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波兰电影的灵魂人物
userphoto

2022.10.10 云南

关注

见文如晤,展文舒颜,我是周慕云

六年前的今天,波兰的华沙。
90岁高龄的安杰伊·瓦依达停止了呼吸。
一提起波兰导演,或许更容易想起拍摄《钢琴家》的罗曼·波兰斯基,或是《十诫》的基耶斯洛夫斯基。
相比他们的国际化,瓦伊达确实显得更加古板、传统。
瓦伊达的电影始终离不开波兰,波兰的历史,波兰的人。
波兰斯基的《钢琴家》相比瓦伊达的波兰电影更受大众所知。
即使是在外流亡的1980年代,瓦伊达也在试图通过他国的历史来反思波兰的现状。
他是一名骑士,始终以最优雅的姿态进行创作。
他是一名真正的爱国者,将自己对波兰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作品之中。
他被誉为波兰电影之父,但他的影响不仅限于波兰,更是跨过了国家和民族,成为全世界电影人汲取灵感的源泉。
波兰斯基当年为了进入洛兹电影学院费尽周折,在参演了瓦伊达执导的《一代人》之后,才得以成功入学。瓦伊达也成为他终身的导师和友人。
波兰斯基在电影《一代人》里献出了银幕处女秀。
不远的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和罗伊·安德森,一定会在他的影史十佳中放入一部瓦伊达的电影。
而身处地球另一半的马丁·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科波拉等好莱坞大咖,都对瓦伊达的作品极为推崇。
2016年10月9日,他的离去,让全世界的电影人为之震恸。

安杰依·瓦伊达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50年代与亚历山大·福特、安杰依·梦柯、耶日·卡瓦列洛维奇等人一起开创的“波兰学派”。
波兰电影也自此一跃成为世界电影人的焦点。
1950年代,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开启了“非斯大林化”改革,作为社会主义东方阵营之一,波兰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波兰学派”应运而生。
瓦伊达的《一代人》吹响了“波兰学派”的号角
这些年轻的电影人,对于英雄主义做出了新的释义,电影也主要表现个体情感在宏大历史事件下的处境和变异。
作为学派的旗手,瓦伊达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拍摄了反映波兰二战时期的“战争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
这三部电影,无一不弥漫着一股迷茫、绝望的气氛。其透露出的悲情和无力感,一部比一部更甚。
《下水道》的摄影风格更加先锋、凌厉
另一方面,其先锋、实验的影像风格,也让瓦伊达的电影显得凌厉而深沉。三部曲最后一部《灰烬与钻石》,更是成为了众多后辈导演追捧的佳作。
在这部电影中,大家都在谈论着不知何处的华沙。就像是契诃夫《三姐妹》中不断说出的“莫斯科”。
《灰烬与钻石》中的诗意镜头令人着迷
瓦伊达除了拍摄电影,也导演过许多戏剧。契诃夫戏剧中的虚无、诗意,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歌颂,都深深影响了瓦伊达的电影。
曾有人问瓦伊达,戏剧转瞬即逝,远不如电影能够成为永恒,为什么还要去做戏剧呢?
他回答说:
是因为戏剧的这种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特质,我才会如此地喜爱它。如果我们的内心深处真的总是期待着不朽。
死亡和遗忘本身也具有这样的魔力。
年轻时期的瓦伊达
也许正是抱着这种理念,瓦伊达始终在追逐着历史事件的影子和遗迹。而对波兰政府来说,“波兰学派”,尤其是瓦伊达,是个极难驯服的家伙。
1977年,瓦伊达拍摄了《大理石人》。
《大理石人》反映了英雄主义的幻灭
电影讲述了一个刚毕业的女导演打算要拍摄50年代的模范英雄,结果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接近英雄的真相。
《大理石人》让瓦伊达吃了不少苦头,甚至在很长时间不能在国内上映。但这一切并没有让瓦伊达有所退缩。
八十年代初,波兰建立了东欧第一个独立的工会组织——“团结工会”。他们通过组织罢工,来反抗统治者的压迫。
他像一个战士一样完成了《大理石人》的续集——讲述“团结工会”的《铁人》。
《铁人》与《大理石人》反映了同样的道德焦虑,而且更有力
这部电影拥有一个类似《公民凯恩》的故事结构,一点点揭开波兰工人真实的生存现状。
《铁人》让瓦伊达荣获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却在波兰境内遭到禁映。此后,瓦伊达本人也被驱逐出了自己的祖国。
只想拍祖国的瓦伊达却被祖国流放

80年代,是瓦伊达最痛苦的日子。
长达九年,他四处漂流而不能回乡。但这仍然没有遏制住他拍摄电影的欲望。
这段时期,虽然有像《德意志之恋》这样的委屈求全,但也出现了如《丹东》这样的豪迈之作。
瓦伊达在法国拍摄的《丹东》获奖无数
这部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背景的电影,至今仍能够在法国电影史的长河中烁烁闪耀。
而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的《群魔》,同样获得了诸多好评。
瓦伊达与伊莎贝尔·于佩尔合作的《群魔》
瓦伊达的电影永远与政治挂钩。
战争,革命,国家,体制。
《丹东》和《群魔》也鲜明的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借用他国的故事,反映自己对祖国政治现状的反思。
彼时的波兰,正被苏联牢牢的掌控着。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和苏联联手掐灭的波兰流亡政府,长期寄人篱下,对波兰本土毫无行政能力。
瓦伊达在《丹东》中所传达的政治观点直指波兰
正像同一时间流窜德法的瓦伊达,只能借助他国的资源,延喘自己的电影事业。
在这一点上,瓦伊达显示出了与波兰斯基和基耶斯洛夫斯基完全不同的心疼。
波兰斯基曾对瓦伊达说,他出走好莱坞,是因为那里有第一流的专家。
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法国合拍的盛邀,也十分的积极。《两生花》和《红白蓝》三部曲成为他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杰作。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两生花》取景法国和波兰两地
瓦伊达是个不折不扣的古典派,却一直渴望着回国拍摄自己的故乡。
他倔强地打着比喻:
要我去抢银行的话,我比较喜欢和一帮业余者一起干,而不愿加入职业抢匪的行列。
对他来说,拍电影,一定要找一帮老相好一起拍。
瓦伊达会与所有合作的人都成为好朋友
80年代后期,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政策下,东欧国家逐渐松绑。1989年,波兰人民共和国更改为波兰共和国,走上了议会民主道路。
同一年,安杰依·瓦伊达回到波兰。
这时的波兰,与他离开时,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变化。

瓦伊达这一辈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时的波兰,在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的瓜分下,已经亡国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一战时,波兰恢复了独立。但不久又在二战中被苏、德瓜分,政府流亡。战后,波兰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但却一直在苏联的掌控下。
这是一个反复经历磨难的国家和民族,但波兰人民却总能守护住自己的波兰精神。
正如他们的国歌所唱的一样,“波兰没有灭亡”!
《铁人》中的“团结工会”大罢工
瓦伊达回到了波兰,继续从事着电影事业。他不再受到政府的压制,反而成为了人民争先追捧的文化大师。
2007年,念过八旬的瓦伊达,推出了电影《卡廷惨案》,直击1940年苏联犯下的卡廷大屠杀。
瓦伊达为《卡廷惨案》的故事酝酿了17年
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否认此次屠杀,并且在波兰国内禁止谈论相关话题。
数千名波兰战俘被杀,却一直被隐瞒。直到一些解密的文件公布于世,才让此事件得到确认。
瓦伊达的父亲正是在这次大屠杀中牺牲。
《卡廷惨案》中瓦伊达用平静、冷酷的手法展现了屠杀过程
已步入暮年的他,选择继续用电影揭开历史的伤痛,直面民族的伤疤。
电影能直击人们的良知。我觉得自己没有浪费这一生。
2016年,瓦伊达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推出了新片《残影余像》。
瓦伊达在90岁时完成了《残影余像》后便离开了人世
讲述了一名画家在苏联统治时期受尽压迫,最后只剩下左脚和右手,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艺术良心。
电影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又仿佛是对年轻人传达一种声音,坚定,勇敢,充满力量。
18年8月,瓦伊达的著作《Un Cinéma Nommé Désir》(“一部名为渴望的电影”)被引进中国内陆,取名为《我们一起拍片》。
瓦伊达将自己的拍片心得写进了《我们一起拍片》

此书正是瓦伊达在80年代流亡时期撰写而成的拍片心得和体会。
通读此书,你会发现瓦伊达就像是一个亲切的老相识,平和地跟你谈论着拍片中的故事,吐露自己诚挚的内心。
他的一生都与电影相伴,他告诉我们:
历史有时会出其不意地对我们的勇气提出很高的要求;观众会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引领。
电影,真的可以唤醒人们沉睡的心灵。
今天,瓦伊达对中国电影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发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位导演的所有作品,都是对波兰历史的反思
德国人毁了波兰,却救了波兰电影
在光影中怀念波兰电影大师瓦伊达
如何拍电影?波兰大导演瓦伊达分享了他的心得
从《瓦伊达电影自传》等五本书了解犹太民族和文化
电影是一个时代的验尸报告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伊·瓦伊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