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夕灯谜,谁是最强大脑

文/林歌


林歌,80后,文学爱好者,旅游规划师。行遍千山万水,写过四海八荒。新浪微博@林歌,公众号:握刀听雨堂

代表作:武侠系列《银月洗剑传奇》《刺世嫉邪赋》《凤凰东南飞》《光明皇帝》,青春系列《南塘》《一场游戏》《一个地方,两个姑娘》,两京系列《长安古意》《东京梦华》,诗集《江湖故诗》等,计2000万字。

现代人们已经不玩灯谜了,主要原因是,大数据面前,已无谜可言。

再难的谜语,手机一搜,迎刃而解,少了难题,也少了乐趣。

但是在古代,猜灯谜可是一样很烧脑的事情,如果不是最强大脑,还真猜不出来。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最初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让你元宵节助兴娱乐的,而是让游说国君,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的。

在这春秋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比如春秋时期的滑稽大师淳于髡,就曾以“国有大鸟不飞不鸣”的隐喻典型了沉迷酒色的齐威王。

齐威王立刻醒悟,并给出了答案: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这应该是最早的猜谜游戏了,不过那时候不叫猜谜,而叫隐喻,或者叫廋词。

廋与隐同,均为藏匿之意。

比如有秦晋之好的秦国与晋国,经常互派使者,互相问好。

有一次,秦国使者出使晋国,不知道是为了互动交流,还是故意叫板,连出了三道廋词,想此嘲笑晋国无人。

结果被初出茅庐的范文子轻而易举地猜了出来,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彩头就是,下军将的职位,即上中下三军中的下军统帅。

那个时候,这种猜谜都带有政治色彩,而真正将其娱乐化,则是在汉代。

名称也变成了“射覆”,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东方朔就是个猜谜高手。

他因为多次猜出汉武帝盆下的壁虎,受到了大量赏赐。

有个大臣不服,要跟他比试,说,你要是能猜出我在盆里放的东西,我愿被打100杖。

结果东方朔又猜出来了。

那个侍臣就惨喽,屁股被打开了花。

既然有罚,当然也有奖,那个时候猜谜的奖品,称之为谜赠,或谜彩。

比如说上面说得东方朔猜谜的故事,从汉武帝那里得到的谜彩是十匹锦帛。

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时候,谜赠已经变成了实打实的金银器物。

比如北魏时期,孝文帝一时兴起,出了个字谜:三个三横、两个两竖,猜一字。

谜赠是一只金钟,即酒杯。

御史中丞李彪首先猜到了,不过他不并没有直接说出继底,而是用老妪沽酒和屠夫割肉都很熟练,来暗示谜底是“习”。

接着尚书右丞甄琛也用吴人善于水性和歌舞妓善于飘绳子来暗示谜底。

最后受到启发的琅琊王肃这才悟出了谜底。

唐朝的时候,传奇小说最为盛行。

李公佐就通过猜谜的方式,写传奇故事。

谢小娥的故事就是在猜谜的过程中,一步步推进的。

故事说,谢小娥和丈夫父亲外出做生意,途遇强盗,丈夫和父亲都被杀害了。

她受重伤后,落水被救。

一天晚上,父亲托梦给她:“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

这是第一个谜语。

几日后,丈夫托梦给她出了第二个谜:“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但都没猜出来。

后来,她遇见了洪州判官李公佐,向他请教。

李公佐终于解出了谜底。

原来在繁体字中,车中猴为申,门东草为蘭。禾中走为申,一日夫为春。

由比推断出,这两个人分别叫申兰、申春。

谢小娥得知仇人是谁后,开始男扮女装,广交英雄豪杰,日夜寻找。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找到二人后,挑准了时机,趁着他们醉酒之时,手刃了仇人。

这故事怎么说呢?

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做过也不放过你……不放过谢小娥。

你们老老实实地告诉她仇人的名字不就行了?

万一谢小娥想不出来,你们不就浪费了一次托梦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传奇的魅力之所在。

到了宋代,大量文人雅士齐聚东京开封,猜谜游戏更是风行一时。

宋庠、叶清臣、王安石、吕吉甫、苏东坡、黄庭坚、秦少游、刘贡父等,经常以隐语相酬和,创作了大量的灯谜,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并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

最有名的当属苏东坡、秦观和苏小妹互出谜语的故事。

秦观:“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苏轼转眼便猜出了答案,但没有说出来,而是以另外一条谜语相答:“我有一张琴,琴弦藏在腹。凭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苏小妹灵机一动,也出了一个谜题:“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牵缆去,来时摇橹还。”

三人哈哈大笑。

你猜出来了吗?

答案是:墨斗。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学体裁为,唐诗宋词元曲,那么明朝的是什么?

对,是对联。

明朝的灯谜,便通过对对子进行展示。

比如,有一年元宵节,西湖岸边都挂满了写着灯谜的灯笼。

其中一个灯谜是个上联: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打一件生活中必用的物品,

要对的下联,也必须是一个生活必用品的谜语,能对出者,奖励一百两银子。

徐文长当时正好在此游玩。

他要来笔,;立刻在灯笼上写出了下联: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

下联一出,围观的人都议论纷纷,但还是没有人猜出来是什么谜底,只好向徐文长请教。

徐文长也很痛快:“上联的谜底是油灯,下联的谜底是秤。”

灯芯一般都是用白色的线做的,浸在油里面,可不就像一条白蛇过江吗?

灯芯头上就是火焰,可不就是“头顶一轮红日”吗?

至于下联,秤杆一般都是黑色的,用完了挂在墙上,就是“乌龙上壁”,秤杆上的星点,在油灯的照射下,不正是“身披万点金星”吗?

哇,这是个高手(抖音BGM)。

清朝有意思的猜谜游戏,其实从一部电视剧中可以看出来,这就是经典中的经典,《还珠格格》。

当时,众人聚在一起,不知道因为什么,玩起了灯谜游戏。

尔康出:“高的有,矮的没有。站的有,坐的没有。跳的有,走的就没有。”

小燕子猜不出。

紫薇只好提醒说:“天堂有,人间没有。吃的有,睡的没有。嘴上有,手上没有。”

小燕子还是猜不来。

永琪只好继续提醒:“右边有,左边没有。哭的有,笑的没有。凉天有,热天就没有。”

皇阿玛哈哈大笑:“小燕子,你连这个都猜不来吗?让朕告诉你吧。”

就在以为终于要揭露的时候,结果皇上来了一句:“骂的有,打的没有。谜语有,四书没有。唱的有,看的没有。”

如果不是怕杀头,小燕子估计都想骂娘了。

一旁的尔康怕她真急了,做出傻事了,继续提醒:“小燕子有,紫薇没有。太后有,皇上没有。小凳子有,小桌子没有。”

这个时候,小燕子终于恍然大悟,然后跟着打哑谜:“萧剑有,尔康没有。小鸽子有,小骗子没有。吹牛有,拍马没有。”

但我还是没猜出来。

最后,他们终于给出了答案,这是一个“口”字!

那时候,不仅皇宫大院爱玩灯谜游戏,民间也是非常流行,比如经典名著《红楼梦》,在第二十二回的时候,就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公子小姐们猜灯谜的场景。

缘起是元宵佳节,恰逢宝钗生辰,院中姐妹齐聚一堂。

元妃不能亲临,便从宫中送了个灯谜,让大家猜。并吩咐猜过之后,每人再各出一个。

于是,一场元宵灯谜的盛会便由此开启。

元妃的灯谜是一首七绝:“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除了迎春、贾环没有猜着,其他人都猜中了。

答案,是爆竹。

依照元妃吩咐,每个人也都出了个灯谜。

贾环的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谜底:枕头。

贾母的出的比较诙谐,谜面是:猴子身轻站树梢。

打一水果名。

谜底是荔枝!

这里属于巧用了谐音,荔枝即立枝。

贾政为了哄母亲开心,也出了一个: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打一用物。

谜底是砚。

探春出的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玩物。

迎春的灯谜,谜面是: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谜底:算盘。

探春的谜语,谜面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是风筝。

惜春的谜语,谜面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谜底是佛前的海灯。

宝钗的谜语,谜面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是更香,显示更次的香。

结果一路玩下来,所有的谜语,谜底没有一件是吉祥之物。

贾政猜完这些谜语,“心内愈思愈闷”,觉得自己家的小辈们“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

到了晚间回到房中,“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

猜谜语本是开心助兴之事,没想到众人鸡一嘴鸭一嘴的,居然点出了贾府最终的悲惨结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灯谜解析
“灯谜”与“谜语”之异同(转)
对联谜语欣赏
[灯谜知识] 基础知识·灯谜与谜语的区别
顾震白与灯谜
谜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