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有效防癌三要点

     一 常警惕


             警惕“癌由心生”

                     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日常生活中要控制不良情绪,积极乐观地生活和工作。

             警惕致癌微生物的传染性

                    癌症本身不会传染,但是一些致癌微生物有传染性,例如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应注意预防感染。

             警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超过40%的癌症,包括维持健康体重、适度锻炼、合理饮食、心理平衡、远离烟酒和规律作息等。

             警惕癌症危险信号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逐渐增大的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吞咽食物有哽咽感、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异物感;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形、带血或黏液;

                    耳鸣,听力减退,鼻咽分泌物带血和头痛;

                    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等。

     二 早筛查

            防癌体检有助癌症早发现

                  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最重要的途径,包括针对肺癌的肺部CT、针对胃癌的胃镜检查、针对直肠癌的肛门指诊等。

                 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更要做好早期肿瘤筛查。

                 推荐40岁以上人群在常规体检中进行内镜检查。

            PET-CT不适用于常规防癌检查

                  PET-CT主要用于定位肿瘤原发病灶、肿瘤分期、复发转移的鉴别、肿瘤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指导等方面,不适用于常规的防癌检查。

     三 莫紧张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癌症

                   除了恶性肿瘤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当出现单个肿瘤标记物升高

时,不要过度惊慌,应再次检查,如果全面检查

后未发现异常,只要定期复查即可。

           癌前病变不是癌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不意味着必然发展为癌,不能与癌等同。

                  对于癌前病变,应主动定期复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所有体检都叫防癌体检,防癌体检怎么做?
UC头条:专家揭秘“查癌神器”PET
汇生活
癌细胞为什么难以发现?哪些方法能查出早期癌症?
哪些检查能发现癌症
《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2)》发布,防癌要做到这3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