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针灸在民间,细数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的针灸流派

在远古时代的华夏大地上,中华民族的祖先偶然发现通过一些尖锐的物体碰撞肢体的某个部位,会出现减轻疼痛、缓解疲劳等效果,于是人们开始利用当时的磨制、挖制技术来制作石器工具来服务人群,这种石器被称为“砭石”,而这种缓解疼痛的方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了——“针灸”。

关于“针”的记载最早要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当中,其中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这种尖锐的石器工具不仅能够通过刺入身体来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外科化脓感染的治疗,用于切开伤口排脓。


同一时期的《黄帝内经》更为中医人所熟知,其中“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的说法被认为是关于“针灸”最早的记载,同时还记载了大量的针灸理论和技巧,包括一些穴位、九针的制作等等。

不过,民间的传说当中关于“针灸”的起源要更加明确一些,在东汉医学家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当中表示,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是伏羲发明了针灸,并且“尝百药而制九针”。

无论针灸起源几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当中,针灸作为传统医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医疗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特有的治疗手段,展现了中医药的神奇风采。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国针灸学会共同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医针灸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当中,记载了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医针灸的描述:“针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除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之外,在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也有实践。针灸理论认为,人体如同一个由各种经络连接起来运行的小宇宙,通过物理刺激经络,就有可能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并为病人带来健康。刺激方法包括用艾绒点炙或用针刺就这些管道的穴位,促进身体重新恢复平衡,进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时,视各人具体情况,选择用针,然后用针刺激穴位。艾灸通常分为直接和间接灸,也就是把艾条直接放在穴位上,或把艾条放在靠近体表的距离,炙烤选择的区域。艾圆筒和艾条是用干艾蒿叶制成的。针灸在师徒之间或家族成员之间,通过口头讲授和实际演示进行传承。目前,针灸的传承也包括在了正规学历教育系统中。”


长久以来,中医针灸都是通过师徒之间的传承而不断流传下来的,也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模式让针灸衍生出了艾灸、针刺、拔罐、梅花针、火针、针刀等多种手段和技法,让中医针灸真正发扬光大。翻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中医针灸的记载有很多,那些流传百年的针灸技艺从来都没有被忘记。

刘氏刺熨疗法

三百五十年前,刘氏祖先从湖广向重庆迁徙。人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带来的不仅是人口的变化,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在一次次迁徙当中不断改变、融合、升华,最终才有了今天斑斓、多彩的多元文化。

刘氏祖先的迁徙也带来了中医文化历史上的一次进步——刘氏刺熨疗法的出现。

入蜀的第一代刘氏人就以行医为生,他们以传统的针灸技法为基础,再结合当地的环境、人文等因素,将刘氏针灸不断改进、创新,最终在清咸丰年间,刘氏针灸第十代传人刘玉亭开办遂安堂医馆,一举成为当时的名中医,并将刘氏医术推广到成都和重庆等地,刘氏刺熨疗法逐渐广为人知。

1921年,刘氏刺熨疗法的第十三代传人刘少林出生,他从小跟祖父刘宗元、伯父刘紫荣学习中医,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动荡,刘少林分别在云、贵、川、陕、鄂等省行医,直到上世纪70年代再次回到重庆,将刘氏刺熨疗法再次发扬光大。

1990年,刘少林之子刘光瑞随国家科委代表团前往比利时,当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在比利时中医并不被人们所接受和承认,被评议为没有历史没有科学的野蛮医学时,刘光瑞感到不服和愤怒。凭借一股不服输的信念,在交流活动中,他用刘氏刺熨疗法现场为比利时的一名与会议员治好了肩周炎,引起了全场的惊奇和感叹,也为自己和中医赢得了尊重。

回国之后,刘少林和刘光瑞父子俩经过精心策划,开办了全国首家民办私立博物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将刘氏人多年来手机的史料、医药文物展示给世人。

刘氏刺熨疗法包括刺血术和火熨术两大类别。刺血术包括放痧法、刮痧法、揪痧法、挑疳法、药针法、火针法、放血法、双针一罐法等。火熨术包括滚蛋法、烧灯火、扑灰碗、趟热敷、滚药包、黄蜡灸、火酒法、艾灸法等。

2006年,经重庆市渝中区申报,刘氏刺熨疗法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其第十四代传人刘光瑞依然活跃在中医诊疗、医术传承当中。

陆氏针灸疗法

十九世纪初,在南方有一位中医医师被民间赞为“神针”,他就是李培卿,他22岁拜师陈慕兰,对中医针灸有着丰富的研究,擅长针术,悬壶于嘉定、江浙一带。他喜用长针,中年重用温针,并提出于夏季伏天施针灸治法,发明“伏针”、“伏灸”术,学术造诣十分高,为近代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李培卿的中医理念和针灸技艺在其子陆瘦燕的身上得以充分展现,陆瘦燕少年时随父习医,得其真传,18岁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针刺沉疴,屡见奇效,求治者络绎不绝,开创“陆氏针灸疗法”,成为一代名医。

陆瘦燕所开创的陆氏针灸疗法是我国近现代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他注重全面切诊,整体辨证;重视爪切,善施行气、补泻手法;处方配穴灵活适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八仙桥一带名医云集,陆瘦燕针灸诊所天天门庭若市,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各种疑难杂症患者咸来求医,夏季前来打“伏针”的人更多,往往通宵排队,故诊所不得不半天限号400人。邻居们由此发现了生财之道,或“代人排队”或“出租板凳”。

经过半个世纪的沉浮起落,陆氏针灸不仅在国内中医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享誉海外,是独树一帜的中医针灸诊疗手段。

2006年,经上海市申报,陆氏针灸疗法也被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继洲针灸

学习中医针灸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接触到一本典籍——《针灸大成》,这是一部收集了诸多针灸著述并且结合作者经验的针灸著作,是针灸发展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不仅在国内流传甚广,还在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有一定影响。

而《针灸大成》的作者杨继洲本人也是一位针灸大家,他的父亲杨訚都曾任职于太医院,声望很高。杨氏数代业医,家藏秘方、验方与医学典籍极为丰富。因此杨继洲从小就接触到很多针灸案例、医术和技艺,也因此撰成《针灸大成》一书,成为我国针灸学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该书列入《四库全书》存目,被国内外医界尊为针灸经典。本书自公元1601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47种版本,其翻刻次数之多,声誉之隆,都是罕见的。

发源于衢州的杨继洲针灸倡导天、人相互协调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最高思想,在操作方式上,杨派针灸重视基础理论、辩证选经、循经取穴、穴少儿精;讲究手法操作,尤以下手八法、十二字次第手法为著。

在衢州民间,杨继洲针灸通过师承和私塾的方式代代相传,并且建立起了“杨继洲医院”、“杨继洲针灸馆”等传承基地。

2014年,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布,杨继洲针灸赫然在列。

四千多年来,中医针灸不断发展和延伸,无数的针灸流派、针灸技艺都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传承着,无论是刘氏刺熨疗法、陆氏针灸疗法还是杨继洲针灸都是巨大针灸宝库当中的一份子,而更加宝贵、更加璀璨的针灸技法依然在民间不断流传,不断惠及民众。
​                                                                                                  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蒙古针灸非遗传承人白金龙:创新针灸疗法 “开门”传承非遗
高正:陆氏针灸有极其实用的价值,是中医针灸医学的宝贵财富
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刺熨疗法值得发扬光大
2018卷“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周氏针灸
送你一套非遗点穴疗法,五脏六腑皆可调,擅解内科妇科疾病!(首次免费分享)
针灸一绝:“王氏飞针”消炎可替代抗生素,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建议全国推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