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吉思汗及后裔建立了27个政权

很多人知道蒙古人在13世纪崛起,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蒙古帝国,但到了1634年蒙古帝国末代皇帝(北元皇帝)林丹汗与满清争战,因林丹汗昏庸压榨蒙古各部,导致蒙古科尔沁等部与满清勾结,林丹汗一时寡不敌众,退守甘肃,欲与喀尔喀和卫拉特会师后进行反击,不幸死于天花,瞒清乘机占领内蒙古,1635年蒙古北元灭亡,甚至有些人还以为北元灭亡就是蒙古帝国灭亡。其实不然,还有很多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汗国依然从在。

1. Khamag Mongol Uls (意为大蒙古国) (公元10世纪末-1161年)

海都是成吉思汗家族中第一个获得汗位(即王位)的人。有些人甚至称他为可汗,即皇帝。但是,海都的可汗之称显然是后来追赠的。成吉思汗家族也是从海都时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蒙古黄金家族的。公元11世纪,海都打败了札刺儿部而出名,被推举为海都汗。这就是后来的蒙古帝国的原型。

2. 大蒙古国 (1206年-1635年)

经过多年征战成吉思汗打败了乃蛮、塔塔儿、克烈...诸多强大对手后终于在1206年建立了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成为这个强大帝国的君主。

3. 元朝(1271年-1368年)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从此,北京才逐渐成为中国此后近七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占领南宋全境。

4. 金帐汗国 (1243~1502)

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1243年,拔都西征后回到伏尔加河畔,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到俄罗斯,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在汗国内,拔都的十三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蒙古军事贵族统辖的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事单位,后分裂很多大大小小的汗国。

5. 白帐汗国(1250-1456)

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东至阿尔泰山,西至乌拉尔河、咸海,南至锡尔河,北至西西伯利亚平原,形成了白帐汗国。白帐汗国名义上从属于金帐汗国,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汗国。诸汗几乎是完全独立的。根本不参与金帐诸汗的库里尔台大会,虽然名义上承认自己是金帐的属下。14世纪90年代后期起,白帐汗国那颜也迪古操纵傀儡汗把钦察汗国大部分疆土统一起来。他于1399年打败立陶宛,遏止了立陶宛的扩张。1408年,进攻斡罗思,毁掉了许多城市,但没能攻下莫斯科。在最后一位白帐汗八剌汗死后,汗位落在阿布海儿汗手上,至克烈与贾尼别克汗脱离乌兹别克汗国后,才算重建白帐汗国,

6. 青帐汗国(1240-1400)

青帐汗国又称蓝帐汗国,是蒙古帝国的诸汗国之一,是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分裂出的众汗国之一。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时,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弟弟昔班,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西征有功。故拔都将南乌拉尔地区封给他,作为他的封地。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金帐汗国分裂后,昔班在此区域建立青帐汗国。 青帐汗国自其创始(1240年前后)至1350年代,一直保持强盛。在西面疆域出现问题,并最终导致失去了瓦拉奇、多布罗加、摩尔达维亚、乌克兰西部地区及基辅西部的诸属国。1362年,青帐汗国在Battle of Blue Waters中被立陶宛击败,割让出这些领土给立陶宛和波兰。札尼别的去世导致青帐汗国内战延续,诸可汗并立相互攻击,无人真正执掌政权。不久,马迈在青帐汗国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时期,莫斯科公国正式脱离出蒙古帝国的掌控(至少直到1400年代初才正式脱离)

7. 窝阔台汗国(1225--1310)

窝阔台汗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但窝阔台汗国创建人却不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窝阔台,而是其后人海都自己打造的。疆域包括原乃蛮部的领地和原西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也迷里城。窝阔台汗国建于1251年,亡于1309年,共存在58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中寿命最短的。察八儿和仰吉察儿被迫越亦列河仓皇向东北逃窜,途中仰吉察儿被毒杀,察八儿投奔元朝,元朝封察八儿为汝宁王,窝阔台汗国最终灭亡。窝阔台系的领地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8. 察合台汗国(1227年-1369年)

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依其领地扩建而成。察合台汗国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河中地区(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

9. 东察合台汗国(1348年-1680年)

1348年,秃黑鲁帖木儿在阿克苏拥立为汗。历史上把秃黑鲁帖木儿统治的地区称为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时期,一度发兵占领中亚大城撒马儿罕。统治范围西达撒马儿罕,东迄哈密,北与瓦剌为邻,南同于阗等地接壤,势力空前强盛。由于蒙兀儿汗王之倡导,伊斯兰教在汗国内部得到广泛传播。1363年秃黑鲁帖木儿汗死后,汗国陷入混乱之中。1378年前后,汗权重归秃黑鲁帖木儿汗之子黑的儿火者手中。黑的儿火者汗时期,积极与明朝改善关系。重开两地经济交往。15世纪中叶,歪思汗卒后,儿子羽奴思和也先不花争夺汗位,汗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吐鲁番及汗国北部草原为中心,西部则以天山南部的哈实哈儿(今喀什)等地为中心。此时大批蒙古人逐渐定居,伊斯兰教得到深入传播。17世纪以后,汗国内争权夺利,日益走向分裂。1680年,由于汗国内部伊斯兰教两派和卓争权,白山派和卓阿帕克邀北部强邻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率军南下,攻克首府鸭儿看,掠杀汗室成员。东察合台汗国灭亡。

10. 叶尔羌汗国(1514年-1680年)

叶尔羌汗国是由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赛依德,于1514年在原察合台汗国的旧地上创立的一个国家,维持至1680年为准噶尔汗国所灭,历时166年。因早期统治中心在喀什噶尔(简称喀什),因此称为喀什噶尔汗国;中亚则因其国是由成吉思汗的后裔建立,因此称为蒙兀儿斯坦国。叶尔羌汗国的首都在莎车,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国版图的东方是嘉峪关、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尔、西方与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为邻,与乌兹别克以费尔干纳谷地为界,北方以天山为界,与东察合台吐鲁番汗国(后被噶尔丹的准噶尔汗国所消灭)相邻。

11. 伊尔汗国(1253年-1353年)

伊利汗国又译伊儿汗国、伊尔汗国  ,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 。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的大国。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直接统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国是伊尔汗的属国;小亚的罗姆素丹国名义上是属国,实际上由伊尔汗派官治理。1355年,钦察汗国贾尼别克汗攻入大不里士,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踪。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巴格达的蒙古贵族哈桑(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大不里士,史称札剌亦儿王朝。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12. 贾拉尔朝(1336-1411年)

1340年建立,据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苏尔和迪亚巴克儿;

(1245-1389年),1342年独立称王,据有赫拉特和呼罗珊部分地区。后被铁木儿帝国灭。

13. 穆札法尔朝(1313-1393年)

1353年建立,据有法尔斯、克尔曼和库尔德斯坦,称臣于开罗。后被铁木儿帝国灭。

14. 别达尔国(1337-1381年)

1353年建立的政权,据有呼罗珊北部。1380年以后,在伊儿汗国废墟上建立的各王朝,先后被铁木儿帝国灭亡。

15. 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6年)

帖木儿帝国开国大帝帖木儿出生于西察合台汗国的撒马尔罕以南的渴石城附近的蒙古巴尔拉斯部区,这个部落在十四世纪韧来到卡什卡河流域居住。他们的氏族虽然还过着游牧生活,但是已经部分地开始向定居过渡,帖木儿的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国合赞汗的女儿,因此《明史》称帖木儿为元驸马。

16. 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

1526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宣布为印度斯坦皇帝,标志着莫卧儿王朝统治印度的开始。1858年莫卧儿王朝沦为英国殖民地。

17. 希瓦汗国((1512年- 1785年)

十六世纪,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阿不海汗建立强大的乌兹别克汗国。位于阿姆河下游的花拉子模绿洲,统治范围西及里海,南达呼罗珊北部。虽然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是蒙古人,但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次为土库曼人、卡拉卡尔巴克人和哈萨克人。

18. 哈萨克汗国(1456年—1718年)

十五世纪中期,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术赤后裔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希瓦汗国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刺之机,与贾尼别克汗一起,率领部分游牧部落向东迁徙,进入巴尔喀什湖以南察合台后裔政权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境内,在楚河、塔拉斯河广阔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萨克汗国。统一的哈萨克民族从这个时候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从此诞生。

19. 克里米亚汗国(1430年- 1783年 )

克里米亚汗国约建于1430年,由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哈吉·格来所建。他统治时期发行的第一批钱币注明年代是1441-1442年,现已知道他一直统治到1466年。他所建的汗国东以顿河下游为界,西至第聂伯河下游,向北延伸到耶列兹城和坦波夫。1454年,哈吉·格来把克里米亚河南岸的巴赫切萨拉伊,即原奇尔克耶城定为都城。由哈吉建立的格来王朝一直延续到1771年俄国征服时期,1783年最后并入俄国。

20. 喀山汗国(1445年- 1552年)

喀山汗国, 1445年由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乌鲁·穆罕默德与其子马赫穆提建立。乌鲁·穆罕默德于1446年被其子马赫穆提克暗杀。在马赫穆提克统治期间(1446-1464年),新开国的创建最终完成。领土范围为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的原保加尔王国。马赫穆提克之子和继承者喀山汗易不拉欣1468年他征服了维亚特卡。易不拉欣之子阿明于1506年打败打败莫斯科公国的军队。1552年6月,沙皇伊凡四世派兵用大炮围攻喀山城。10月2日攻占该城,喀山汗国被俄罗斯吞并。喀山汗国的灭亡标志着俄国人与蒙古人之间统治和被统治关系发生改变。

21. 阿斯特拉罕汗国(1466年- 1783年)

建于1466年,是由金帐汗库楚克·马哈麻的孙子、也叫卡西姆的宗王创建。定都于阿斯特拉罕城,疆域包括伏尔加河下游及南高加索草原地带,北邻喀山汗国,西接克里木汗国,东与诺盖汗国为界。居民主要从事牧业、渔业,农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手工业较发达,毛皮、制革等享有盛名。地处交通枢纽,通过陆路和水路可联接高加索、黑海与里海,内外贸易颇为发达。

22. 西伯利亚汗国(1460- 1598年)

15世纪末从金帐汗国分离出来的封建国家。又译失必儿汗国。首府成吉-图拉(今秋明城附近)。16世纪初移驻卡什雷克城(又称伊斯凯尔城或西伯利亚城,位于托博尔斯克近处)。占有托博尔河、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区。地处欧、亚陆路贸易的必经之路。主要民族为鞑靼人及奥斯加克人、沃古尔人、巴什基尔人等。居民以牧业和农业为主。北部地区大多数人从事狩猎、驯鹿和养蜂业。居民掌握金属冶炼技术,能制造各种金属器具。

23. 浩罕汗国(1710年—1876年)

在昔班家族成员统治时代和阿斯特拉罕汗朝初期的统治下,费尔干纳是河中汗国的一部分。但是,在阿斯特拉罕汗朝统治初期,由于费尔干纳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入了吉尔吉斯-哈萨克人手中,这种统一仅仅是表面上的,更不用说在锡尔河北岸的恰达克建立政权的和卓们。1710年,昔班家族成员,阿布海儿的后代沙·鲁克,推翻了这些和卓,以浩罕为都,在费尔干纳建立了独立的浩罕汗国。1876年,浩罕汗国被俄国吞并。

24.卫拉特汗国1407-1454

卫拉特元朝称斡亦剌、明朝称瓦剌,清朝称卫拉特、厄鲁特。厄鲁特人最早居住于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十三世纪初归附成吉思汗,改营畜牧。十五世纪中叶成立了强大的卫拉特联盟。其首领也先(1407-1454)曾经短暂统一东西蒙古各部。建立卫拉特汗国统治的国家组织。势力范围东起大兴安岭,西越过阿尔泰山至巴尔喀什湖和葱岭。北起贝加尔湖,南抵大漠。成为元朝灭亡后北方草原少数民族最后一股强大势力。

25. 准噶尔汗国(1634年-1757年)

1634年,最后一个蒙古大汗林丹汗死去,同年,漠西额鲁特蒙古(明代之瓦拉)准噶尔汗巴图尔洪台吉建立强大的准噶尔汗国。1653年,巴图尔洪台吉死,其子僧格即位。1671年,僧格为他的兄弟车臣汗和卓特巴巴特尔所杀。车臣汗即位。1676年,巴图尔洪台吉在西藏做喇嘛的第四个儿子噶尔丹奉DL之命返回蒙古,同年噶尔丹打败卫拉特盟主鄂齐尔图汗,把松散的联盟步步改变为垄断权力的汗国,自立为准噶尔汗。

26. 和硕特汗国(1636年- 1677年)

固始汗(顾实汗)是蒙古成吉思汗之弟的后代,他年少时单骑去化解卫拉特与青海北部喀尔喀蒙古之冲突,被黄教活佛东科尔呼图克图和喀尔喀蒙古领袖共赠“大国师”称号,汉语国师的蒙古语转音为固始。17世纪中期,大哥遇害后,他继任和硕特部首领和卫拉特盟主。公元1641年和硕特蒙古突袭西藏,并于1642年攻占西藏日喀则。整个西藏都在和硕特蒙古的控制之下。在控制了整个西藏后,固始汗回到青海,在同年(1642年)宣布和硕特汗国成立。

27.土尔扈特汗国1628-1771

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蒙古人建立了多少个国家
图解蒙古族C3来源与扩张
哈萨克汗国与准噶尔汗国百年战争的结局是?
蒙古帝国并非亡于明朝
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汗国简介:
漫谈哈萨克斯坦(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