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理解老子的“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之一

□    湖   山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章中,提出了的“反者道之动”的哲学命题,指出了事物的发展必然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这个命题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符合自然规律的运动法则,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提出了否定原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的核心就是“道”,道不是静止的,是在不断运动的,如果道不运动,万物就消亡了。那么道是怎么运动的呢?道是用“反”的方式来运动的,“反者道之动”的“反”,在这里有三个含义:

一、“反”是道运动的总规律

第一个含义“反”就是“返”,返回原点,回到起点。机械钟来回地摆动,小孩子荡秋千,奥运会的蹦床项目,都是一种“返”的运动。季节的转换也是这样,从冬到夏一个方向运动,再从夏到冬回到最初的起点,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发展,从而构成了一个“返”。道产生万物,万物最终回归于道,“返”就是道运动的总规律。

第二个含义“反”就是物极必反,就是从正面到反面,事物运动到一定的极点便会反转,返回其对立的一端,后面的不断否定前面的,当下的不断否定过去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它自己的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人的生命,出生时是起点,以后慢慢长大,由青年到中年,再由中年到老年,每一天都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生命存在的过程中,人体内部“生”与“死”两种力量此消彼长,死亡因素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自然会形成死亡的质变。

第三个含义“反”就是“相反相成”,即两个对立的事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促进。《圣经》上说:“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有一个肉类加工厂的女工下岗了,她没有什么技术,只能靠做卤菜谋生,她在菜场支了一个卤菜摊,由于她做的卤菜味道独特,生意越来越好,从一个摊做到一家店,又从一家店做到开连锁店,再从连锁店发展成了一家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现在做成了年销售额20多亿的上市公司。这就是相反相成,下岗本来是坏事,但又为她提供了创业发展的机遇。

相反的东西也可以相互促进,是因为它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其本身都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叫做本体,更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表象。本体是不变的,可现象是不断变化的。那位女工就是这样,下岗前后她都是做肉食品加工,前者是在工厂做工,后面自己当老板。

二、“反”就是螺旋式上升

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宇宙万物最后都“复归其根”,统统回到它原来的起点,那就是根本。“反”的三个含义,都揭示了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蕴含着极高的人生智慧,它揭示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无尽地循环往复,我们所观察的万物变化,只不过是“道”的返回活动。

“反”虽然是循环往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一个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今年的春夏秋冬不会跟去年完全一样,去年是暖冬,今年今季就比较冷。同样一块地,把旧房子拆了,新盖的房子不会跟过去一样,一般都会比过去规划的更好。

“道”的运行就是这样,一方面周而复始地运动,另一方面又在运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不在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都会自然回归于道。

三、“反”是一种精神力量

《道德经》是解释《易经》的,老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来自《易经》的否极泰来,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反者道之动”的思想往往可以成为人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评论“反者道之动”的哲学价值时,冯友兰先生说:“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影响很大,对于中华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胜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许多困难,贡献很大。由于相信这个理论,他们即使在繁荣昌盛时也保持谨慎,即使在极其危险时也满怀希望。”

他在谈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时,冯友兰说:在前不久的战争中,这个思想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最黑暗的日子,绝大多数人还是怀着希望过来了,这种希望表现在这句话里:“黎明即将到来。”正是这种“信仰的意志”,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这场战争。

2007年9月1日到2010年5月11日,台湾电子业巨头富士康公司陆续发生了12起员工跳楼自杀的事件,死者的年龄在18—23岁,都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这些人抗压能力、吃苦精神都不如上一代,他们更自尊、也更脆弱,压力更大,梦想也更大。当梦想破灭时,就容易出现绝望情绪。

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时难免会陷入一种逆境,甚至是困境,无论经历何种艰难困苦,都必须珍惜生命。我们要树立“信仰的意志”,因为“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告诉我们,事情坏到了极点,曙光就在前面,转机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有了这样的信仰,人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四、“反”表现为中庸之道

“反者道之动”作为一种人生智慧,还与中庸之道有关,中庸之道就是“毋太过”,儒家和道家都赞成这样的观点。傅佩荣先生说:“除了人之外,其他万物都照规则来,人类是唯一可以不照规则来的生物,但人类不一样,人有选择的自由。”

正因为人有选择的自由,往往就会自以为是,恣意妄为,忽略自然规律的存在。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乱砍滥伐,污染环境,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还有些人为了追求美,想方设法瘦身、整容,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些行为是逆天而行,是一种“太过”的自虐。“反者道之动”的规律表明,人注定是要返回根源的,所以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让自己生活得更加自然、健康和快乐。人如果背道而弛,倒行逆施,结果肯定是不好的。

老子在《道德经》二十三章中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不会持续地吹,暴雨不可能整天地下,疾风暴雨都是短暂的,这是气候异常的反映。老子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极致,“太过”就会自食恶果。因为极端的行为都不能长久,只有秉持中庸之道才能科学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道说道]“反者道之动”的含义?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解读
“道”之“不求甚解”
谁能讲解一下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读《道德经》的三种境界,达到第三种境界者,必是智慧通达者
从“道”和“规律”的含义和区别来理解《道德经》的“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