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哲学高度分析,毛泽东成功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终极秘诀,论立志的重要性!

1

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

1972221日,北京机场。

尼克松访华,在机场他与周总理握手之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尼克松总统,随后的228日,中美签署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之间的关系开始正常化。

这次中国之行,被尼克松本人称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尼克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但是,从毛主席的角度去看,这是他老人家又一次改变了中国和世界。

当尼克松跨越太平洋来跟毛主席握手的时候,毛主席终于做到了他年轻时的志向,即:改造中国和世界。

韩业财当年看《恰同学少年》的时候,就发现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尤其是读师范的时候,他一直都是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当别人都说自己未来想要当警察,当科学家的时候,年轻的毛泽东却是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也不是很清晰。

但是,他是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直到找到了“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想和志向之后,这辈子他就再也没有改变过。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还是建国后的经济建设时期,他都是使命终生不改,初心矢志不渝。

2

少年时代的伟大觉醒

1936716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延安的窑洞里。

毛主席会见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在此期间埃德加斯诺给毛泽东列了一个关于毛泽东“个人历史”的问题表,请求毛泽东谈谈自己的革命经历。

但毛泽东对此不感兴趣,不管怎样,他是不大相信有必要提供自传的。

斯诺就非常着急,斯诺说:“一定程度上,这比其他问题上提供的情况更为重要。大家读了你说的话,就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再说,你也应该纠正一些流行的谣言。”

在当时,国民党多年来把红军描绘成堕落、愚昧无知的土匪,只知道烧杀抢掠,共产共妻,四处散布谣言迷惑人民大众。

毛泽东仍不表态,斯诺就接着说:“外边还有许多关于你已经死去的传说,有人说你说流利的法语,有些人说你是一个无知的农民,还有人说你是一个病得半死的肺结核病人,有的强调说你是一个发狂的狂热分子。”

毛泽东对此感到非常意外,人们竟然会花费时间对他进行种种猜测。

为了避谣,正人视听,纠正这类传说,以便有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再一次审阅了斯诺列的那些问题。

最后毛泽东说:“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的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我认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些,结果也等于回答了你的全部问题。”

“我要的就是这个!”斯诺叫道,非常的高兴。

毛泽东第一次把自己的身世尽可能地告诉了这个外国记者。斯诺按照当时在场给毛泽东任英文翻译的吴黎平的口译,认真记录下来,写了《毛泽东自传》。

自传里提到他在十几岁的时候,经常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然而读这些小说的时候,他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小说里没有种田的农民,写的都是统治者。

接下来我们看看,《毛泽东自传》的原文里是怎么说的?他在自传里写道:

我继续读中国文学中的古传奇和小说。有一天,我在这些故事中偶然发现一件可注意的事,即这些故事中没有耕种田地的乡下人。一切人物都是武士、官吏,或学者,从未有过一个农民英雄。

这件事使我奇怪了两年,于是我便进行分析这些故事的内容。

我发现这些故事都是赞美人民的统治者的武士,他们用不着耕种田地,因为他们占有土地,显然是叫农民替他们工作的。

这是少年毛泽东的第一次觉醒,这是伟大的觉醒。很多人在看书的时候,看过了就看过了,甚至仅仅是当作故事看完了,就看完了。

韩业财认为,少年毛泽东的这个伟大觉醒,就是他把农民和统治者对立起来了

这是对农民,耕种田地的乡下人的一种强大的共情力,同理心!这更是一种慈悲之心!

此后的人生路上,无论是井冈山的根据地建设,还是江西苏区的反围剿,还是延安的抗日战争,还是解放了全中国后的经济建设,农民作为最朴实的、最忠诚的、最坚定的社会革命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一生。

那个时候,他虽然不懂什么是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但是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农民的历史地位,和被统治阶级所忽视的社会最底层的力量。

但是,这个共情的能力,同理心,和伟大的觉醒,为他后期立志“改造中国和世界”埋下了一颗伟大的种子,等待着今后时机的到来,而发芽和长大。

3

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毛泽东自传》里还有一段,是记录农民被砍头的事件:

在这时候,湖南发生一桩影响我的一生的事件。在我们读书的小小私塾的房屋外面,我们一班同学看见许多从长沙回来的米商(豆商)。我们问他们为什么大家都离开长沙。他们说是城中发生了大乱子,并把这件事告诉我们。

原来那年发生一个大饥荒,在长沙有好多万人没有东西吃。嗷嗷待哺的老百姓举了一个代表团去见巡抚,请求救济,但他却傲慢地回答他们:“你们为什么没有粮食?城里多得很,我向来就没有缺少过。”当他们听到巡抚的回答,大家都十分愤怒。

他们召集民众大会,举行一次示威运动。他们攻进满清衙门,砍倒作为衙门象征的旗杆,并把巡抚赶走。过后,布政使骑着马出来了。他告诉老百姓,政府准备设法救济他们。他这话显然是诚恳的。但皇帝(或许是慈禧太后吧)不高兴他,责备他与“暴徒”发生密切关系,并将他撤职。

一位新巡抚来了,马上下令捉拿为首的乱党。其中有许多人被砍掉头颅,挂在柱子上示众。这事件,我们在私塾里讨论了数日之久。它给予我一个深刻的印象。许多学生都同情“乱党”,但只是站在旁观的立场。他们并不了解这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不过把这事当做一个具有刺激性的事件,感觉兴趣而已。然而我永不忘记它。我觉得这些“叛徒”都是与我的家人一样的普通良民,于是我深恨对待他们的不公平了。

少年毛泽东对这些良民被“砍头”的深度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恨,已经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未来他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毛泽东则说得更好:粪土当年万户侯。

随后,在求学的路上,青年的毛泽东又读到了《盛世危言》一书,开头第一句“呜呼,中国将亡矣”震动了他。

书中所讲的内容,更是激发了毛泽东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救国的责任。

通过少年时代读书的觉醒,和残酷的流血的现实教训,他的志向逐步清晰了,他要改造中国和世界。

他逐步意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力量,从此他找到了“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力量支点。

随着《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报告》完成,他一点点地去调查研究,他日复一日地去教育群众,和发动群众,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等,他的志向改造中国和世界,就开始逐步实现了。

韩业财在看电视剧《井冈山》的时候,里面真实地还原了,他领兵上井冈山的过程,当他踏上了真正的武装革命道路之后,群众路线就是他的法宝了

他今后的人生岁月,也永远相信这两句话: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

4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有了初心而不忘记,并且是用一辈子的毕生精力去践行,才能有始有终。

一般人的志向是比较容易得到的,但是这样的初心和志向,得到的容易,去得也容易。

韩业财我见过很多人,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后,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也更难守得住。

而青年毛泽东的初心和志向,即:改造中国和世界,这个初心得来的过程,就非常的不容易。那么,坚守初心和使命,去实践这个改造中国和世界的时候,就更难了。

在宁都会议之后,毛主席被剥夺了军权,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建的军队后,他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依旧是不改变。当时,他在自传里写道:

我当时就那么想,读书吧!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我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开除党籍,不怕处分,也不怕老婆离婚,一切我都不在乎,我只一心一意去多读书。

正是自己被冷落的时候,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使他对军事斗争,根据地建设,群众路线等等有了认识,使他从哲学和历史的高度,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得到了验证,他的革命方程式得到了理论的升华。

在以后的革命道路上,他的这个志向和理想,在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实践中,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武器,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革命方法论。

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

这些本质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广大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在革命斗争的工作中不断地反思与进步。

在实践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过程中,哪怕是一个个亲人被杀害,哪怕是一个个战友不断地倒下,哪怕是自己被开除了军权和职权,他都是继续革命到底,因为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

万物凋零之日,就是万物复苏之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大破必有大立。一批人倒下,就必然有一批人站起来。

他少年时代,外出求学的时候,给他的父亲写了一首诗《七绝·改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个就是他的志向的开端,从离开韶山冲,到湖南省城长沙的求学;再到北京见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再到上海的建党;再到广州的第一次国共合作,见到了孙中山;再到秋收起义失败后,退到井冈山;再到江西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再到伟大的长征;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再到解放全中国时的西柏坡,最后进北京。

这一路走来,正是靠着那强大的信念,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仰,宏伟的志向,即:改造中国和世界,完成了革命的成功。

当他建国后出访莫斯科,中苏建交。以及后来的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端,都是他的志向的支撑。

当尼克松飞跃太平洋来跟他握手的时候,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人会怀疑毛主席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志向和能力了。

正所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改造中国和世界,将革命进行到底,就是他心中的那一片光明!

5

你真的认识自己吗?

分析了毛主席的志向,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我们的人生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呢?这也是韩业财我写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学以致用才是核心。

我们学习伟人的历史过去,研究伟人的志向和理想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活出自我,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们的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价值,就是为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会更好。

当你每日忙碌于工作的时候,当你为了生活不断努力的时候,当你为了应酬而违心地喝酒的时候,你什么时候停下忙碌的脚步,聆听下自己内心的声音呢?

你真正的了解自己吗?你真正的读懂了自己的内心吗?你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兴趣吗?你真正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吗?你真正地明白和清晰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对于自己和别人是有价值的吗?

为了学习,为了客户,为了朋友,为了家人,为了同事等等,你什么时候问过自己,自己每天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个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了什么而活着?为了什么而奋斗?

哪怕是你什么都不为,哪怕是你每天都躺平,哪怕是你每天都浑浑噩噩,哪怕是你每天都是没事情做,哪怕是你每天都打游戏,你也是相信你自己,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哪怕是你自己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志向,你也是相信你自己:你是没有任何的追求,而心甘情愿地愿意这样活着的。无论是你相信的是什么?只要你相信,因为相信的力量是伟大的。

世界因为信任,因为相信,所以会简单很多。简单地相信到极致,做出来的任何事情,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自然而然,顺势而为,而毫无做作的样子和伪装的感觉。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人认识自己是多么地重要!当然了这个问题,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即使自己不认识自己,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其实也可以依旧是活得很幸福。

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内容,就是写给那些愿意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探索生命意义的一群人。对于人的精神世界,愿意刨根问底,甚至是有点自虐的人。

6

哲学是世间最高的学问

哲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要懂一点的。

世间最高的学问和智慧就是哲学,人类思想的最高点是自由与平等,这也是毛主席的毕生追求。

你不必像哲学家一样的思考问题,你的观点也未必是那样的深邃,你的眼光也未必是有那样深刻的洞察力,你的思维也未必是有那样的高度,每个人都是要读点哲学的,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哲学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任何的问题。

毛泽东的志向,是改造中国和世界,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之所以能够超越他的对手,在于他把军事、政治、革命的斗争理论,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所以他不仅仅只是看到了敌我之间军事斗争,他还看到了政治斗争,还看到了老百姓最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最后也只有他才能给革命指出了具体的革命道路。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要给我们以智慧,就是要帮助我们获得知识,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一切。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我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哲学是在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起着统摄一切的作用。

哲学是我们人类争取自由的精神武器,对我们人类自由问题的探索是哲学的基本精神。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作为最宏观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统一地发挥作用的。

学习点哲学,就能使我们在处理和驾驭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时候,我们每天的活动既具有连续性,规范性,又具有创造性、开拓性。

这才是我们学习哲学的最基本的功能,这也体现了哲学的最基本精神。

韩业财我在跟小伙伴一起创业的时候,就经常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毛主席,就是要学习他从哲学的高度,去立志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就可以帮着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也就是对于这个世界,也就是我们的自然界,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精神世界,你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

这个世界你怎么看,就是世界观!这个问题你怎么办,就是方法论!

7

人生哲学的终极三问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个很古老的问题,老掉牙的问题,即: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是人生哲学的终极三问!

无论我们是做什么事情,无论你做的事情有多大,还是有多小,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就首先必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如果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那么,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没有终极价值和意义的。

即使是有了结果,那么也是短期的结果。从长期的人生长河里去看,也就是随波漂流而漫无目的。

如果人生没有终极的目标,就如同大海里的船只,无论是刮什么风,对于你来说都是逆风!

因为只有自己的终极问题清晰了,我们才能走得稳,走得远,行稳才能致远。无论路程多么遥远,无论前途多么坎坷,无论困难多么大。

韩业财我在读西方书籍的时候,发现在希腊的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上,有很多神谕,上百条之多,但很多没有保存下来。其中,最著名三句箴言分别是:

1认识你自己(to know yourself

2你是独特的(I'm unique

3凡事勿过度(golden mean中庸之道)

这代表着探索、肯定、约束!

回答人生哲学的终极三问“我是谁”,这个问题似乎很难。

但是认识我们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是认真地动动脑子去思考下,还是有点规律可以寻找的。

先来说说,认识我们自己。

我们很多人是不认识自己的,是不了解自己的。

我们很多人是不明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搞不清楚自己内心想要的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未来自己做什么工作会对世界更有价值。

我们很多时候是无知的,对于很多人来说,离每个人最远的,最陌生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因为,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一个人是需要非常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积累,最后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

人啊,贵有自知之明。

其实,真正的了解了自己之后,你就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理想,志向等等是什么了,当自己做的事情和工作,是发自内心最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每天在工作的时候,就不感觉到累了,也就感觉不到是在工作了。

判断一个人的人生或者是他的工作内容,他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能否找到自己的志向,以及深度地去挖掘出自己与生俱来的天分,也就是充分地认识了自己之后,然后再和社会的某种需求去结合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有二:

个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志向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天分何在。

个原因,是知道了自己的志向和天分,跟现实的世界,和社会的需求结合错了

所以,我们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是前提,然后才能找到自己的志向和天分,才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知道自己想要的什么?更知道自己有什么?

最后,为了自己想要的,而怎么利用身边已有的,去完成自己的志向。

在追寻理想,和实践自己志向的过程中,注定是要放弃什么的,甚至是放弃很多平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甚至是生命。

最后,我们向毛主席学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是什么,然后再挖掘自己的天分是什么,最后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的条件,找到社会的需求点之后,剩下的就是不断去实践和执行了。

韩业财我来深圳创业工作后的这几年,其实弯路走了很多,在过去艰难探索中前进的时候,我现在才逐步明白和清晰,所有的重要决定都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有所为,有所不为”,最难的是“有所不为”。

只有自己敢于拒绝诱惑,善于放弃某些机会,最终才会走得更远。创业就没有简单的,永不放弃,是最最基本的一点。

只要是找到了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坚持,孤独的坚持走下去。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必须要有一个重复的过程,都是必须要有一个坚持的过程。

韩业财认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战胜自己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过程。

我们现在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过去的合集;现在的努力和所作所为,都是明天的结果。

一切问题的核心根源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上,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关键。

只有知道自己不知道,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认知体系的盲区,认识到了自己的未知领域,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真实的信息后,那么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困惑、不解和迷茫了。

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实事求是的认识自己,才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前提,这个才是根基!

8

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历史在不断地前行,时代在不停地变化,但是,无论是历史和时代怎么变化,人性是不变的。

人性的本质,就是七情六欲,是真善美,也是贪嗔痴,是本能的映射,也是欲望的抑制,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矛盾。

比如我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物质和精神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矛盾等等。

韩业财的观点就是矛盾之所以产生,根源在于人性的复杂化和多样性,比如人性的贪婪,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但心理需求却是无限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就会产生矛盾。

其实,我们人这一辈子,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和想要之间就有矛盾。

矛盾并不可怕,正是因为有了矛盾,才会推动着历史去不断地进步,引起时代不断地变迁。

当我们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会清晰很多。透过大千世界的各种矛盾,我们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个才是最主要的矛盾。

因为,大道至简,能够化繁为简就是一种能力和智慧。

认识自己的核心,或者说是精髓,就是这样的简单,就是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然后傻傻地前行。

唯有先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的志向,才能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

韩业财认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即使你征服了世界,征服了所有人,最后还是要征服自己。

真正的革命者是有两把枪的,一把枪对着敌人,一把枪对着自己。只有不断的将自己当做敌人,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这样才能不断地继续前行!

在《孙子兵法》的形篇里,有这样的一段话:

善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意思就是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制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归根到底,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切的问题,一切的斗争最后都是心战,都是和自己的欲望和缺点作战。

这句话谁都知道,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把自己当做自己的敌人,努力去击败自己,打倒自己,才能破茧重生。

对于伟大的人,伟大的企业,最大的敌人始终都是自己!

哪怕是在19661976的十年之间,毛主席依旧是在跟历史周期律作斗争,在跟自己作斗争。

【后记】本文是韩业财来深圳创业后的一些感悟。经历了七八年的创业路程,一路走来,感受和体验很多,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志同道合的读者朋友们,有所启发。

欢迎大家加韩业财微信:hanyecai666,一起交流主席的胆识,志向,和谋略等等,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引航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国兴:学习毛泽东闪烁哲学智慧光辉的军事思想--读《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的体会
毛主席不是纯军事能力最强,是把哲学运用到军事上,实现了对军事本职
《矛盾论》里的一句话,只有短短9个字,却让人一下子有了方向!
为什么《矛盾论》能成为世界哲学经典?对立统一理论体现着怎样的哲学智慧和实用价值?#领袖毛泽东#在已经...
《矛盾论》里的一句话,只有短短65字,却让人一下子有了方向!
毛主席说的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