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绿皮火车是中国人的米其林三星

在过去的七天家庭聚餐,举杯小酌不断的日子里,各路网红排挡,米其林餐厅一拥而上,海鲜和牛一齐下肚,想必各位胖的不止三斤。

但长假归来,真正绕梁三日而不绝的,恐怕还是最后一天在火车上的泡面气息。
别管是K字头C字头还是D字头,在小长假期间,都变成了移动餐厅。一旦踏入纷乱喧闹的车厢,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扑面而来的烟火气马上烘托出了节日的气氛。
随时随地都能摆开流水席的餐车,是不少人对于长途火车最深刻的记忆。

一个C位的诞生
火车菜系种类五花八门,菜品纷繁杂乱,但要说一句泡面断层top,恐怕没人敢提出异议。
在大街上随便拉人做一次问卷调查,这辈子闻到过最浓郁的泡面香气,肯定是萦绕在火车车厢里的。
可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再香的泡面也有吃腻了,吃吐了的时候。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在90年代那会,竟然有人因为一碗泡面成为了整车厢的C位。
1991年的一天,在内蒙古开往北京,长达18个小时的列车上,一位台湾青年已经饿得前心贴后心,但他已经没空琢磨吃什么了。创业失败,赔光了从家里带来的1.5 亿新台币,口袋比脸还干净,此时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向父母兄弟交代。
到了饭点,看着对面馍就榨菜,鸡蛋夹馍吃得满头大汗的旅客,小青年的肚子即兴演奏起了B-box。放下脑中思绪,他顺手泡了一桶从老家带来的泡面。
料包酱包一下,热水闷个三五分钟。开盖的一瞬间,复合调味品在水蒸气的激化下,升华出了难以言喻的多层次味道。这股香味儿顺着过道,飘满整个车厢,刺激着所有人的味蕾。
但在当时,这种有酱包有牛肉味的泡面显然还是个“西洋镜”。
循着香味儿,周围闷头吃干粮的旅客,逐渐聚拢到一起,向他打听这纸筒里泡的是什么,打哪儿买的。
听完了这碗面的来历,一个邻座大爷说出了日后影响火车菜系命运的一句话。
“小伙子别愁了,大陆这么大,坐火车的人那么多,一人买一包,光靠卖面,你就能卖出去多少?”。
第二天早上,魏应行拉开自己的拉杆箱,发现箱子里的泡面不翼而飞……
显然,昨晚有人光顾。
这位名叫魏应行的小青年掐指粗略一算,今后泡面的市场一定错不了。
回到台湾后,魏应行劝服了家族成员,拿出800万美元在大陆设厂。第二年,他们的拳头产品横空出世,开启了一个中国美食的全新菜系......
这款产品叫做“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花生瓜子八宝粥,啤酒饮料火腿肠
作为世界上三餐耗时最长的国家,中国人的早中晚饭不仅要吃得热乎,还要有干有稀,有甜有咸。
去月台买几个橘子,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列车上的中国胃了。
和上面所说的泡面一样,作为美军二战军用口粮的午餐肉,在大众面前初次亮相时,可比后来者居上的火腿肠,地位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而这份优越感,也是火车菜系的身份抬的咖。
因为有肉又禁放,专治各种水土不服的午餐肉,曾经是很多人出远门必备的硬通货。
一罐动辄十来块的铁皮罐头,尽管价格不菲,但本着“穷家富路”的原则,很多旅客咬咬牙还是会带上一罐坐火车。
路途疲惫,吃点好的也无可厚非。
而后十几年里,平替版的火腿肠渐渐声名鹊起,午餐肉的肉食霸主地位被瓜分蚕食。
随着豆豉鲮鱼罐头,香辣牛肉等罐头品种的百花齐放,这位坐拥半壁江山的王者也不得不归隐二线。
可无论江湖如何改变,当火车上听到钥匙穿过铁皮的声音响起时,你就会发现,所有近在眼前的淀粉肠,都抵不过一罐猪肉罐头带来的感动。
能够让吃甜吃咸,吵到地老天荒的南北两派,握手言和,把罐言欢的八宝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概。
从江南到塞北,开盖既饮,老少咸宜,常温也毫无温吞感的天然属性,安抚了无数吃不惯冷饭凉粥的中国胃,也解决了早餐没有碳水就提不精神的全国通病。
这种有容乃大的中庸之道,也让八宝粥常年立于火车菜系的不败之巅。
一年就能围绕地球几圈的速溶奶茶,至少有一圈是在火车上被泡开。
长途旅行,主导快乐的多巴胺只有靠不断进食甜食来维持。
候车大厅和列车员小推车上随处可见的速溶奶茶,捧在怀里,暖手暖心,自然而然地弥补了这个空缺。
火车上别的可以没有,开水有的是。
即便口感味道被X茶、X雪甩出几里地,但对于旅途中的人来说,这一丁点的甜也足以抚慰疲惫的心。
从午餐肉,八宝粥,泡面,自热火锅到一点就到站的高铁外卖,这些火车菜系中的“传统名菜”,见证了无数个中国人的个人大事记,也送走了无数与之相关的过往回忆。
当然,一个菜系想要落地生根,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自然不能只是躺在传统上吃老本。一些不断加入其中的地方特色元素,逐渐丰满了火车菜系的脉络,也让这列开在轨道上的南北大席,最终演化为一场流动的盛宴。 

扒鸡奶贝蓝莓果,乌梅西梅芒果干
火车菜系纷繁杂乱,但大体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火车而生,一类是因火车而兴。
除了上面那些因火车而走入百姓家的美食外,接下来登场的“硬菜”则是那些因为火车而被散播开来的地方美食。
铁路这条四通八达的钢铁动脉,每年运送旅客超过30亿人次,这个数字相当于地球人口的一半。将一列列的旅客送往目的地的同时,也把一批批美食带到异乡。
几十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中,每到一个站点,列车上的售货员就会从那辆充满魔力的小推车上,变幻出不同的地方特产。
小时候,局长也曾经幻想,这辆小推车的底端是否就是宇宙黑洞的起点。
德州扒鸡、新疆蓝莓李果、内蒙古奶贝、天山乌梅、云南的鲜花饼、哈尔滨的红肠......
到站下车后,只要亮出包装袋,基本就能判断出你乘坐了哪趟车。
可能还有人不知道,火车上卖力兜售特产售货员,并不是正规的铁道部员工。
早在这些堪比野生李佳琦的销售之神出现之前,购买品尝外地特产,最大众的方式还是靠火车人肉背回。
为了丰富旅途中乘客的购物需求,也为了让铁路局贴补些额外收入,推着小车卖货的售货员,开始用最原始的直播“带货”的方式,把散落在各地的美食送到大江南北。
车厢上的方寸小桌,摆下了亿万中国人三餐的苦辣酸甜。
傲视于八大菜系之上的火车菜,还在不断壮大着自己的规模。 
参考资料
1.在中国,往哪儿开的火车都是购物车,网易上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坐火车时,不要只带泡面了!这6种零食,好吃又饱腹,关键还便宜
盘点6款中秋回家塞车最常见到的美食,一款比一款重口味,太难了
坐火车,别再傻傻只带泡面,这4种食物要多带,都是“抗饿神器”
坐长途火车最适合带的“四种”干粮,不要只知道泡面
坐火车别只会带泡面,这5种零食比泡面好吃还饱腹,却少有人知道
坐长途火车最合适带的四种“干粮”,不要仅限于泡面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