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干的世界》第10章 福祸东夷 第1节 东夷的起源

考古推演:亚洲东部的原始人类在盘古创世纪的末代冰期(距今约7万年,第四纪晚更新世冰期)中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大灭绝,一部分耐寒喜温的黄种人结伴奔向温润的印度恒河流域,呆了一阵子,又移向东南亚,回头迁居中国南部,过了些日子,觉着还是北方舒服,就渡过长江黄河,步行数百万米,到达渤海,沿途次第留下“印度中国”(史称)-中南半岛-百越(壮侗或泰老)部落,演变为南亚人种;另一部分远古气候难民向东竞走,进入黄河流域,形成阿尔泰部落,其中,游牧在河套和黄土高原的为突厥族群,游牧在河北平原的为蒙古族群,游牧在环渤海和朝鲜半岛的为通古斯族群,此三大族群均为北亚人种。

百越部落的部分族众渡淮河北进,从此在考古上杳无音信,其内部的三苗(次部落)跑去占领了一马平川的河南平原,其他的次部落与通古斯族群融合为新的民族,这就是传说中的“东夷”先民,今大韩民族(朝鲜民族)、大和民族及其当地土著人种也系古东夷先民的分支。

与东夷分支后裔的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中国山东省是古代人类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旧石器时代(与伏羲女娲时代大体同期)起,这一地区已有古人类居住。山东已发现的最早猿人化石是沂源县骑子鞍山出土的“沂源猿人”,距今四五十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与华夏九皇时代大体同期),该地区的东夷文明获得了更广阔范围的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序列,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种立足大陆面向海洋的文化序列表明,生活在远古山东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夷族属的居民,他们创造的区域文明是人类远古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太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排名第一的领袖,没有比他更早的祖先了。今人也有把“太昊”看作东夷最早的部落集团。太昊又作太皞,盘古的直系后裔,姓风,名太昊,号伏羲氏,别称“春皇”,传为女娲氏的夫君(疑似近亲婚配),炎帝和黄帝的老爸(一说伏羲是祖父级别,炎帝和黄帝的老爸是少典,亦为今西方民族的始祖)。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太昊部落活动的中心地区有“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的说法。据杜预的注释,“任”即任城,在今山东济宁境内;“宿”为无盐,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须句”为须昌,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颛臾”即武阳县,即今山东平邑县境内。也就是说太昊的后人封地都在今山东地区。太昊为风姓,有学者认为“风”即“凤”。从中验证一条信息,即东夷族是以鸟(凤鸟)为图腾的古老部族。

少昊又作少皞,是东夷族的另一位远古领袖,也被视为继太昊部族之后兴起的东夷又一分支部族,传为“西方上帝”(“西方上帝”早于犹太教、基督教等教派的上帝,二者并非同一个人或神)。少昊部也以鸟(凤鸟)为图腾,在族源上与太昊同为盘古直系嫡裔(一说少昊是黄帝之子,少典之孙,“九皇九帝”排名老十二,“九帝”序列坐第三把交椅)。少昊族的故地在今山东曲阜,现今的曲阜仍被称为“少皞之虚(墟)”,亦即周公灭掉的奄国前址。少昊族的后人封地如费、莒、郯,在今费县、莒县、郯城一带,鲁南是少昊族的核心活动区域。

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之交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东夷族的文化遗存。东夷人对远古人类文明的贡献不仅见诸于神话传说与史载,也得到了考古发现的印证与支持。

东夷族人发明的弓箭使得狩猎经济成为受制于天时的农耕经济的重要补充。东夷人的陶器制作水平领先于同期的周边文明,龙山文化中的黑陶是一项当今科技都无法复原的手工成就;距今约四千五百年的龙山文化时代,东夷人使用鬼使神差般的轮制技术,制造出绝世的薄胎黑陶,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东夷族的陶器先于华夏族的青铜器而存在,或者青铜器本身便脱胎于陶器。

东夷是中国汉民族远古重要族源之一,中国史籍中“东夷”意为“东边的弓箭手”,甲骨文的“夷”字即为一个人拉开弓箭的象形。一个常见的误知以为远古人类的弓箭只是用来猎取陆地上的野物,而东夷人发明的弓箭一开始便有水陆两用功能,如他们擅长制造和使用的鱼镖就分为脱柄鱼镖和死柄鱼镖两种。因此可以说,后来融入大华夏文明圈的东夷文明从来就是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伴生体,与炎黄部落联盟本土的农耕文明合二为一了,也使得大华夏文明圈具有了各种人类文明的世界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东夷人是如何形成的?
东夷族的故事
「山东文化漫谈」追寻悠远的东夷文化
外星人后代:东夷文化及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东夷文化
东夷融入华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