娶軒轅氏,生子一:頗高。

十五世 頗高 (前725—前673) 轉子。生周平王四十六年丙辰,卒周惠王四年戊申,享年五十三。襲封吳子,吳國第十六代君主,在位十年。娶殷氏,生子二:句卑,句餘。

十六世 句卑 (前698—前627)頗高長子。生周桓王二十二年癸未,卒周襄王二十五年甲午,享壽七十二。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七代君主,在位四十六年。娶高辛氏,生子二:去齊,去櫵(字雲臯,與鬼谷子同師混元真人。衍傳不載)。

十七世 去齊 (前657—前587)句卑長子。生周惠王二十年甲子,薨於周定王二十年甲戌,享壽七十一。襲封吳子,吳國第十八代君主,在位四十年。娶邱氏,生子:壽夢。

十八世 壽夢 (前621—前562)去齊子,名乘,字孰姑。生周襄王三十一年庚子,薨周靈王十年己亥九月,享壽六十。襲封吳子。吳國第十九代君主,在位二十五年,謚興王。吳國傳至壽夢,國始強大,諸侯尊為盟主。建陪都平江(今江蘇吳縣),通於晉。娶文氏,生子四:諸樊,餘祭,餘眜,季札。季札賢,欲立之,札讓不可。將薨,遺命諸子兄終弟及,依次相傳,務使季札為君,以昌大吳國。

十九世 季札(前585—前494)壽夢幼子。生周簡王元年丙子四月十八日,卒周敬王二十六年丁未,享壽九十二。諸樊讓國於季札,季札不受;封以延陵,食采終身,稱延陵季子。又封以州來,故又號延陵州來季子。公嘗受命出使各諸侯國,歷經魯、齊、鄭、衛、晉、徐等國。使齊時長子隨侍,卒於道中。迨餘眜卒,承先志授國季札,季札讓避,遂立僚為王。後公子光(即闔閭)刺王僚自立。葬晉陵縣北申浦之西(今江陰申港),孔子題墓碑曰:“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娶高氏,生子五:逞之(早逝,葬山東萊蕪縣西北),徵生,重道,子玉,木熹。

二十世 徵生 (前550—?)季札次子,名旸,字未熙。生周靈王二十二年辛亥,卒缺。仕周,為敬王將。越滅吳時孤身奔齊,齊簡公見其學識淵博、又係聖賢季子之子,以女妻之。葬葵邱(今山東淄博)。生子二:啟蕃,疇穎。

二十一世 啟蕃 徵生長子,一名啟明。生卒缺。長而好勇。父徵生去世時,正值齊平公在位,田常專權,齊國日衰,啟蕃難以立足,自齊奔魯。公雄才大略、足智多謀,魯君器重之,辟為相國。後歿於陳,葬高平。娶魯國貴族叔孫氏女,生子:詡。

二十二世 詡 啟蕃子。生卒缺。崇尚儒家學派,棄政從儒。師從孔子弟子顏高。居魯,葬曲阜。娶田氏,生子二:暨,售。

二十三世 售 詡幼子。生卒缺。遊學於顏高之門,有文行。葬曲阜。娶田氏,生子三:瓐,彌庸,裔。(長子、三子後裔散居齊魯間)

二十四世 彌庸 售次子。生卒缺。因卷入魯國“三桓”之爭,失勢後潛往晉國。卒葬繹里(今山西翼城)。娶顏氏,生子二:句餘,句禫。

二十五世 句餘 彌庸長子。生卒缺,葬繹里。娶智氏,生子一:蹶由。

二十六世 蹶由 句餘子,名直,字子山。生卒缺,葬繹邑(今山西翼城東)。娶公西氏,生子一:申。

二十七世 申 蹶由子。生卒缺。從山西遷至楚都陳丘(今河南淮陽)。仕楚,為考烈王大司馬。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因議國事直諫而得罪春申君被貶番邑(今江西鄱陽、餘干境內),遂奉母徙居五彩山麓,耕隱終身。娶蘧氏,生子二:芮,莚(仕秦為丹陽令)。

二十八世 芮(前241—前201)申長子。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庚申,卒漢高祖六年庚子。性孝義。秦始皇時為番縣(今江西鄱陽縣)令,甚得民心,號曰“番君”。秦末舉義兵以應諸侯,佐義軍滅秦有功,項羽封其為衡山王,定都邾(今湖北黃岡西北)。後佐劉邦稱帝,漢高祖五年己亥封長沙王,都臨湘(今湖南長沙),食邑三千戶。謚“文王”,《漢書》有傳。葬臨湘開元寺旁。三國孫權為其父建廟,盜掘吳芮墓取其財物,至唐時芮王後裔遷其遺骸葬故里婺源雞山(墓今尚存)。娶毛氏,封王夫人,生子四:臣,郢,淺,湯;女一,適六安州英布,英布漢初封淮南王,後舉兵反漢,為芮長子臣所滅。

二十九世 淺(?—前157)芮三子。生年缺,卒漢文帝後元七年甲申。漢惠帝元年(前194)九月,因父功封為便頃侯(國在今湖南永興),食邑二千戶,在位三十七年。謚“頃侯”,世稱便頃侯。生子一:信。

三十世 信(?—前152) 淺子。生年缺,卒於漢景帝前元五年己丑。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襲父爵為第二代便頃侯,在位六年,謚“恭”。娶艾氏,生子一:廣志。

三十一世 廣志 信子。生卒缺。漢景帝前元六年庚寅(前151)襲父爵為第三代便頃侯。娶牛氏,生子:千秋。

三十二世 千秋 廣志子。生卒缺。襲父爵為第四代便頃侯。武帝元鼎五年(前112),朝廷以諸侯上交酧金成色不足為由削藩,其間一百零六家諸侯國除或削地,千秋亦以坐酧金罪除國、失侯。遂謫居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生子:衍陵。

三十三世 衍陵 千秋子,亦作胤陵或長陵。生卒缺。葬阪上。娶劉氏,生子二:全,介。

三十四世 全 衍陵長子。生卒缺。仕城門尉,宣帝朝為廷尉。葬阪上。生子二:隆,盛。

三十五世 隆 全長子。生卒缺。徙居亳(今河南商丘西南),葬亳下。娶端木氏,生子二:復興,復奇。

三十六世 復興 隆長子。生卒缺。善卜。自亳徙南陽。葬宛平。娶張氏,生子:章。

三十七世 章 復興子,字偉君。生卒缺。治《尚書》,教授生徒,為當世名儒。為王莽所害,葬宛平。娶季路十九世孫女,生子三:尉(演),漢,翕(洽)。

三十八世 漢(前17年—公元44年) 章次子。字子顏。生漢成帝鴻嘉四年甲辰,卒光武帝建武二十年,享壽六十二。居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勇鷙有謀。初為亭長,新莽末亡命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販馬為業,往來燕、薊間,廣交豪傑。劉玄稱帝,更始元年(23)任安樂(今北京順義)令。後從劉秀,授偏將軍,征發漁陽等郡騎兵以應。於邯鄲戰役中建功,加封為建策侯。劉秀即帝位後,漢公率軍入蜀討公孫述,八戰八克。升任大司馬,改封舞陽侯;次年封廣平侯,食邑四縣(廣平、斥章、曲周、廣年)。為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名居第二。公戎馬一生,光武帝深悼之,謚 “忠侯”。葬棗陽縣三里,帝發北軍五校、輕車介士送葬,哀榮至極。娶博士衛公女,封夫人,生子二:成,武。

三十九世 武 漢幼子(史書記載名國),字武方。生卒缺。因父功於光武二十八年封新蔡侯。娶孫氏,生子:明詧。

四十世 明詧 武子。生卒缺。娶姚氏,生子:谷。

四十一世 谷 明詧子。生卒缺。濮陽令。娶夏侯女,生子二:域,城。

四十二世 域 谷長子。生卒缺。博通五經,東漢安帝征為太常博士,不就。葬四川溫江。娶邵氏,生子二:乾英,匡。

四十三世 匡 域幼子。生卒缺。斬何苗、許相等,屢立軍功,授司隸校尉,任魏中將軍。娶司馬氏,生子:尊。

四十四世 尊 匡子。又名興。生卒缺。漢桓帝時任衛尉。娶夏侯氏,生子二:弘,郭。

四十五世 弘  尊長子,字孟學。生卒缺。任金吾尉。娶張氏,生子:質。

四十六世 質(176—230)弘子。字季重。生漢靈帝熹平五年丙辰,卒魏文帝太和四年庚戌,終年五十五。文思敏捷,才華橫溢,名聞遐邇,與曹丕兄弟為至交。曹丕即位,征質;與其車駕同至洛陽,拜為鎮威將軍,封列侯。謚 “威侯”。娶陳氏,生子一:應。生女一,適司馬昭(西晉建立,吳氏為晉武帝司馬炎繼母,被尊為吳太妃)。

四十七世 應 質子,字溫舒。生卒缺。西晉時官至尚書。娶曹氏,生子一:康。

四十八世 康 應子,字子仲。生卒缺。任西晉黃州刺史。娶姜氏,生子四:珽,璣,璵,堅。

四十九世 堅 康幼子。生卒缺。西晉任龍驤將軍。娶王氏。生子:驤。

五十世 驤 堅子。又名龍。生卒缺。東晉任龍驤將軍。生子二:恒之,隱之。

五十一世 隱之(348—413) 驤幼子。生東晉永和戊申,卒安帝義熙九年癸丑。娶劉氏,生子二:叔山,伯雍(荊州刺史)。

五十二世 叔山 隱之長子。生卒缺。任郡守。娶孔氏,生子一:寬。

五十三世 寬 叔山子。生卒缺。仕東晉戶部司尹。娶荊氏,生子三:司,同,理。

五十四世 同 寬次子。生卒缺。娶劉氏,生子二:瑜(任四川司理),琮。

五十五世 琮 同幼子。生卒缺。娶白氏,生子二:然,秦。

五十六世 然 琮長子。生卒缺。仕工部尚書等職。娶燕氏,生子三:志達,志蹇,志炳。

五十七世 志蹇 然次子。生卒缺。任西安太守,為官清廉,得朝廷嘉獎,黎庶愛戴。娶李氏,生子三:通,定,克。

五十八世 定 志蹇次子。生卒缺。娶竇氏,生子三:叔隱,實,湊。

五十九世 實 定次子。生卒缺。娶方氏,生子三:桂(車字旁),居,逸均(仕神州即京城太守,升太子少保)。

六十世 居 實次子。生卒缺。娶韋氏,生子:唐。

六十一世 居子。生卒缺。銀光青祿大夫。娶李氏,生子:璟(景)。

六十二世 璟(535—606)唐子,又名景。生梁武帝大同元年乙卯,卒隋煬帝大業三年丙寅,享壽七十二。陳後主禎明三年己酉(589)任兵部郎中,仕至銀青光祿大夫。娶彭氏,生子三:洪,學,榮。

六十三世 洪 (559—625)景長子,字仕洪。生陳武帝永定三年己卯,卒唐高祖武德八年乙酉,享壽六十七。隋開皇六年丙午(586)位列六卿,時年二十八。致仕後遷居鄱陽樂平里。葬樂平里。娶王氏,生子二:昂,保。

六十四世 昂 (589—659)洪長子。生隋開皇九年己酉,卒唐高宗顯慶四年己未,享壽七十一。隋大業六年(610)庚午科進士,時年二十二。葬樂平里。娶鄭氏,生子一:胄。

六十五世 胄 (622—681)昂子。生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卒高宗開耀元年辛巳,享壽六十。唐高宗乾封二年(667)丁卯進士,時年四十六,授太常博士。由鄱陽徙居山陰和樂村。娶夏氏,生子一:進。

【立梅按:自泰伯公至六十五世胄公之世系說法不一,參之《史記》等多方比較後擇善而從。】

六十六世 進 (658—728)胄子,字晉卿,號達庵,行忠一。生唐高宗顯慶三年戊午,卒唐玄宗開元十六年戊辰,享壽七十一。由山陰徙居杭州新宮橋。舉唐中宗神龍元年(705)乙已進士,時年四十八。歷官三衢(今浙江衢州)刺史。以五馬之榮解組,自三衢徙居遂昌北鄉馬埠里(其時隸三衢),為延陵郡遂昌吳氏始祖。娶徐氏,生子二:壘,巒。後裔散處浙、閩、皖三省及海外,百餘萬人。

六十七世 巒(677—734) 進幼子,字傅巖,號蒼山,行孝一。生唐高宗儀鳳二年丁丑,卒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甲戌,享年五十八。娶章氏,生子三:長龍襲,次龍庫,幼龍裝。

六十八世 龍裝(700—760)巒幼子,又名莊,字元振。生武周久視元年庚子,卒唐肅宗上元元年庚子,享壽六十一。娶張氏,生子一:崇政。

六十九世 崇政 (718—782)龍裝子,字慶基。生唐玄宗開元六年戊午,卒唐德宗建中三年壬戌,享壽六十五。唐肅宗至德二年(757)丁酉科舉人。娶王氏,生子一:少連。

七十世  少連(739—810)崇政子,字幼安。生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卒唐憲宗元和五年庚寅,享壽七十二。娶王氏,生子一:偉。

七十一世 偉(759—825)少連子,諱章。生唐肅宗乾元二年己亥,卒唐敬宗寶曆元年乙已,享壽六十七。娶趙氏,生子二:長尚珣,次尚球。

七十二世 尚球(782—853)偉幼子,字宗玉。生唐德宗建中三年壬戌,卒唐宣宗大中七年癸酉,享壽七十二。唐文宗太和元年(827)丁未進士,時年四十六,仕著作郎。墓在吳基山。娶林氏,生子四:景安,景寧,景守,景盈。

七十三世  景盈 (817—881)尚球幼子,字敦實。生唐憲宗元和十二年丁酉,卒唐僖宗中和元年辛丑,享壽六十五。娶李氏,生子六:漢傑,方軫,石慶,什敦,叔幹,麾。         

七十四世 石慶(851—906)景盈三子,字臨運。生唐宣宗大中五年辛未;卒唐哀帝天佑三年丙寅,享年五十六。以子貴贈銀青光祿大夫。娶孫氏,生子三:長全道(官右諫議大夫,仍居遂昌),次全義(仕唐,為僉部郎中),幼全智。

【立梅按:自六十六世進公徙居遂昌馬埠,至其幼孫龍裝公派下直至第九世,均生於遂昌,居於遂昌,葬於遂昌,其世系基本可靠。七十五世全智公以下世系完全可靠。】

七十五世 全智(873—950)石慶幼子,字詰士,號如愚。生唐懿宗咸通十四年癸已九月,卒後漢隱帝乾祐三年庚戌,享壽七十八。祖居遂昌馬埠村,因朱溫之亂於唐昭宗光化二年己未(899)遷樂安縣(今仙居)下礫村,號其宅曰“厚仁”,時年二十七。為仙居吳氏肇基始祖。舉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戊辰進士第(《仙居縣志》載為仙居第一位進士),歷官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侍御史。原葬下礫居第旁,明英宗天順八年甲申六月初二日遷葬下東山西麓顏婆墳之上,1984年再遷,與四世孫福公合穴。娶陳氏,生子一:陳。後裔居於仙居、天台、臨海、黃岩、路橋、溫嶺、玉環、永嘉、樂清、瑞安、東陽、磐安、永康、浦江、龍游、縉雲、麗水、三門、寧波、慈溪、富陽、餘杭等地,二十八萬餘人。

七十六世 陳(903—949)全智子,字祖虞,行九。生唐昭宗天復三年癸亥,後漢隱帝乾祐二年己酉與後周郭威交戰時陣亡,終年四十七。幼習文,壯習武,仕後晉,天復元年(936)丙申由右科官至副將,時年三十四。卒葬下東山西麓。娶張氏,生子二:發,勝(居下礫)。

七十七世 發(925—990)陳長子,字必昌,行五,居下礫。生後唐莊宗同光三年乙酉,卒宋太宗淳化元年庚寅,享壽六十六。博古通今,樂與賢者遊。葬里中後橋頭之東,庵號“追遠”, 墓首各立石碑,附九世五知府於後,後碑被毀。1998年遷葬下東山。娶鮑氏,生子一:福。

七十八世 福(945—1025)發子,字次壽,行九。生後晉出帝開運二年乙已,卒宋仁宗天聖三年乙丑,享壽八十一。為人樂善好施,信義著於鄉里。娶應氏、裘氏,均早亡未育;六十一娶顏氏,生子:奉。據《一統志》《郡邑志》載:“有閩中顏姓巨商以千金寄公家,久去不返,公為之運作,倍獲其利。後商來,將竭本利歸還,商固不受。相與決於官,郡使中分其利。公固不取,俱將其利捐於天寧寺。時公未有子,顏商感公之義,以妹妻之,而生奉。”公與應氏、裘氏合葬下東山西麓;顏氏葬田市東山,後人尊稱為顏婆墳。

七十九世 奉(1006—1078)福子,號敬亭,行二十三。生宋真宗景德三年丙午,卒宋神宗元豐元年戊午,享壽七十三。積德行善,皇祐年間大旱,以己資並率眾濟活者不可勝數,事見刻石。娶陳氏,生子四:皓(上宅派吳橋祖),經(中宅派東州祖),設(下宅派厚仁祖),緯(出繼西柳柳氏)。繼娶裘氏。公妣合葬下東山西麓。

八十世 設(1038—1105)奉三子,字肅之,行五。生宋仁宗寶元元年戊寅,卒宋徽宗崇寧四年乙酉,享壽六十八。喜讀書,精於《易》。仙居下宅派厚仁始祖,為仙居八十個村吳氏之祖。葬東山西麓,1997年冬至遷葬永安溪北天乃墳。娶鄭氏,繼娶項氏(不育),生子二:懷(早世),允昭。

【立梅按:自八十世後始有確切之年份記錄,此前之人物生卒等年份多非確指,僅供參考。】

八十一世 允昭(1061—1121)設幼子,字晉之,行十五。生宋仁宗嘉祐六年辛丑正月二十日,卒宋徽宗宣和三年二月初二日,享壽六十一。天性忠厚,樂善好施,逢饑必發糧濟貧。與從兄延師開館教五子十三孫,多登科第,仕宦為盛,聲振仙邑;縣尹請於郡,以“折桂坊”易其里,題額“延陵望族”。贈武略大夫。葬小坑元庵。1997年冬至日遷葬永安溪北九龍山天乃墳。娶王氏,有善行,贈夫人,卒葬追遠。繼娶鮑氏,贈安人,卒葬官嶺。王氏生子六:師錫,師禹,梵珠(出家為僧),師南,師孟,師旦。

八十二世 師錫(1079—1156)允昭長子,字堯臣。生宋神宗元豐二年己未,卒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丙子十二月庚辰日,享壽七十八。補將仕郎,調信州鉛山縣主簿,歷遂昌縣尉、松陽縣令,階保義郎、秉義郎,晚以四子芾貴封右承義郎,賜五品朝服,贈中奉大夫,累贈光祿大夫。葬仙居石井。娶鄭氏,有賢行,贈太碩夫人,累封臨海郡夫人。生子五:宗義(早世),藻,溫,芾,芝(出繼五弟師孟);女二:長適進士范自省,次適宣教郎張倫。         

八十三世 芾(1104—1183)師錫四子。仙居田市吳橋村人,徙居後里吳。自幼發奮讀書,登紹興壬子(1132)張九成榜進士,時年廿九。初為秘書正字,升任監察御史。紹興末年權戶部侍郎,知婺州、紹興府,充兩浙東路安撫史。繼任敷文閣直學士知臨安府。為朝臣所忌,出知太平州。淳熙元年(1174)以龍圖閣直學士告老還鄉。傾力著述,存《湖山集》,收入《四庫全書》。封臨海郡開國公,贈少師,謚“康肅”。葬仙居石井大墺,庵號如在,墓今尚在,墓前“賜謚敕牒”碑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東陽南岑吳氏一世祖,仙居湖山支始祖。元配郭氏,累封夫人,繼娶馬氏,誥封碩人。生子五:津,洪,沃,洎,深;女三。後裔分衍仙居、磐安、東陽、永康、浦江、黃岩、路橋、溫嶺、永嘉、樂清、寧波、慈溪等地,有六七萬之眾。餘詳內紀世傳及朱熹神道碑文。        

                       丙申孟冬立梅謹錄

           原载《南岑吴氏宗谱》2017续修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華姓氏來源
刘姓源流及历史变迁
《論語 八佾第三》講要選錄( 一 )
戴氏宗譜(一)
百家姓-福山堂
中華民族上古文明考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