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姓名:林逋

时间:967-1028年

籍贯:浙江奉化人

绰号:和靖先生

典故:梅妻鹤子

流派:隐逸派

荣誉:其诗被称为“千古咏梅绝唱”

专辑:《林和靖先生诗集》

代表作:《山园小梅》

名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社会履历:

四十岁,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四十五岁,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

六十一岁,卒,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如今的明星,为了突显自己的文化品味,在取真名或艺名的时候,都会从古诗中找灵感。

比如雷佳音,名字来自明代徐渭的《五色鹦鹉》:“侍儿不用抛红豆,自有佳音慰圣慈。”

张学友,出自《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莫文蔚,出自《易经》:“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江疏影,出自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今天重点说说江疏影,哦,不,是江疏影名字的赐予者,林逋。

林逋,北宋著名词人。

他性格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作词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他隐居在西湖孤山中二十余年,终身不仕,终身不娶。

平日里喜欢与僧道来往,写诗填词,种梅养鹤,以“梅妻鹤子”自诩。

王十朋赞其“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

“暗香”,由此成了梅花的专称。

说起梅花,可能跟林逋的经历有关。

据说,青年时代的林逋,也曾经历过爱情,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场爱情却以悲剧收场。

而这次爱情的悲剧,最终影响了林逋的世界观、爱情观和生活观,反正从那之后,他就再也不愿意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了,也不愿意去官场上与人争权夺利,过那种尔虞我诈的日子,而是选择了偏僻荒凉的西湖孤山,作为自己终老的地方。

即为,梅隐。

这里依山傍水、月朗风清。

林逋用自己的巧手和一颗淡泊名利的豁达之心装扮出了一个别致的院落,掩映在一片青山碧水之中。

在这个由自己亲手装扮的院子里,林逋种了各色梅花。

一到冬天,五颜六色的梅花竞相开放,满院飘香,给这个质朴、简单的院子增加了一些诗意。

林逋还在小院的旁边养了几对白鹤。

那些白鹤经他一训练,全都成了翩翩起舞的高手。

只要林逋发出口令,它们就迈起舞步,挥动着翅膀起舞。

他给这只白鹤起名“鸣皋”。

如果有客人来访时林逋不在,童子就放鸣皋飞上天给林逋报信。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有一年的冬天,邻居们听说林逋家的梅花开了,就带着酒来到山上准备看梅花。

可是,等他们到的时候,林逋已经划船垂钓去了,家里只剩下小童一人。

“林先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们大老远地过来,见不到他可真遗憾呀!”

客人们很着急。

“别急,我去叫先生回来。”童子不慌不忙地安排客人们坐下,端了茶给客人们,然后把白鹤的笼子打开。

“鹤儿呀,快快飞起来吧,飞去先生那儿报信,告诉先生,有客人来!”

童子把白鹤赶到外面,看着它们腾空而起,向着湖面飞去。

然后,他回身告诉客人们:“放心先生很快就会回来的。”

林逋远远地就看到了天空飞着的白鹤,知道道有客,便划着船回来了。

客人们见他果然很快就回来了,心里很高兴。嘴上却抱怨道:“我们大老远地来拜访先生,先生竟然让我们独自待在家里也不陪陪我们。”

林逋微微一笑道:“怎么没陪你们,我的儿子和妻子不一直陪着你们吗?”

客人们顿时都震惊了,异口同声地道:“在哪里,我们怎么没有看到。”

林逋连忙指着开得正艳的梅花,说:“这不是我的妻子吗?你们看她美丽多姿、天生丽质,又香气扑鼻,难道不是一个倾国倾城的佳人吗?”

他又指指刚飞回来正往笼子里钻的白鹤,说:“你看它们乖巧懂事、活泼好动,它们就是我的孩子,难道不可爱吗?”

“倾城倾城!”

“可爱可爱!”客人们纷纷说。

他们都被林逋的直率感动了,也被满院的梅花和白吸引,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林逋马上吩咐童子摆上酒菜,陪客人们饮酒真梅。

喝到兴头上,林逋又示意白鹤起舞。

不一会,天上下起了小雪,衬着雪花,梅花芳香四溢。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

鹤舞姿优美,好一幅空灵优美的仙境画卷。

林逋被这画面感动,提笔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深深地陶醉在这一片自然美景与远离世事的安逸之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这青山绿水、这梅、这鹤中的一员。

此后,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他都要先去看看梅花,看它们开得怎么样,有没有被风雪侵袭,还要细心地摆弄它们,好像它们是自己最娇羞的妻子,晨起需要理装。

看过梅花,林逋便会去看看饲养的白鹤。

他总是深情地拍拍白鹤的头,和它们说话。

当然了,他种了如此多的梅树,一来满足了他精神上的需求,二来也解决了他的衣食来源需求。

《西湖人物》中说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亦可实售。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

可见,尽管隐居在孤山,林逋依然靠卖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有梅树养身,有仙鹤为伴,林逋很知足。

他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这种绝世的清高体现在他的咏梅词《霜天晓角》中: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梅妻鹤子”的生活方式使得林逋声名远播。

甚至连宋真宗都知道林逋其人其事了,特赐衣食之物给他,并要当地政府对他多加照拂。

皇恩既如此浩荡,前来游说林逋出山入仕之人开始多了起来。

有一年冬天,一个年轻人冒雪坐船到西湖拜访林逋。

他就是后来的文坛大佬梅尧臣。

林逋的诗风对他影响很大,后来他与林逋的侄子、侄孙都有交情。

范仲淹也曾造访林逋的孤山草庐,还赠诗给林逋: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

1028年冬天,林逋去世,享年61岁。

宋仁宗听说后,赐林逋谥号“和靖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话林逋
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个宋代诗人一生不娶,隐居孤山二十年,一首咏梅诗揭开背后秘密
梅妻鹤子*
他为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身不娶不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