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武王芈通小传



 

楚武王芈通,姓芈,名通,又名达,亦称熊通、芈熊通,中华远古诸侯争霸时代楚国的首任王。他的祖父是楚若敖芈熊仪,父亲是楚霄敖芈熊坎,楚蚡敖芈熊徇是他的长兄。

芈通约生于周平王三年(癸酉,前768),是楚侯芈熊坎的次子,勇武善战,曾多次领兵出征,为楚国名将。公元前741年,其长兄楚侯芈徇去世,遗嘱传位给他只有十一岁的儿子。芈通不服,杀了他的侄子自己坐上侯位。数日后,他又宣布建立楚王国,自号楚王,以辛丑年(前740)为楚王元年。不过他没敢对外公开。

芈通自行称王后,最初几年不务正业,做了许多不利于国家和百姓的事情,人们私下里都称他为楚厉王。其实楚国此时还没有称王,直到公元前704年,也就是楚侯芈通执政的第三十七年,楚国才正式称王,号楚王。楚厉王和楚武王其实是一个人,楚厉王只是民间称呼并没有载入史册,所以史书上并没有楚厉王这个人。而且武王的“武”字是谥号,死后才有。楚国称王后,所有的国君生前执政时都称楚王。《韩非子·和氏篇》记载的楚厉王和楚武王实际上是一个人,所以读者不要因为看了韩非子的书,就以为楚国还有个楚厉王。

楚武王二年(壬寅,前739),中原北部的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大夫潘父杀晋昭侯,迎曲沃桓叔为国君。晋国贵族联合起来,击败曲沃桓叔,另立晋昭侯的儿子姬平为国君,号晋孝侯。晋孝侯执政后处死了大夫潘父。

楚武王三年(癸卯,前738),楚武王认为申国是周王朝弑君乱政的罪魁祸首,天下诸侯应该共同讨伐之,于是派军队攻打申国。申侯向秦国和郑国求救。秦、郑两国出兵救援,楚国军队不敢与其交战,旋即退兵。

楚武王四年(甲辰,前737),荆山有个叫卞和的人抱了块石头来献宝,说此石是没有雕凿的璞玉。楚武王让玉师辨认。玉师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刁民是在欺骗大王。楚武王大怒,下令砍断卞和的左腿,赶出王都。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着坐车离开了京都

楚武王十九年(己未,前722),郑国内乱,郑庄公的弟弟姬段(即共叔段)发动叛乱。郑庄公姬寤生命公子姬吕(即公子吕,字子封,郑国大夫)统率二百辆战车攻打姬段,姬段兵败后逃往共国(今河南新乡市辉县),始称共叔段,又称太叔段。姬段的儿子姬滑(即公孙滑,因他是郑武公的孙子,史书上称他为公孙滑)前往卫国求援。卫国出兵攻郑,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今河南新乡市延津县西北)。

楚武王二十一年(辛酉,前720),周平王姬宜臼卒,传位于太子姬林,是为周桓王。周桓王非常讨厌郑庄公,疏远他,不愿和他来往,欲任用西虢公来取代他。郑庄公大怒,命将军祭足率二百辆战车,士卒一万五千人,攻打东周的温邑(今河南焦作市温县西),并收割了那里的麦子。东周派军队征讨,被郑军打得大败而归。郑军一直推进到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郊区,收割了那里的水稻。这件事传到了楚国,芈通认为东周已经没有多大实力,便准备公开称王,与东周王朝相对抗。令尹斗伯比认为不可,他说:“东周虽然不足为惧,但各诸侯国力量强大,国君如果想公开称王,首先得征服那些诸侯国。随国(今湖北随州市)是汉水以东最大的诸侯国,楚国如果先征服了随国,其他小国必然顺服,那时楚国方可为所欲为。”芈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准备出兵征讨随国。

楚武王三十五年(乙亥,前706)春天,楚武王芈通亲率大军进攻随国。楚军首先攻占了随国的瑕邑(今湖北随州市境内),把军队驻扎在那里,然后派大夫薳章前往随国议和。随国贤臣季梁向随侯建议说:“楚国大军压境反来议和,其中必有阴谋,我们可以先答应他的条件,然后加强战争准备,以防不测。”而另一位叫少师的大臣却反对说:“楚国不战而求和,必然是缺少精兵良将,待我亲往楚营探听虚实再做决定。”随侯一向宠信少师,便采纳了他的意见。

听说少师来楚营议事,楚将斗伯比对楚武王说:“少师是个狂妄之徒,他此来必是探听我军虚实,大王正可在此人身上用计。”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楚武王点头连称妙计,便立刻下令精兵强将全都躲藏起来,只留一些弱将老兵,穿着破旧的盔甲,拿着生了锈的刀枪守护大营。

少师来到楚营,见楚军如此模样,心中暗自冷笑,脸上顿时现出骄傲的气色。他傲慢地问楚武王求和的条件。楚武王故作谦卑地说:“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和贵国结盟,仰仗贵国之威,免得受别国的欺负。”少师更加得意,大言不惭地说:“汉东这些小国全在我随国的号令之下,请贤君放心,有我大随国庇护,楚国会永久无忧。”于是便匆匆在楚营签了盟约。

签约后还没等少师动身离开,楚武王便下令班师回国。

少师急忙回见随侯,说:“楚军狼狈不堪,毫无战斗力,签订盟约后匆匆而去,分明是害怕我军攻击。臣愿领五百士卒二十辆军车追杀楚军,定可大获全胜!”

随侯大喜,立刻决定出兵。

大夫季梁急忙劝阻:“君侯不可,楚国多年来养军备战,军中必有强兵良将,今故以弱兵展示,必有诡计,我军如果追击定遭暗算。”

随侯犹豫不决,便命巫者卜之,果然大凶,这才取消了追杀楚军的命令。

楚武王三十七年(丁丑,前704)春天,楚国正式对外宣告称王。

夏天,楚武王芈通在沈鹿(今湖北荆门钟祥市东)大会诸侯,巴、庸、濮、鄾(yōu)、绞、罗、郧、贰、轸、申、江、邓等十二国都如期而至,都对楚国称王表示祝贺。只有随、黄二国没有到会。芈通派薳章去责问黄国(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西),黄国国君遣使带着重礼前往楚国向楚武王告罪。同时又派大夫屈瑕去责问随国,随侯不服,认为楚国乃是蛮夷之国,不配称王,竟对楚国使臣进行羞辱。

芈通大怒,亲率楚军伐随。

楚国军队驻扎在汉水与淮水之间,阵容庞大,连营数十里。

随国大臣季梁请求随侯向楚国认错求和,以免战争给两国带来重大损失。少师从旁坚决反对,他说:“楚军远道而来,我军正好乘其疲惫发起攻击,怎么能畏敌如虎坐失良机呢?”随侯采纳了少师的意见,也亲自领兵迎战楚军。

双方对阵时,季梁向随侯建议:“楚军左翼为上位,楚王必在左翼,楚军主力也一定在这里。我军可先攻打楚军的右翼,那里不会有多少精兵良将,一战就可击败楚军。”少师却用鄙夷的目光扫视他一眼,狂妄地说:“楚军有什么可怕的,如果我们不从正面攻击,那还算抗拒强敌吗?”于是不听季梁之谋,与楚军在速杞(今湖北孝感应城市境内)开战,结果被打得惨败,少师被楚将斗丹斩于车下。随侯吓得丢弃所乘战车,换上士兵的衣服,在季梁等人拼死保护下杀出重围,逃回国都。

这年秋天,随侯被迫派季梁入楚求和。芈通本来不想答应,但斗伯比说:“上天铲除了奸佞的少师而留下了忠正的季梁给随国,看来是天不灭随,我们暂时还无法征服,不如暂且结盟,待日后慢慢图之。”

于是楚、随两国缔结盟约,随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

楚武王三十八年(戊寅,前703)春天,巴国(古国名,在今湖北枝江市境内)派特使韩服到楚国,请求楚国帮助巴国与邓国(古国名,曼姓,在今湖北襄阳市西北)建立外交关系。芈通便派大臣遒朔陪同韩服前往邓国,途中遭到了鄾国(古国名,曼姓,在汉水北岸,今湖北襄樊市邓城东南)人的袭击,抢去了他们携带的礼品,还杀死了遒朔和韩服。

夏天,楚武王芈通派将军斗廉率领楚军和巴军围攻鄾国。鄾国向邓国求救,邓祁侯是楚武王芈通的小舅子,与鄾国同为曼姓。邓国竟然派大臣养甥和聃甥领兵救援。斗廉假装战败率楚军逃跑,邓军在后面追赶。巴军乘机袭击邓军后路,楚军又回头反攻。邓军两面受敌,大败。因为楚、邓两国是亲戚,关系一直很好,楚军只是把他们赶跑,并不追杀。于是楚、巴两军回头继续围攻鄾国,城池很快被攻破,鄾国国君及其全家被诛杀,财物和土地尽归楚国所有。鄾国灭亡。

楚武王四十年(庚辰,前701),楚武王派莫敖(楚国官名,掌管军队)屈瑕领兵先后征服了贰国(诸侯国,今湖北孝感广水市境内)和轸国(今湖北孝感应城市西),准备与二国会盟。这时,郧国(今湖北孝感安陆市)感觉受到了威胁,屯兵于蒲骚(今湖北孝感应城市北),准备联合随、绞(诸侯国,今湖北十堰市郧县西北)、州(诸侯国,偃姓,今湖北荆州洪湖市东北)、蓼(诸侯国,董姓,今河南南阳市唐河县南)四国,共同攻打楚国。楚武王命将军斗廉与屈瑕攻打郧国,大败郧军于蒲骚。继而楚国与贰、轸两国会盟,凯旋而归。

楚武王四十一年(辛巳,前700),楚武王命莫敖屈瑕领兵攻打绞国。楚军围住了绞国城池,绞军死守不出。屈瑕使士兵扮作樵夫在南门外的山上砍柴,故意不派兵保护。绞军果然上当,派军队悄悄出城抓捕那些樵夫,一天就抓捕了三十多名楚国人。第二天,绞军将士为了争功都抢着出南门抓人。楚军乘机攻破北门,击败了绞国军队。绞国国君只好投降,与楚国签订城下之盟,成为楚国附庸。

楚武王四十二年(壬午,前699)春,楚莫敖屈瑕领兵五千攻打罗国(诸侯国,熊姓,今湖北襄阳宜城市西)。出征时,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嘱咐他要小心对待狡猾的罗国人,千万不可轻敌。但是屈瑕被几次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口出狂言,根本没把罗国放在眼里。斗伯比对此十分担忧,回朝对楚武王说:“莫敖骄傲轻敌,此去必败,请大王及早增派军队,以防万一。”楚武王不听,认为罗国弱小根本不堪一击,斗伯比过于多虑。结果,罗国联合卢戎(古族名,活动于今湖北襄阳市以南)大败楚军。

当时楚军正在东渡鄢水(今湖北中部汉水支流的蛮河),队伍没有组织地一哄过河,形同一盘散沙。屈瑕没有想到狡猾的罗国人和卢戎两支军队早就埋伏在河的对岸,待楚军行至河中间时,突然发起攻击。楚军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少数将士爬回岸上,敌军又奋勇追杀,五千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屈瑕孤身一人杀出重围,逃至今宜城市南一处荒僻的山谷中,无颜回国,便用腰带自缢于一棵老槐树下。

楚武王闻屈瑕兵败十分震怒,立刻大起国中精兵两万,亲自率军一举攻灭罗国,继而率军南进灭掉卢戎。罗国的残部逃往今湖北宜昌枝江市东北。接着楚武王又挥兵南下,灭掉了权国(诸侯国,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楚国周边的一些小国见楚国势力强大不敢与之为敌,都主动与之结盟,成为楚国的附庸。

楚国自此强大起来。

楚武王五十一年(辛卯,前690)春,周庄王召随侯入朝向他询问楚国芈通自立为王的事情,随侯就把详细情况报告给了周庄王。这件事后来传到了楚国,芈通极为不满,认定随侯是为了向周天子讨好故意出卖他,于是便打算出兵伐随。当时楚国军队正在训练一种新的阵法,称作“荆尸”(即楚阵),芈通就打算用这种新阵法来惩治随国人,而且还决定率军亲征。当时他已经年近八十高龄,家人和朝中大臣们都劝他不要亲征,他不听。

三月初,楚武王命太子芈赀镇守王都,代理国政。然后以令尹斗祁领左军,莫敖屈重(屈瑕之子,屈瑕死后楚武王任命他的儿子为莫敖)领右军,自己统领中军。率战车三百辆,士卒两万余人,浩浩荡荡杀奔随国。

楚国大军行至中途休息时,芈通和几位将军坐在一棵大树下商议军情,起身时突然摔倒,口吐白沫,两眼发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瞬间便气绝身亡。

众人十分惊慌,不知如何是好。

令尹斗祁和莫敖屈重商议后,当机立断,命令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然后下令先锋部队迅速开路在河面架桥,指挥大军有秩序地渡过溠水(溠zhā古河水名,流经今湖北随州市西北),直逼随国都城。随侯见楚国大军压境,吓得心惊胆战,慌作一团,赶忙使人带着重礼前往楚营谢罪,并与楚国结盟,甘愿臣服于楚国。

于是楚军班师回国,部队渡过汉水以后,斗祁和屈重才向部队发布楚武王于军中去世的消息,军中顿时哭声一片。

芈通二十八岁即位称王,在位执政虚记五十二年(《史记·楚世家》),卒于楚武王五十一年(辛卯,前690)春,终年约七十九岁。死后遗体葬在丹阳城外楚武王陵(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境内),谥号武王,史称楚武王。

 

 

更多博文

   

·   浅谈平等和民主

·   “三个代表”是官僚主义的政治口 

驳易中天“我反对励志,反对成功学

·   夏王朝的疆域

·   夏王朝军队的编制和管理

·   夏王朝军队的装备和兵器

·   夏王朝军队性质与兵源

·   禹都阳城与启都阳翟

·   夏代的房屋与墓葬

·   夏代的天文与历法

·   夏代文字是华夏正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北襄阳:楚文王母亲——邓曼
楚国称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春秋战国19——楚国霸业开创者 楚武王熊通(二)
桓公八年(5)速杞之战
春秋三小霸---楚武王横扫南方(上)
这头蠢驴把一个好好的国家祸害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