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纲:出将入相,南渡第一名臣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光明皇帝》,青春系列《南塘》《一场游戏》《一个地方,两个姑娘》,两京系列《长安古意》《东京梦华》,诗集《江湖故句》等,计2000万字。

姓名:李纲

时间:1083-1140年

籍贯: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

专辑:《梁溪先生文集》《梁溪词》

代表作:《喜迁莺》

名言: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社会履历:

二十九岁,中进士第。

四十三岁,领导东京保卫战。

四十四岁,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

同年罢相。后退居福州。

五十七岁,病逝,追赠少师,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想当年,一句“我爸是李刚”,将李刚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名字,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说他普通,是因为中国叫这个名字的,没有千万也有百万了。
说他不平凡,是因为早在近千年前,出将入相的南渡第一名臣。
当然,他的名字稍有不同,叫做李纲。
李纲,字伯纪,常州无锡人,宋徽宗政和二年的进士。
进入官场之后,他像宋代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一样,一路升升降降,降降升升,跌宕起伏。
五年之后,当了太常寺少卿。
这是一个四品的官员,主掌皇家祭祀事宜。
如果不出意外,可能会像其他的士大夫一样,焚香、挂画、斗茶、诗酒酬唱,舒舒服服地做个富贵闲人。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那就是,金人背弃盟约,大举南下,欲借灭辽之余威,扫荡中原。
见到金兵来势汹汹,书画双绝的道君宋徽宗坐不住了,急急忙忙地任命皇太子赵桓为开封府尹。
对,就是包拯当过的那个开封府尹。
有人会问,让一个皇太子当知府,会不会太屈才了?
一点儿不屈才。
虽然只是个知府,却是像群臣释放出的一个信号。
因为在五代和宋初,任开封府尹的皇室成员,多为事实上的储君。
宋太宗、宋真宗于即位前,都曾担任此职。
据说也是金匮之盟约定的继位者,秦王赵廷美,也曾担任过此职。
时任太常少卿的李纲,看透了宋徽宗的用意,便通过好友给事中吴敏,劝徽宗索性退位。
——这个退位,可不是犯上作乱的举动,而是实实在在地为徽宗着想,没了皇位的羁绊,可以大大方方地逃之夭夭。
宋徽宗被说动了,立刻召李纲入议。
李纲为了坚定宋徽宗的决心,居然刺臂,写血书上疏,力陈内禅之利害。
不久之后,宋徽宗便下诏禅位给皇太子赵桓,带领一班随身亲信离开了京城,逃命去了。
皇太子赵桓受禅即位,改元靖康,即宋钦宗。
宋钦宗还未来得及享受皇位带来的花花富贵,金兵已经渡过黄河,逼近东京。
宋钦宗吓傻了,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老爹禅位的真实目的。
他发现这皇位远不如小命要紧,便打算步老子的后尘,一走了之。
好容易把他哄上位的李纲哪能放他走,赶紧劝他,你爹将宗庙社稷托付给你,岂能丢下不管?
钦宗心说你MAP,但脸上只好说是爱情有理,是朕不淡定了。
搞定了钦宗,但朝廷大臣就没这么好搞定了,比如说当时的权贵白时中、李邦彦就当场怒怼李纲,认为京城根本守不住,皇帝留在城中根本就是冒险。
李纲与二人唇枪舌剑,反正最后驳得二人哑口无言,钦宗乖乖地继续留守东京。
留守就留守吧,金兵都已经打到了城下,那谁去退敌呢?
李纲抢先推荐白时中、李邦彦。
白时中立刻怼了回去,既然李纲力主守城,为何不敢自己带兵抗敌?
李纲等得就是这话,立刻说,如果陛下授予兵权,臣愿以死相报。
于是,钦宗就拜李纲为尚书右丞,委以守城的重任。
在李纲准备保卫东京的时候,白时中、李邦彦又私下去找钦宗,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了什么,说得他又动起了逃跑的心思。
结果还没来得及跑,就被李纲堵住了。
李纲再次苦口婆心劝谏:“当年唐明皇闻潼关失守,立刻启驾逃往蜀中,结果宗庙朝廷毁于贼手。今四方之兵不日云集,陛下切不可重蹈明皇覆辙。”
假装的也好,真心的也好,反正钦宗又被劝住了,暂时打消了逃跑的念头。
结果刚刚沉下心来,太监跑来禀告说,皇后已经启行了。
钦宗立刻找到了理由,不成,皇后都走了,朕也要走。
李纲砍了他的心都有了,但谁让人家是皇帝呢,只好跪下继续劝,以死相劝。
钦宗虽心如火燎,却奈何不得,只好答应他留下。
强敌当前,钦宗寝食不安,没坚持几天,还是打定主意逃跑。
这一回也不通知李纲,匆匆忙忙打点行李。
李纲知道的时候,禁卫军已经备好车辇,正整装待发。
李纲吓出一身冷汗,便对那些禁卫军又是恐吓,又是发出灵魂之问:“你们是愿意跟皇帝逃跑,还是愿意留下来保卫东京,保卫自己的家人老小?
禁卫军一听,是呀,皇帝跑了,可自己全家老小可跑不了,便异口同声,愿与东京共存亡!
这边劝住了禁卫军,接下来便去劝钦宗:“陛下已答应留下,为什么又中途变卦?如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众人因此愿意死守。而陛下如执意要走,万一士卒惦念城中父老,半路上逃散,谁来护卫陛下?况且敌兵就在眼前,若知道陛下乘舆不远,派快马追赶,如何抵御?
钦宗被彻底下注了,再也不提弃城出巡的事。
李纲安顿好皇帝,便一心一意率兵守卫东京城。
金兵兵临城下,四面图攻。
李纲亲自督战,众将士英勇抗敌,终于打退了金兵的攻势。
金帅见讨不到任何便宜,退兵议和。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京保卫战。
在此期间,李纲为了抒发报国杀敌的豪情,写下了最为著名的《喜迁莺》两首: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这两首词,分别记叙了历史上三个著名的战争故事,即晋军打败苻坚、宋真宗御驾亲征澶渊之时,激励士气,寄托自己的爱国情怀。
见到金兵白了,钦宗便主动议和。
但是,金兵统帅完颜宗望,即金兀术,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除了索要大量的金银布帛,以及太原、中山、河间三地之外,还要求以亲王、宰相为质。
作为胜利者的李纲,当然反对。
但是,被金人吓破胆的朝中大臣,为了自保,都愿委曲求全。
所以,屈辱的条约还是签了。
金兵退兵后,钦宗迎回了太上皇。
汴梁城又唱起了太平歌。
李纲还未来得及为现实担忧,便遭到了白时中和李邦彦等主和派的排斥和诬陷。
他们鼓动钦宗派他出援太原,迫使他离开京师。
随后又有人参劾他一向主战,劳师伤财,祸国殃民。
再加上李纲曾经一再阻挡了钦宗皇帝的逃跑大计,钦宗便将他一贬再贬,最终贬谪到了宁江。
结果刚走到长沙,金兵又卷土重来。
钦宗这才悔悟不该听信谗言,匆忙下旨,重新启用李纲。
无奈远水救不了近火,李纲的勤王之师走在半路上,东京已经失守。
钦宗和太上皇双双做了金人的俘虏。
是为靖康之变。
北宋覆亡后,李纲念念不忘国耻,始终以抗击金兵、迎回二圣为己任。
他曾写了一首《苏武令》,就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他这种积极迎接双圣回朝的思想,也像岳飞一样,不为南渡继位的高宗所喜。
他虽然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但与高宗及大臣汪伯彦、黄潜善等投降派矛盾尖锐。
再加上右谏议大夫范宗尹攻击他,说他“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在南宋小朝廷主政仅七十五天的李纲,便被罢相,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之后,便一直被贬谪至各地,最终病逝于福州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时年五十八岁。
他一生历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宦海一生,屡贬屡谪、命运多舛,然其报国之志不夺,抗金气节不改,史称“出将入相,南渡第一名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说宋朝十八帝》钦宗赵桓简介
靖康耻另解读之宋钦宗,宋徽宗为什么自己送上门去?2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忧愤悲歌案
我愿称他为“原地调头王”
李纲为什么不是个好宰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