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适:逆袭人生,拜将封侯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光明皇帝》,青春系列《南塘》《一场游戏》《一个地方,两个姑娘》,两京系列《长安古意》《东京梦华》,诗集《江湖故句》等,计2000万字。

姓名:高适

时间:704-765年

籍贯:沧州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

荣誉:与岑参并称的边塞诗人

专辑:《高常侍集》

代表作:《别董大》

名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社会履历:

二十岁起,寓居宋州十年。

三十二岁,应征赶赴长安,落第。

三十五岁,作《燕歌行》。

四十六岁,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

四十九岁。辞封丘尉,如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

五十三岁,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

六十岁,迁任剑南节度使。

六十一岁,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六十二岁,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君子固穷,是古人坚守的操守。所以文人多穷。
在大唐诗坛上,高适却凭一支笔,做到了文人的顶峰。
他写出了最好的诗,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四大边塞诗人。
他交到了最好的友,与李白、杜甫把臂同游。
他打过最硬的仗,与哥舒翰并肩作战,独立平了永王。
他做过最高的官,封过侯,位极人臣。
他的一生,是蹉跎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激越的一生。
他才是大唐诗坛上不朽的传奇。
终其一生,虽然清高如李白、才高如王维、仕途达人如白居易,都未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在当时的诗坛,能出其右者,屈指可数。
但他的起点,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他虽然出身渤海望族,祖父高侃,为高宗朝名将,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父亲高从文,位终韶州长史,但到了他这一代,家道早已中落,甚至一度靠着乞讨求生。
为了重振家风,摆脱贫困,求取进阶之身,他在二十岁的时候,便出游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但不幸的是,他落榜了。
据说是因为他不喜欢诵读经史,想文走偏锋,以致出师不利。
科举的失利,遭受社会的毒打之后,他对长安官场充满了失望,不由感叹“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心灰意冷之下,他去了梁宋商丘,在那里以躬耕渔钓为生。
这一住,就是十年。
十年间,李白进了翰林院,王维中了状元,甚至连王昌龄也进士及第,以博学宏词登科,开始人生的逆袭。
他开始反思,以诗相投有权势的贵胄大臣,与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结交,但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
最终,他又将目光投向自己最看不起的科举考试。
但不幸的是,他的第二次考试,依然名落孙山。
无奈之下,他只好返回梁宋,继续蹉跎,以酒浇愁。
当时,著名琴师董庭兰因礼部尚书房琯被贬受到牵连,前来来拜访他。
他穷得只能以《别董大》二首来相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人的送别诗,要么凄凉缠绵、怨天尤人,要么低徊伤感,高适却写得高亢豪迈,堪称中国送别诗殿堂级的存在。
但再好的送别诗,也改变不了他悲苦的现状。
转眼间,高适已经四十五岁了。
穷困潦倒的生活、朋友们的显达,促使四十五岁的高适,迫切渴望改变现状。
机会总是有准备的人的,等待了多年的高适,机会终于来了。
在送别董庭兰后的第二年,他受到睢阳太守、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的推荐,入京应试有道科中第,被授予封丘县尉。
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官吏,主要从事“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征,收率课调”等工作。
非但没有丝毫的晋升空间,每天还要压抑自己的性情,充塞“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职业生活。
这与他的理想相距甚远,远远满足不了他摆脱贫困、重振家风的愿望。
所以三年后,高适毫不犹豫地辞职了。
他决定赌一把,前往边塞,投笔从军,建功报国,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一样,立功封侯。
这一年,他已经五十岁了。
与他遭遇极为相似的凉州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青眼有加,看中了他,任命他为军中的掌书记。
哥舒翰是当时的名将,作战勇猛,深得朝廷信任。
军中的生活,开拓了他的视野,也给予了他灵感,在这期间,他一边辅佐哥舒翰处理军中事物,一边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姜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每一首都风格豪迈雄阔,悲歌慷慨。
特别是他目睹普通士兵的辛苦,将军贪功好利,骄逸轻敌而写下的《燕歌行》,更是将边塞诗写至巅峰: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尽管他已经成为与岑参齐名的边塞诗人,但他建功立业的理想,仍未实现。
不久之后,机会终于来了。
这一年是天宝十四年,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下诏哥舒翰讨伐叛军,同时命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哥舒翰制定的军事策略是避敌锋芒,坚守潼关,然而宰相杨国忠却一直怂恿唐玄宗,让他下诏命哥舒翰出关迎敌。
哥舒翰被逼无奈之下,“恸哭出关”,最终兵败被俘,变节投敌。
潼关失守后,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
侥幸逃脱的高适,抄小路追上了唐玄宗,解释了潼关失守的原因和经过。
唐玄宗对他大加赞赏,并擢升他为谏议大夫。
安史之乱还未平定,永王李粼为了与唐肃宗争夺皇位,在江淮发动了叛乱。
高适坚定地站在唐肃宗一边,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坚信永王必败。
唐肃宗大喜,立即下旨任命高适为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主持平定江淮叛乱。
而事实也正如高适预判的那样,永王很快就土崩瓦解,兵败被杀。
而高适,也陷入了一场人生选择的岔路口。
一边是,高适因为这场功劳,任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威望与日俱增,达到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做不到的高度。
《旧唐书》上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另一边是,好友李白因为误判形势,投效在永王帐下,并写了很多鼓吹永王必胜的诗篇,最终收到牵连,打入死牢。
李白在狱中给高适寄了一首题为《送张秀才谒高中丞》的诗,诗中讲到“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救,还是不救?
高适最终选择了沉默。
甚至是李白第三任妻子宗氏登门拜访时,他也选择闭门不见。
究其缘由,后世之人推测,是因为当时高适受到唐肃宗的重用,得罪了权宦李辅国。
他知道高适与李白的私人关系很好,正等着他做出错误的判断。
如果高适出手相救李白,必定会被抓住把柄。
必须划清界限。只要走错一步棋,别说营救李白,连自己都可能万劫不复。
但不管出于什么缘由,高适与李白的友谊,至此终止。
在之后高适的诗集中,再也没有留存下任何有关李白的文字。
好在李白未被处死,只是被流放到夜郎一带,最后醉死采石江。
幸好,在他人生最后的日子,还坚守着与杜甫的友情。
高适因为位高权重,再加上敢于直言,得罪了李辅国,被贬为蜀州刺史,迁任剑南节度使,重逢了寓居成都的杜甫。
杜甫在那里的生活极为困顿,
乾元元年,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两年后,他辞官来到成都,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他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高适得知后,不仅寄诗慰问,还经常派人给杜甫送钱送粮,帮他渡过难关。
杜甫非常感动,专程从成都到蜀州拜望,分别之时,高适非常惆怅,写下了著名的《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765年,文武兼备,荣耀至极的高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蹉跎半生,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最终,他成了唐朝边塞诗的大当家,成了驰骋沙场、平定一方的勇猛战将,成了随时听命朝廷召唤、服从国家利益、出生入死的股肱之臣。
相对于大多数只会空谈的诗人而言,高适担得起一个大大的,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史话 唐诗演义:无诗不成唐22
高适为何能在唐代诗人中成为最有实权的人之一?
高适缘何从愤青诗人蜕变成了官僚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三次出塞和晚年入仕
高适——人生就是一场厚积薄发的等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