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帕米尔高原上的神秘尊崇

元1273年,19岁的马可·波罗旅行经过帕米尔高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下了这种有着弯曲程度几乎可达360度的美丽大角的盘羊。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们,“羊体硕大,羊角长达三四掌尺,有的羊角甚至长达六掌尺。”

至今为止,欧美人士说起“帕米尔盘羊”,对方很迷茫。因为他们称帕米尔高原这种大角大野羊——马可波罗盘羊。

马可波罗盘羊是盘羊中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躯体粗壮,体长1.2-2米,肩高90-120厘米,体重65-185公斤。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粗短,蹄的前面特别陡直,适于攀爬于岩石间。有眶下腺及蹄腺。乳头1对,位于鼠鼷部。通体被毛粗而短,唯颈部披毛较长。体色一般为褐灰色或污灰色,脸面、肩胛,前背呈浅灰棕色,耳内白色部浅黄色,胸、腹部,四肢内侧和下部及臀部均呈污白色。前肢前面毛色深暗于其他各处,尾背色调与体背相同,雌羊的毛色比雄羊的深暗。

雌雄均有角但形状和大小均明显不同。雄性角特别大,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雄羊角自头顶长出后,两角略微向外侧后上方延伸,随即再向后下方及前方弯转,角尖最后又微微往外上方卷曲,故形成明显螺旋状角形。

它们活跃在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交界的高山缓坡和开阔的山谷地带。马可波罗盘羊没有固定的活动区域,它们不停地奔跑,寻找丰富的草料和宁静的栖居地。

雄羊头上的一对大角是马可波罗盘羊最为标志性的特征,角的整体呈螺旋状,最长达1.7米,而正是这对身份证般的角,为一直少为人知的马可波罗盘羊带来了杀身之祸。

在狩猎者眼中,猎杀马可波罗盘羊是一项充满了兴奋与剌激的挑战,它们那对盘旋的羊角是狩猎者公认的胜利象征,而稀少的数量和海拔几千米的山区地形也给对马可波罗盘羊的猎杀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反而更剌激了黑市上那对夺目的羊角的价格。

1986年,著名的美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来到恰拉其谷的保护区范围内进行研究,他在那次拾到了136具新鲜的马可波罗盘羊头骨,其中不乏年轻的个体,而他看到的活羊,还不足150头。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仍因狩猎活动与黑市交易,使羊群危机四伏。

冬季是考察马可波罗盘羊的最佳时期,因为冬季是它们的交配季节。这样幼羊可以在春季出生。以草和树叶为生。幼仔适应环境的本领很强,出生后毛一干便能直立起来吃奶,几小时后即可随雌兽活动,1月龄左右开始吃草,哺乳期大约持续半年以上,1-2岁性成熟。寿命约为10-15年。

属于典型的两性分离模式的马可波罗盘羊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里,公羊、母羊都会分开各组群体生活。只有在这时,它们才会从不同的地区集中起来,公羊要依靠战斗获得配偶,每一次羊角的撞击,都会发出震撼山谷的响声。

盘羊的腿比较长,与其它野绵羊相比其爬山技巧比较差,在逃跑时一般避免逃向太陡峭的山坡。主要天敌是狼和雪豹。

马可波罗盘羊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帕米尔高原,一个被称作上帝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摆放的摇篮,奔行在这里的马可波罗盘羊是这片土地的一种尊严,一道灵魂,一个精灵。如果留存它们的方式由猎杀改为拍下,如果喜欢它们的方式由占有改为记住,那曾充满了神秘感的尊崇便能得到延续,这是我们与帕米尔、与马可波罗盘羊的相互致敬。

摄影:奚志农 文:Flora

摄影师简介

奚志农,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他将鲜为人知的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并由此保护住了它们栖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机状况,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藏羚羊保护的关注;他创办了“野性中国”工作室和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进一步壮大了用影像保护自然的队伍。他是第一个获得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大奖的中国摄影师,也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中国摄影师。

关于奚志农与马可波罗盘羊

“影像能够打动人心,超越一切语言,没有感动又怎么会有行动。”奚志农用自己执着的方式坚持着他的环保之路。

2009年冬天新疆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连降大雪,气温创历史最低值,罕见的严寒天气和没膝的积雪导致该地区十万余只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马可波罗盘羊和北山羊。

那些生长得低矮稀疏的植被被地面硬实的冰雪覆盖,马可波罗盘羊每天要花费许多时间用蹄子刨开雪层才能吃到本已为数不多的干草,特别是体弱幼小的个体很难以自己的力量破除冰雪找到食物,如果不及时投放饲料,帮助它们尽快恢复体力,即使闯过雪灾,羊群也可能因初春食物匮乏而死亡。

奚志农当即向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捐出购买两吨苜蓿的费用,同时联合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发起“为马可波罗盘羊送去苜蓿”的公益行动,呼吁各界关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次行动中来。

对于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说,忍受等待是一件最稀松平常的事。拿起一张夕阳下的马可波罗盘羊的照片,奚志农笑道,他埋伏在估计羊群会经过的地方,用摄影包做掩护,一伏就伏了三个多小时,眼看着远处的羊群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离开,原以为一天的努力又要没有结果的时候,却在将要起身之际,看到50米外出现了一头公羊,落日穿过山谷将最后一抹阳光洒在那头羊的身上,在空旷高原上,他们彼此凝视,时间仿佛就在那一刻静止,而就在他按下快门后的那一刻,公羊转头跑开了,这微妙的境遇,让他对那头公羊感激不已。

关于野性中国

野性中国通过举办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培养中国的自然摄影师;通过濒危物种影像计划和自然纪录片拍摄来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通过自然影像的传播,提高中国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探索发现自然野趣与神奇之美,激发我们爱惜和保护之心

合作微信:yequ36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帕米尔高原盘羊奔腾
疯羊血顶儿
难得一见的盘羊
雄鹿携同类头颅生存,还有比这更恐怖的吗?盘羊“自杀”永不瞑目
羊年赏邮话羊(原创)
自然界最“无奈”动物:躲避天敌无数,最终却死在自己“武器”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