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的人为什么经常怕冷,感冒后如何治疗?

阳虚的人为什么经常怕冷,感冒后如何治疗?

(2013-07-02 16:14:14)
分类: 医学

1、什么是阳虚症?

阳虚则寒: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微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阴虚则热:人体之阴气虚衰,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如久病耗阴或素体阴虚,可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精气夺则虚。

2、临床如何辨别是阳虚症呢?

感冒病为外邪时病,若体质素健,常可数日治愈。但亦有少数病人,由于心气夙虚,感邪较重,外邪乘袭于肺,稽留数日,旋即内舍于心,加之过用汗法,致使营不内守,随泄于外,汗愈泄而气愈乏,气愈乏而阳愈虚。如此,便会出现阳气暴脱证。这种由感冒小恙 而酿成的阳亡证,古人早有论及。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多次告诫人们表证不可发汗太过,否则会致阳亡之变,并特设若干含有人参、干姜、附子的方剂,以备临证不时之需。清·吴澄在《不居集》中设有外感致虚论,指出若体虚之人,感之而妄用汗、吐、下之法,重者当时受伤,变症甚速,轻者元气暗损,或迁延数日,亦必终归外损耳。这里所说的体虚,是感冒病突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妄用汗法则是病情变化的诱因。医林俗语有伤寒偏死下虚人,伤风亦有戴阳证句。这里的下虚指元气不足,脉气无根,为病之本;戴阳是证候,为病之标。合言之,即外感热病,可因气虚不复,转而成为虚阳浮越的阳亡证。

汗为心之液。表证用汗法,虽是解表祛邪的治疗大法,但汗之太过,既耗心阴,又伤心阳。这时的大汗,是导致阳脱的主要原因。阳主生发,主温煦,为脏腑功能的动力。它在人身的作用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由于心阳虚脱,加之邪毒内侵,进而损及肾阳,故呈现一派阳气衰败征象。四肢无阳气温养而见手足逆冷;卫气失固,腠理不密,阴液失却统摄,则见大汗淋漓;阳气虚衰故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两目失神之象;心肾阳气不足维系及血不养心则见心慌欲脱;阳气式微,难以推动血行,则气虚血瘀,故见舌紫暗;若有舌大苔滑,脉微欲绝,则为阳亡之兆。

3阳虚的人有那些临床表现?

本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

主症:先有感冒病寒热汗出症状;继之,见心悸、胸闷、气急、汗多、畏寒、脉数或见结代;大汗淋漓,手足逆冷,面色苍白,两目失神,心慌欲脱,恶寒蜷卧。

次症:咳嗽,胸痛,或见大便自遗,语声低怯,但神清。

舌脉:舌体肥大,质紫暗,苔灰白滑润;脉沉微细数,似有似无。

具备主症三项,或两项,并均见典型舌脉者,即可确诊为阳气暴脱证。若见主症两项,或见主症兼见次症及舌象,脉细数者,应视为阳气将脱的先兆。

4阳虚感冒中医如何治疗?

玉屏风散

【出处】《医方类聚》

【分类】补益剂-补气

【组成】 防风 30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

【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5、我的经验方

加减玉屏风汤:黄芪30 克、白术20、防风12克;

【加减】 气虚加党参30(或西洋参10)肢冷加熟附子10桂枝10克;头痛加白芷12克 川芎12克;血压低加党参30克 黄精20克 ;血虚加当归12克 ;炒白芍12克;过敏性鼻炎加苍耳子12克、辛荑花12克 细辛6克;

6、我用玉屏风汤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玉屏风散的意思的给体质虚弱者加了一面挡风(风邪)墙。体弱者预防感冒的屏风

  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先服汤剂,后服散剂。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玉屏风散取名十分贴切形象,者,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屏风,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表示该药为散剂,就是将药物研磨成粉后均匀混合而成。玉屏风散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的体内加了一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

玉屏风散是由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等药物组成。黄芪是补气固表的良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止汗等功效,白术健脾补气,用于脾虚自汗等症。防风能祛风解表,适用于外感风邪,浮小麦能收敛止汗,由以上这些中药组成的玉屏风散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老年人,幼儿、营养不良及慢性病人表虚的感冒。亦可与其它治疗感冒药配伍合用,治疗表虚感冒所引起的身懒、气虚、自汗咳嗽、心悸、疲乏无力等症。

  只有三味药物,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

  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

 7、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

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四肢发凉、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

 8、如何自制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

  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20白术20克防风10克,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

  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

9、怎样使用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主要是用来治疗表虚感冒的。在临床上,当一些年老、体弱的人或患有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因长期患病而使机体过度衰弱的人,患有感冒时应用的,这种感冒常属表虚(阳虚)感冒。此时,若服用一般治疗感冒的药物如葱豉汤、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治疗,常不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如果改服玉屏风散就会药到病除。

例方:黄芪30 克、党参30克 、白术20、防风12克 、熟附子10克 、桂枝10克 、炒白芍12克;甘草6克。(附子用开水先煎40分钟,后下其他药)

水煎服,连服五剂。后改为散剂,可常服用。

转载自邵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动弹就出汗,阳气外泄!给你说张方子,把汗收住,请你细细阅读
那些年,我们背过的经:10:玉屏风散
【国医大师验方分享】玉屏风散治汗证,大师教你如何临床使用!
为什么吃饭的时候总是大汗淋漓?治疗自汗、多汗的中医神方
频繁感冒服用玉屏防风三味中药煎,配比问题
(140)院长讲堂——爱出汗、怕风、怕冷的调理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