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白:赐金放还,皇帝给了多少钱

李白,真正的剑客形象,一诗一剑走江湖。

他五岁诵读六甲,即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

十岁的时候,开始阅读诸子百家之书。

到了十五岁,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并习剑术,在蜀中游览山川名胜,结识喜谈纵横术的赵蕤。

廿五岁离川,沿江东下,游江陵,过洞庭,登庐山,至金陵、扬州,漫游云梦。

四十二岁结交道士吴绮,并由吴绮推荐被召入帝都长安。

唐玄宗是李白的头号粉丝,见“爱豆”到来,玄宗竟然“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且“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唐玄宗就顺势问了他一些近况,诸如到了哪里,有哪些新作,当然也从一个皇帝的角度,问问李白对当世事务的看法。

李白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责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时光似水,岁月如梭,转眼到了春天。

兴庆宫龙池东面以及沉香亭周围的各色牡丹竟相开放,花园里处处姹紫嫣红,春色醉人。

唐玄宗与杨贵妃前来赏花。

为了助兴,玄宗让当时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挑选了十六名乐工一同前往。

到了沉香亭,乐工们便开始奏乐唱歌。

他们唱了一曲又一曲,玄宗都感到不满意。

他对李龟年说:“今天赏名花对贵妃,怎么可以再听这些老掉牙的曲子呢,快到翰林院召李学士来填写新词。”

李龟年领旨来到翰林院,李白不在,有人说他一早就出去喝酒了。

李白之所以大早上就出去喝酒,一方面是无酒不欢,另一方面则是心情不好。

为什么心情不好呢,是因为他这段时间过得并不如意。

按照常理推算,得到皇帝的宠信,应该春风得意马蹄疾呢,但李白的春风得意,却换来同僚的嫉妒。

再加上他本身的放浪形骸,不受世俗约束,这就更为嫉妒他的人提供了借口。

当时,同为翰林学士的张坦,就以此公开诽谤诋毁他。

李白很郁闷,就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抒怀心中感慨,并沉醉于酒乡,做个逍遥客。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李龟年唱曲,李白作词,一曲一词两人也算是合伙人,两人平日里还算是好朋友。

他便带人到李白常去喝酒的那家酒楼去寻找,刚到酒楼前,就听得楼上有人高声狂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龟年知道,此人一定是李白,估计又喝多了。

于是,急忙上楼去请。

谁知李白已酩酊大醉,正侧伏于杯盘狼藉的酒桌之上。

李龟年近前高声喊道:“奉旨立宣李学士至沉香亭见驾。”

醉梦中的李白竞全然不理,推了他一把道:“我醉欲眠君且去。”

说完又睡着了。

李龟年无奈,只好叫人抬着李白下楼,然后把他绑在马背上,驮至兴庆宫。

下马后,李龟年将李白一直扶到沉香亭。

李白见到皇帝时醉得不能朝拜。

但唐玄宗并不介意,只是命太监取毛毯铺于亭畔,让他先睡一会儿。

等了半个时辰,仍不见他醒来,复命一乐工含冷水喷面。

李白醒了,猛然看见皇上,忙爬起来跪在地下说:“臣罪该万死。”

但脸上却却没有一点儿“罪该万死”的意思,甚至觉得皇帝等自己是件很正常的时期。

但唐玄宗并不在意,甚至还命人到御膳房去给他要了一碗醒酒汤。

汤来后,唐玄宗甚至亲自用调羹调温,服侍着“爱豆”喝下。

李白喝下后,略微清醒了些。

唐玄宗对他说:“今日春光明媚,鲜花盛开,寡人不想听旧乐,故请李学士来填新词,这样才能不负满园的春色呀。”

李白说:“臣遵旨,请陛下先赐我御酒两坛。”

玄宗忙说:“你刚醒,再喝醉了怎么办?”

李白笑道:“臣是斗酒诗百篇,只有醉后诗才能写得好。而且,臣这次喝的酒不是酒,而是醒酒的酒。”

唐玄宗于是命人赐酒。

李白饮毕,觉得靴子不舒服,便要求高力士为自己脱靴。

高力士见皇帝都要亲自为李白喂醒酒汤,让自己脱靴又算得了什么。

便压着火气,替他将靴子脱了下来。

李白舒服得直哼哼,然后挥毫,铺展开宣纸,写了《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玄宗读后大喜,称赞李白果真不愧为诗仙,并命李龟年等即时赋曲演唱。

杨贵妃在旁也早已领会了诗意,她见李白将自己比成瑶台仙娥美女“飞燕”,心中自是高兴,亲赐李学士一杯西域产的贡酒。

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原来,自从李白当朝让高力士为他脱靴后,高力士一直怀恨在心,便决定寻个借口,治治李白,出出气。

这一天,杨贵妃又在宫里美滋滋地诵《清平调》三首。

高力士见四周无人,便凑过去对她说:“贵妃娘娘,李白这首诗是在讽刺您啊,娘娘难道没看出来吗?”

杨贵妃不高兴地问:“这从哪儿说起?”

高力士说:“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私通燕赤凤,干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丑事,她怎么能与娘娘相比呢?”

杨贵妃一听,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她认为李白是在借古喻今,讽刺她和安禄山的私通之事,因此也对李白怀恨在心。

后来,她和高力士等齐心协力,在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

再加上李白当初写得那篇发牢骚的《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也传到了唐玄宗那里,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李白逐出了长安。

但毕竟唐玄宗是李白的头号粉丝,对“爱豆”还是不错的。

他知道李白爱喝酒,喝酒就不能不要下酒菜吧,要下酒菜不能不要肉吧,有酒有肉了,不能不做诗吧,做了诗不能不出个集子吧,出个集子不能不要印刷费书号费等等一大堆费用吧,所以,对他“赐金放还”。

赐金放还的意思,就是给他预支了一大笔金子。

那么,李白被赐了多少金呢?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大概有以下四种猜测:

第一种,此金非黄金,而是铜钱。因为秦汉时,常将铜称为金,所以,李白可能得了一堆铜钱。

第二种,赏赐了是真黄金。虽然有时候金是铜钱,但唐朝皇帝比较实在,真的给钱,《旧唐书·屈突通传》上曾经记载,李渊就赏赐给屈突通金银六百两。

所以,唐玄宗赏赐给李白的,可能是真金白银,但具体有多少?

从唐玄宗亲自为李白喂醒酒汤的表现来看,应该不比李渊赏赐给屈突通的少。

第三种,此金只是一种荣誉,《新唐书·牛丛传》:“即赐金紫,谢曰:‘臣今衣刺史所假緋,即赐紫,为越等。’”

赐金紫是官服的颜色。皇帝会赏赐给自己喜欢的人一种官服,称为赐金紫。

所以,唐玄宗有可能给了李白一件官服,类似于清朝时候的黄马褂。

第四种说法,是发给他一张白吃白喝的诏书,拿着这个诏书随意到各处驿官吃喝。

据说,李白临走时,给钱李白不要。

唐玄宗说,这样吧。我送你一把扇子。

李白就接了这把扇子,走出长安城,来到华阴县。

华阴县的官府要刁难他,看见李白的扇子,吓得赶忙叩头。

李白这才发现这扇子上写了一首诗:

江南一老叟,与朕是故友,封官官不做,赏金金不收,赐他一把扇,拿去天下游,逢州州官接,遇县县官留,那个接不到,割去项上头。

这个显然是胡编的了,倘若是真的,李白后来又哪来的流放夜郎的命运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问世之谜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八九:杨妃沉香①
李白与酒的故事1
李白最美的三首诗,专门为杨贵妃而写,千古无人能比!
李白最肉麻的一组诗,全是赤裸裸地吹捧,却成就一对千古名句!
只管今朝对饮,哪怕后会无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