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做心灵的点灯人 | 紫烟


     走近动人的文字,聆听心灵的诵读,让我们寻着声音的翅膀,感受文字给予我们的温暖,体味声音带给我们的感动!

读书,做心灵的点灯人

紫烟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喜爱读书,热爱读书。喜欢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在一个拥有很多书的地方,一大批热爱读书的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们在读书。那应该是最理想的教育,心无杂质,纯净而美好。

曾经读过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有效教学十讲》,读过之后,收获颇丰。

做快乐读书人,感受有效教学的魅力。

    1、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头艺术,先声夺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十讲》中指出:一节课如果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促进学生的愉快学习。学习十讲,我在我的教学中努力实践着。例如我在教四年级语文课《长城》时,导入时投影出示六个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一个词说一句话,再试着用两个或三个词说一句话。既检查了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又训练了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及对课文内容的回顾。随后我把六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同时边说边板画长城来进行新课的导入。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撞激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一种神奇,一种震撼。教师图文并茂的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一节课开了个好头。再例如教学《秋天的雨》,我则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根据文本的不同,用温柔的话语、猜谜的形式来导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引进新知的探索之中。两节课的导入一个慷慨激昂,一个柔情似水,但是都令学生耳目一新,为生成有效的课堂、为学生继续快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山雨欲来风满楼——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通过阅读《十讲》我还知道:语言是有温度的,感受语言温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读。要发挥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我们就得依据文本,利用文本,以读为本。结合书中这段话,我也想到了自学时读到的一个内容,那就是崔峦教授也曾就阅读教学明确指出,语文课堂要“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学生亲力亲为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书中明白了这些道理,在教学中及我校的听评课中,我都反复向老师们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作为语文教师,要发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以读为本,但是这种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读,而是重视读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每一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读都要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并且随着每一次的读螺旋上升、层层推进。首先导读为引,让学生自己去读懂;然后创设平台,让学生读后充分思考;接着分享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内化;最后整合提升,让学生在回顾归纳中掌握。高明的教师会通过强调读的要求,提示读的方法,缩小读的范围,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学词、练句,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中感受词语的温度,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语文的情境之中。

3、语不惊人誓不休——规范语言,声情并茂。

《十讲》中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反思发现,的确如此。教师美的、规范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还能引导他们迅速进入理性思考,继而获得感悟。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抑扬顿挫、满含激情,才能牵引学生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从而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为之喜而喜,为之忧而忧。例如在教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在播放战争中的儿童受到伤害的画面的时候,我不仅配了文字,还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规范朗读,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从而为体会战争的残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外,教师的语言除了要规范、富于感染力,还要用得恰如其分:导入时求异,过渡时求顺,提示语求精,结束语求悬,这样一节课才会跌宕起伏,精彩不断,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情感尽情释放,这样的课堂才是绿色的、有效的课堂。

4、似曾相识燕归来——描龙绘凤,重在点睛。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优秀的教学结尾,能巩固知识,升华感情,启迪思考,开发智力。有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到课虽结束,情却意犹未尽。特别是关于作业的设计,《十讲》中也明确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重复的抄写作业,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动手,多实践。作业有的可以独自完成,有的也需合作完成。好的作业布置不仅是课内向课外的一个延伸,更是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

做读书引路人,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应该是学生读书的引路人。为了让教室有书卷气,我用书籍来美化教室,用书籍来净化孩子们的心灵。班级有图书角的书目仿佛且经常更新,每个学生每学期从家里带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同伴共读,全班40个学生一学期就能读80本书。有的孩子读书兴趣很浓,下课时间经常在书柜旁流连。做读书人,享读书之快乐已在不知不觉中蔚然成风。

做心灵点灯人,开展读书的活动。

通过开展读书活动,用书籍点亮学生的心灵,做孩子们心灵的点灯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为此,“读书发布会”、“成语接龙比赛”、“古诗词唱诵”、“故事大王比赛”、“好书推荐会”、“我与小作家报”、“亲子共读”、“课本剧表演”“摘抄评选”、'共读一本书活动”、“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快乐,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在她们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培养集体的凝聚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校园就应该是读书的圣地,就应该书声琅琅、诵声绵长。

 我读书,我快乐!书中有墨香,那是最可贵的精神食粮!

作者:紫烟 黑龙江省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齐齐哈尔市朗诵家协会会员,区作家协会会员。用声音诠释文字,用诵读点亮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好一篇文章要做些什么
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精神成长的乐园
高效课堂呼唤教学激情 (转载)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之我见
语文教学评价语言的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