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唱戏“运气发声”的口诀谚语

气乃声之源,气为音之帅。

 “气”指呼吸。戏曲演员的声音是以气息为动力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唱腔要靠声音的来源——“气”的运送。京剧名琴陈彦衡提出:“.……夫气,音之帅也。”所以气是声音的统帅。

声由气,气成声;

无声不成气,有气才成声。

 气息是发音的原动力。演员在进行演唱发声时,必须对呼吸的气息予以控制,使肺内的气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压力,这样才能使气息冲击声带时产生声音。毫无疑义,没有压力的气息是发不出声音的。

余叔岩吊嗓

一偷气,二换气,
三运气,四喷气。

 “偷气”是指演员在一瞬间(伴奏短暂的过门里)快速地、自然地吸气,给观众一种气不断而音相连、不露痕迹的感觉,“换气”是在唱完一句或半句的伴奏过门中,很好地换口气,换气后再唱,音量则更足,行腔舒展,“运气”就是运着气唱,把“丹田”(小腹)储存的气用劲往上运送;“喷气”就是用两嘴唇张闭之力,先将气运足,从唇中猛烈地把字从行腔中推运出去,音量则宏阔,能贯满全剧场。

大换气,小偷气;

不蛮喊,留余地。

 演唱切忌歇斯底里的蛮喊。要注意用气,讲究气口,和诣流畅,神完气足,游刃有余,毫不吃力,大段唱腔,台下听来,亦觉轻松。

行腔不会偷气、换气,
唱腔必然飘忽无力。

 唱戏,首先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掌握偷气、换气和运转吐纳的技巧。不能吸气很多,憋在里边出不来,或者刚一张嘴,唱一个字,气就跑完了。

王瑶卿教授弟子(右起王瑶卿、曹和斐、宋德珠、金和茗、王金兰、邓德芹、赵金蓉)


气尽则声嘶,声嘶则力竭。
唱者力竭精疲,听者为之捏汗。

 如果不靠气息而单凭嗓子,一个劲地“傻”唱。即是“嚷”得精疲力竭,唱出来的腔是干而无水,淡而无味,徒劳无效。

气衰则声嘶,气盛则声宏。

 声音的高亢、低沉、婉转、激昂,都要靠气息的推动和控制。

气沉丹田贯三腔。

 “丹田”是小腹,“三腔”是胸腔、口腔、头腔。

气要吸得深,呼吸要均匀;

存气量要大,丹田用力顶。


 气息运用的两个基本环节是吸气和呼气。演唱时气要吸得深一些,而且气要用得均匀、自然。要不紧张、不僵硬,吸气的量要根据伴奏过门的长短和词曲情绪的要求来决定。吸气过多了会造成紧张,使唱腔失去灵活性;吸气过少会使吐字行腔失去力度。因此吸气要适量,即存气量要大,又要留有余地,使唱腔从容不迫,流畅自如。

气要匀,吐字真,
有无表情看眼睛。
快板吸气浅,慢板吸气深。

 呼吸的深与浅,要按行腔的节奏快慢和情绪而定。比如快速的“一字板”、“流水”用浅呼吸;三眼一板、字少腔多的慢板,就要深呼吸。

唱腔会使小腹肌,
上下中音才接起。

 气息要能通贯上下,上至头顶,下至丹田。丹田气是气息的支点,借胸肌和腹肌的张力,根据声音高低强弱的需要而随心所欲地输送气息。这种呼吸方法的优点是:气吸的深,而且适度,气息容量大,控制能力强,能形成稳固的支点。在小腹上部,脐平气柱底部处,感到有一种力量紧紧地“拉”着这个气柱,这种“拉”力就是丹田的力量。因而,发出来的声音圆润、明亮、有力度,高低强弱和色彩的变化,能够运用自如。

上丹田发声共鸣点,
中丹田气息支持点,
下丹田提气发力点。

 “上丹田”是头腔、鼻窦上两眉之间所发出的共鸣声,这种共鸣声强度大;“中丹田”是肚脐上腹部和横隔膜部位所发出的声音,自然有力;“下丹田”是肚脐下二指小腹,所发出的声音,富有感情色彩。这条戏谚是指三个丹田各自的作用。

戏校练功踩跷


高音气放足,低音气收敛。
高音上拔气下沉,低音下顺气上托。

 在唱高音的时侯,气息一定要有支点。戏曲界早有“丹田”和“衷气”之说,这种说法就是要求演员能用上、中、下三个丹田来控制呼吸。始终保持着深呼吸的状态,使“气”能提能沉,能收能放;上提而不僵,下沉而不懈。如果是高亢激昂的唱腔,气息应由上而至下;尤其是浑厚低吟的唱腔,则用丹田往上托气。假若不用丹田气托着声音,把字打出去,就不会有力,就会“飘”字。这是在唱法中用气的辩证关系。

气要顺,不要横,气顺自然平。
气不拔空,拔空就横。
横腔唱戏,白费气力。

 “拔空”是指演唱时不会正确地掌握“气口”而言的。刚一张嘴唱,大量的气就跑完了。扯起嗓子横腔唱戏,自然是白费气力。

顿垫得当,舒展自如,
歇而不断,紧而不乱。

 这是善于控制和掌握偷气、换气,运用“气口”的技巧决谚。唱工必须研究“气口”,注重用气,因字提气,借腔偷气,换气,以“歇而不断,紧而不乱”见功。

器宇轩昂,一气呵成,
连而突断,醒耳动听。

 一个戏曲演员要完成长段的抒发高昂激情的唱段时,必须运用“气口”的技巧,才能气断音连,和谐流畅,一气呵成,达到醒耳动听的艺术效果。

慢呼慢吸、快呼快吸、
快呼慢吸、慢呼快吸。

 这是仰卧床上,不用枕头,作气息练习的一种方法。

吞吐擒放。

 “吞”是吸气,“吐”是呼气,“擒”是拉气,“放”是送气。在发音或演唱时能“吞、吐、擒、放”得当,全在气息的操纵、控制上下功夫。

(《戏曲诀谚浅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音周刊2023第二十期:夏莺千啭弄蔷薇
京剧张派发声初探 想学的拿走!
陆义萍:京剧嗓音科学训练三部曲(三)美化嗓音
歌唱技巧「打底歌唱教學
艺术发声训练方法
聊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