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干的世界》第20章 纣王有悔 第6节 周公吐哺二三事

在关于武王和纣王、殷商和西周的争论中,多数争论双方都忽略了一位重要的幕后人物,这个身份公开而又神秘莫测的人物直到武王死后的“三监之乱”才隆重出场。此人名叫“周公旦”。

周公旦,泛称“周公”,中国儒家文化的幕后奠基人,姬姓,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元圣”和儒学先驱。

因周公本人的功勋太大,后世担任同等官职的王室成员都以周公自诩或专美,久而久之,“周公”一词就变成了辅佐周王的特殊官职,其后的“召公”也是如此,历史上的“周召共和”即是周公和召公两大朝廷顶级职务代行王事,并非周公旦本人穿越回去主持工作,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以“周公”自命,留下一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上等书法。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简明扼要地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摄政七年,建立健全了新王朝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和井田制度等西周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周公在周公的位子上连头连尾干了七年,归政于侄子周成王。本来可以自己当周王的他亲身确立并捍卫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理论和制度基础。

对周公评价最高的莫过于汉朝的儒生大家贾谊,他五体投地披头盖发地写道:“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文王姬昌在受命七年驾崩,姬发即位,仍以太公望(姜子牙)为国师,以周公旦为辅相。姜子牙、周公是武王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周公是武王的同胞弟弟,这与武王老丈人的姜子牙难分亲疏远近。武王跟老来得女的姜子牙之间还是有代沟的,尽心尽责的姜子牙老是管着武王,整个儿拿自己的女婿不当外人,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句话在皇家绝对是个例外。武王嘴上不说,心里头还是有点不爽,但他自己又磨不开面子,他的江山和老婆都是姜子牙帮忙整来的,自己还能说啥。因此,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别的疑难小事,爱江山不爱美人的武王总爱与亲弟弟周公商讨,对姜子牙能敷衍就敷衍,能搪塞就搪塞,最后就把老丈人封到齐国当一把手去了,省得大家都磨不开面子。

史载武王灭殷二年后,忧惧交加,郁郁去世,儿子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抱着襁褓中的成王登位上朝,以成王的名义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事。文王的第三子、武王的二弟管叔和他的后面的弟弟们在国中散布不利于老四周公旦的谣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就赶紧跟姜子牙打招呼:“你的女婿武王早逝,你的外孙成王年幼,您老年纪又大了,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的大业,我才这样做,希望您老人家能理解支持我。”早已退休闲在家里的姜子牙说“没问题”。

管叔、蔡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蹿访东夷部族,几家联合起来反叛周朝。周公就自己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讨平了三监的叛乱,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伏参与叛乱的殷商遗民,又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让微子启代替带头闹事的武庚继续奉行殷商的祭祀。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向东方进军,灭掉了奄(今山东曲阜)等五十多个国家,把飞廉赶到海边杀掉(一说飞廉跑到山西霍太山躲藏起来),从此周朝的势力延伸到海边。帝王之才的周公只用了两三年时间就平定了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原殷商系的诸侯、方国都宗顺周王朝。

周武王在世时的军事行动只是打击了殷商的核心势力,把朝歌攻下来了,直到周公东征,西周王朝才扫清了殷商的外围势力。周公东征以后,周人再也不是来自西方偏陲的“小邦周”,而成为东至大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周公东征加强了华夏民族的大迁徙大融合。周公旦平叛以后,敦促周成王正式把国都从宗周的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成周的洛邑(今河南洛阳),同时把平复“三监之乱”战争中俘获的大批殷商贵族即“殷顽民”迁居洛邑,派召公在洛邑驻兵八师,对这些“殷顽民”施行军事化监视居住。

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他先后建置七十一个封国,把武王十五个兄弟和十六个功臣有步骤有顺序地封到封国去做诸侯,要求这些同姓诸侯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在新任诸侯到任以前,周公在封国内强力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保留宏观控制权力在中央朝廷手里,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分给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锖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多是些有某种手工艺专长的氏族。功高盖主的姜子牙被封为齐侯,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齐国是当时最大的封国,同时还具有专征专伐的特权,“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上半生漂泊无依的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两代周王,落得一个最大诸侯的国君结局,双方也算都对得起彼此了。

除去上述国家之外,周公还分封了大批量的同姓国和异姓国。

由周公主持营建的洛邑被时人称为“成周”或“新邑”,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上古都城。洛邑初步落成,周王朝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大典,周公带领百官,拱卫着幼年的成王,使百官和成王在旧都熟悉礼仪之后,再一起跟从成王前往新首都洛邑安顿下来。周成王在新邑开始用改良后的殷商礼仪接见诸侯,在新都洛邑祭祀文王,并宣布周公制定的各种典章制度,谋划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周公摄政期间,于成王六年制礼作乐,主持制作了歌颂武王武功的武舞《象》和表现周公、召公分职而治的文舞《酌》,合称《大武》。成王七年,洛邑告成,为了祭祀文王,周公又主持为传统的《象》舞配以新的诗歌,制作了表现文王武功的《象》舞。由此,孔子大加追捧的“周礼”在周公旦手里正式建立健全了。

周公的“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具体而言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往下的封建制。

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也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与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嫡长子继承制配套施行。

周公旦摄政六年,眼看着成王已经长大,翅膀也有点硬了,偶尔不大听三叔周公旦的话,仁厚宽容的周公便决定提前还政于成王。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来了个豪华转身,“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

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连同摄政权、资政权、顾问权一并交还给了羽翼初成的成王。《尚书·召诰》、《尚书·洛诰》中周公和成王的对话,皆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主理国事的仪式上,由现场的史官记录在册。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避艰辛不惧谗言挺身而出,担当起君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道路的时候,毅然让出了王位,周公这种无畏无私襟怀坦荡的担当精神,永远被后代称颂。

但是,周公并没有因裸退而对国家大事放手不管,成王也是对他一再挽留,而他也不断向成王提出告诫,最有名的当属周公原创《尚书·无逸》。

周公还政于成王三年之后,在丰地养老,不久得了重病,病终前,周公叮嘱成王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周公病死,悲痛欲绝的成王欲遵照周公的遗志将其葬在成周的洛邑,这时。“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之后周公被葬于文王墓地,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看,周公主要成就是在军事上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在政治上,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分封制;在文化上,提出了“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道德规范,建立典章制度,制礼作乐,集周礼之大成。周公制礼是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绩之一。

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先于孔子的圣人。周公的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儒家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的汉朝儒生们将周公、孔子并称“周孔”。

在儒生们眼里十全十美的周公在当世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诗人、学者。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被尊为“元圣”,孔子为“至圣”,孟子为“亚圣”,三者的排名时而不固定,但孟子垫底是不变的。

周公是崇敬古圣最多的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之一,《论语》中记载孔子云:“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厉害了我的周公,我连做梦都太久没梦见到周公了”。孟子首称周公为“古圣人”,将周公与孔子并论,这应该也是孔子本人的意思。对孔子前辈不是很看好的荀子以周公为大儒,在《荀子·儒效》中赞颂了周公的德才,也拿周公和孔子做过比较,故意冷落孔子,结论跟孟子是反的。

汉朝的刘歆、王莽跟着荀子的感觉走,将《周官》改名《周礼》,承认是周公所作,是周公一手缔造了西周的太平盛世,将周公的地位驾于孔子之上,这应该也是孔子的意思,孔子的意思大概是不管排在前面还是排在后面,只要跟周公排在一起就满足了。

直到唐开元时期,唐玄宗下令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唐朝的韩愈为辟佛老之说,单方面宣扬儒家“道统”,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统序。

周公旦“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后者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以此维系并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周公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有尊卑的排名榜社会,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在今天的某些社会领域,这一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有一种传播范围极小的民间说法是:比干其实是在牧野之战中为劝阻武王攻伐帝辛时候被周公暗中下令杀死于乱军之中,外甥杀舅舅,这是大逆不道,周武王不敢亲自下令,就由周公代劳了。为掩人耳目,周公又暗中指使手下放出谣言说比干被纣王挖腹剖心而死。据说历史上研究这一传说的人也都一个不剩了。这一传说是比干之死的最大谜团,待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王将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旦
王纲解纽
周初如何巩固统治:分封制与宗法制
为什么说周公旦在周朝初期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西周伐纣后,纣王自焚,武王一年后也去世,你看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姬旦 简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