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198——夜间流涎医案一则

周某某,男,44岁。2017526日初诊。

主诉:夜间睡眠口角流涎月余。

现病史:患者平素饮食不节,去年12月份不明原因出现夜间睡眠中口角流涎,曾经中药治疗后缓解。此次于月余前上症又作,服药乏效。现症:夜间睡眠中口角流涎,色白质稀,量多,浸湿枕头,夹有异味,声低懒言,口不渴,二便如常,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连理汤加减。

党参15g    白术9g   炙甘草3g

干姜9g     黄连6g     连翘20g

白扁豆15g 炒薏苡仁15g 藿香9g

佩兰9g

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四十分钟温服。

二诊(2017.6.2:夜间流涎较前减少,声音较前有力,纳差,舌质淡苔稍厚,脉仍沉细但较前有力。予上方党参改12g、炙甘草改5g、炒薏苡仁改20g,去白扁豆改用炒扁豆15g,加茯苓15g,山楂20g,麦芽15g。续进七剂后,夜间流涎症状消失,诸症悉平,续服守方加减调理近月巩固疗效后,疾病痊愈,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属脾阳亏虚,水湿不化,蕴久化热证。脾在液为涎,本案患者脾阳不足,运化水液失司,水湿不化,聚液体为涎,夜间阳入于阴,脾不摄津,故见夜间睡眠中流涎,色白质稀;湿邪蕴久化热,故涎液夹有异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见声低懒言。脾阳不足,寒邪内生,不耗伤津液,故见口不渴;舌脉皆为脾阳不足、蕴久化热之征。

治宜健脾温中,燥湿化浊,兼以清热。吾师投以连理汤加减。连理汤出自《症因脉治》卷二,原方主治脾胃虚寒,湿热内蕴,寒热相搏,升降失常之证,与本案夜间流涎之主病机相符。方中党参甘温补气健脾;白术甘温苦燥以健脾渗湿;干姜走而不守,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炙甘草合参、术以培补中气,兼能调和诸药,脾阳充,脾气健,则水湿得化;黄连苦寒,苦能助白术以燥湿,寒可清热;连翘助黄连以清解郁热;白扁豆甘微温,化湿和中,助参、术加强其补气健脾化湿之功,补而不滞;炒薏苡仁淡渗利湿,使湿邪从下而走;脾喜燥而恶湿,脾虚湿滞,多辅以芳化之品以醒脾除湿,故用藿香、佩兰气味芳香,可化中焦湿浊。

二诊药已奏效,流涎症状较前减轻,声音较前有力,纳差,舌苔稍厚,故中药守上方减党参量而增炙甘草量,并用炒扁豆易白扁豆、加大炒薏苡仁剂量以加强其培补中气、祛湿之力;加茯苓以补气健脾渗湿,山楂、麦芽以健脾消食和胃,促脾机转运。药后夜间流涎停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诸症悉除,疾病得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湿气除百病无,唯一主打健脾祛湿的中成药方,已流传上千年,寒湿、湿热均可用
湿气除百病无流传千年的参苓白术散唯一主打健脾祛湿的药方寒湿湿热均可用 脾虚湿盛脾虚久泻脾虚不长肉大病初愈处于恢复期的人最适合
脾虚了,天天肠鸣腹泻不消化,十几年的旧疾能治好吗?试试这个经验
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这个方子可以祛眼袋,你要不要试试
一个千古名方, 从根上断绝湿气源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