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岁的中国男孩第一次出境,就带着不会英语不会开车的妈妈畅行美国
userphoto

2023.02.23 天津

关注

我带妈妈闯美国 


从我出生几个月开始,十几年来,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爸爸的脊背和妈妈的怀抱是我最安全的港湾,有时候我会想,总有一天我会带着爸爸妈妈走天下。

我也没有想到,在我15岁这年,我就带着妈妈“闯”了美国。



我和妈妈都是第一次来美国,我们到这里是进行入学面试,面试的几个学校分布在几个州,因为预约时间不一致,需要在几个州内来回往返,因为时间路程不确定,我们没有跟旅行团,也没有事先预订酒店,妈妈也不会开车,英语也不灵光,所以在美期间的行程安排、预定酒店、交通工具选择等都需要我出面解决。虽然随父母走遍大江南北,但由我独立规划行程的,这是第一次。


    我们到美国的第四天了,寒冷的雪夜,我和妈妈一脸迷茫的走下火车,看了看周围陌生的环境,不敢相信苹果地图的定位。

  这是哪?

  我们现在应该是在Canaan,可是下车后才发现----这里怎么是New Canaan?

  这意味着我买错了票,走了相反的方向,南辕北辙,可是现在晚上八点多了,已经没有到cannaan的车了,怎么办?已经看着我们着急的样子,一个乘客得知我们必须赶到学校附近,才不会误了明早的面试,于是帮我们查找其他线路,一番周折之后,终于发现倒两趟车可以到达离学校二十几英里的小镇。

  终于,在凌晨一点的时候,我们在雷克维尔一个小火车站下了车。可是,我们一下车就傻眼了。这个火车站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玻璃候车亭,本想打车去找酒店,可是满目漆黑,周边几乎没有一丝光亮。别说没车可打,因为我们坐的是末班车,下车又慢,车站一个人都没有。刺骨的寒风中,难道我们得在这荒郊野外猫一宿?又冷又怕,我们不禁有些颤抖。

  绝望中,我们四处张望,寻找一切机会。忽然,候车亭后走出来一位老人,他戴着眼镜,满头白发,显得很有学识,面目非常友善。我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上前,“请问......你知道Hotchkiss
School在哪里吗?我们怎么去那里?”

  老人一听,惊讶的对我们说“那里离这里还有二十多英里呢!”

  我忙问:“那这里有出租车吗?”

  “怎么可能,这里离最近的镇有几十英里呢。要不我带你们一程?”

  老人和善的笑容就如冬日的暖阳,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温暖。

  车启动了,只能看见车头灯照亮的公路,剩下就是一片黑暗,依稀可见的农田与树林往车后退去。我又想起朋友告诫的,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禁又有些担心起来。我们就像大海黑夜中的一叶孤舟,带着淡淡的忧虑漂泊。

  我尝试和那位老先生说话:“这里真是一个讲鬼故事的好地方。”

  可能是因为我太紧张了,声音非常小,老人凑近了一些:“对不起,你说什么?”

  我提高了自己的音量:“这里真是一个讲鬼故事的好地方。”

  老人听完,哈哈大笑。在这笑声中,我找回了一点勇气与自信。

  老先生叫威廉,是一名教师,小时候就在这里上学,住在这里很多年了。我向他讲述了我的旅程以及我来美国的原因。我从初一痴迷信息科学后,就希望到信息科学技术最发达的美国去学习更多知识,增长才干,寻找更多机会,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半年前,父母决定支持我到美国读高中,我们这次是来学校面试的。威廉听罢高兴地对我说,你要去的Hotchkiss School可是一个好学校,可以帮助你实现理想!

    一路上,我们开心地聊着,不久,我终于看见了雷克维尔小镇的亮光,这是个度假圣地,路边别墅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圣诞彩灯,令白雪皑皑的小镇增添了一份色彩,威廉热情地带我们到校园兜一圈,美丽的校园星星点点的灯光,温暖了冬的夜,还特意来到面试办公室楼前,并祝愿我明天面试顺利。然后,威廉带我们来到离学校最近的酒店,妈妈拿出钱要酬谢他,他执意不收,一再强调,帮我们只是为了友谊。

   这一趟美国之旅,虽然路走得有些艰辛,许许多多像威廉这样的好心人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我们伸出援手,让我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梦想。我也从这次美国之行里,锤炼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让我得以感受人和人之间的爱与善还有真诚。

 


 这是我的底线


       这是儿子今年初到美国面试的真实经历,一个15岁的孩子,第一次来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度,能有这样的经历,也是弥足珍贵的。承蒙《中学生视界》杂志青睐,得以把这经历用文字印在纸上,留给记忆。

     


      其实孩子真的要摔打锤炼。见过太多父母十分优秀,孩子笨的跟猪一样,这就是父母从小包办太多。我一直觉得要相信孩子,要在孩子面前适当地示弱,才能锻造孩子的坚强。

      当然这世界有林林总总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是如此,每个父母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好也罢坏也罢,最终孩子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很多人不能目睹了。

      我写这些,并非厚着脸皮教别人什么育儿宝典,只是记叙儿子的一段故事,喜怒哀乐都是我自己的,至于看文字的人,能看到什么,已经不是我能左右的了,也不想左右。

       但我总相信,你在孩子幼年时种下什么,付出什么,一般来说,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我还相信,作为父母,你只是督促孩子学习,而把自己的学习能力停留在18岁,成年之后再不思进取,也别指望着你的下一代了。

      其实一句话,就是孩子小的时候,你想多点,做少点。等孩子长大了,你就会发现,孩子超强的能力让你很省事,让他也很省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定孩子起跑线的,向来都是父母的格局,不是财力
“我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留美心理学博士的教育心理学故事
送女儿上大学
有些父母怎么都教不好孩子英语,因为他们都忽略了这一点!
除了累死在起跑线上,我们还能给孩子什么?
教育~父母的想法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