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概念传销活动特点及治理对策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概念传销活动特点及治理对策

2011-01-26 11:16

阅读提示:

由于就业压力加大,部分群众的成长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使概念传销乘虚而入。有些人受多元无知心理习惯的影响,即使不相信依靠概念传销能够发财,也会产生一种幻觉并投身其中。受从众心理习惯的影响,刚刚加入概念传销组织的成员会选择追随群体,并且逐渐强化这种心理,最终变成一种习惯。人们对于权威一般会产生顺从心理,导致概念传销组织成员纷纷按照传销骨干的要求去做,并视为理所当然。预防和根治传销,需要认真研究社会环境,按照社会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科学调整监管思路,坚持综合治理,努力提高监管效能。

以2003年为界,传销活动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即由传统的产品传销向概念传销、变相传销转变。其中,概念传销进一步盛行,并呈现多个显著特点(人员构成的多样化尤其是同乡化,传销发展的异地化,行为管理的组织化、程序化,精神控制的职业化,普通传销人员日常生活的清贫化,传销上线的隐身化,传销生存的顽固化),进一步淡化了传销的经济、经营属性,强化了“经济邪教”性质。

概念传销中的所谓收益,并非来自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的利润,而是通过强迫成员交纳高额门槛费和“拉人头”收取费用所得,其本质属性不是立足于经营,而是立足于诈骗。显然,这样的传销活动之所以屡打不绝,是因为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个人成长发展需求分析

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价值体现需求。克雷顿·阿尔德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ERG理论,认为人有3种核心需求(生存的需求、相互联系的需求和成长发展的需求),需求之间并非刚性结构,不一定遵循从低到高的逐级满足惯例。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联系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仍然可以为满足成长发展的需求而作出艰苦努力,而且在上述3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从概念传销组织的成员看,农民工、失业下岗人员、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等属于“低端”群体,多为满足生存、相互联系方面的需求;退休人员、公司白领等属于“高端”群体,主要是为了满足继续做事或者进一步成长发展的需求。当然,“低端”群体成员一旦能够得到实际上或者形式上的部分满足,会进一步寻求满足成长发展方面的需求,从而增强对传销组织的依赖。

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农民工、失业下岗人员、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满足相互联系需求和生存需求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容易导致这类人群加重失望情绪。于是,概念传销组织乘虚而入。据了解,在一些概念传销组织中,成员之间有着明显的待遇区别,比如吃饭时就座的位置,所坐凳子的高低,谁先动筷子等,都有严格规定。但为了拉拢更多的人加入传销组织,概念传销组织的骨干分子又特意让新来者与骨干分子暂时享受同等待遇,对于能够骗来更多新加入者的“成功人士”,则举行一些仪式,让其受到全体人员的尊重和羡慕。这无疑会在满足成员的相互联系需求和成长发展需求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多元无知心理特点分析

多元无知心理是指在社会的某个群体里,每个成员都私下排斥某个信念、观点或行为,但却同时相信其他成员能够在私下接受它。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对自己缺乏信心时,或者当形势不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上风时,人最有可能接受并参照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就概念传销组织而言,很多成员明明知道依靠概念传销不可能发财,但看到很多人参加进来,就会产生一种幻觉,从而选择相信概念传销并投身其中,认为别人都坚信通过概念传销能够发财,这无疑会给自己带来发财的机会。

从众心理特点分析

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群体的压力时,往往会改变已有判断,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曾做过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在群体压力下,有些人情愿放弃独立思考,转而追随群体,即使这些群体的观点或者行为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或者思考结果相反。

一个人刚刚加入概念传销组织时,虽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群体和圈子中,但凭借过去的生活经验,会对传销骨干分子宣传的内容产生疑问。可是,当他看到有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传销活动时,尤其是周围的人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便会产生强烈的从众心理,并且逐渐强化这种心理,最终变成一种习惯。即使被遣散和驱赶,他也难以完全改变这种心理。

服从权威心理特点分析

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影响力:顺从心理学研究》一书中指出:“我们从一出生就被告知,服从权威是应该的,而违抗权威则是错误的。这个重要信息存在于父母的教导中、童谣中以及我们童年时听过的故事和唱过的歌曲中,而且一直延伸到我们成年后所遇到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中。在所有这些教诲和经历中,对规则的服从和对权威的忠诚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正是由于对权威的深信不疑,人们也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有时候权威人士的话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按照权威人士说的去做。比如在概念传销组织中,有着极其严格的秩序和行为要求,在那个封闭的圈子里,只有一个权威、一种声音。不管这种权威的观点是否正确,行为是否合法,大多数成员都会照做,并视为理所当然。

当然,很多人加入概念传销组织,还与个人信仰的缺失有关,与“有钱就有一切”的功利思想有关。

治理对策与建议

打击传销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根据社会心理学所揭示的规律,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在预防上多下功夫,实行综合治理。

比如,应面向社会公众加强宣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引导群众端正创业观念、财富观念和事业成功观念。要广辟创业就业门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让所有漂泊的心都能找到自己的港湾,让所有的聪明才智都有展现的空间和舞台。只有让普通群众都能够很好地满足生存需求、相互联系需求和成长发展需求,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传销活动赖以生存的土壤。

对传销参与者,不宜简单地一遣了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办涉传人员学习班,由具有丰富社会心理学知识的人员任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要加大监管打击力度,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群策群力,联防联治,建立传销地监管工作与传销人员居住地政府的对口衔接机制和跟踪帮扶机制,对参与传销的受骗者、受害者多方引导,做好服务工作,给予适当出路,确保遣返送到家,冷暖有人问,困难有人帮,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治理。

笔者建议,积极推行打击传销志愿者制度,选聘一批具备较高政治素质、思想修养、文化水平,有较多法律知识的社会各界人士作为志愿者,动员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仔细观察,及时提供相关线索,开展心理疏导等义务帮扶活动,帮助参与传销人员实现就业,重建生活信心。

□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蔡甸分局 必 伟 运 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树临风_首页_银沙博客
第2节 社会化与我
四招教你“免疫”传销,细数传销组织惯用的洗脑套路
社会心理学的5个重要概念
心理学166 个现象21-40
社会心理学之邪教的洗脑方法(传销类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