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做的手机竟然标价2000万!被日本封为“人间国宝”

2010年,

VERTU发布了四款

日本银座旗舰店周年纪念品,

“醍醐”、“锦光”、“菊水”、“南天”,

标价2000万日元,

折合人民币120万!

到底是什么手机,

竟卖出如此天价?

原来,制作者是将手机与莳绘相结合,

以春、夏、秋、冬为设计理念,

打造出的全球限量莳绘手机。

蒔絵

被称为日本国宝级艺术,

制作工艺比漆器更复杂精细,

是一项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

日本现存国宝中,

就有许多莳绘作品——

比如江户时代的《八桥莳绘螺钿砚箱》;

八桥莳绘螺钿砚箱,江户时代尾形光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蒔絵螺钿砚箱“椿”》,

通过颜色变换、平面分离,

营造出绚烂至极的花之春;

《车海老莳绘干漆八棱箱》,

虾活灵活现,好像要跳出来了!

时至今日,

日本仍然传承着这份工艺。

2013年,

80岁的专业滑雪者三浦雄一郎

带着漆碗登顶珠穆朗玛峰。

漆碗Qomolangma一战成名:

在零下40度、湿度10%以下的恶劣环境中,

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涂膜风貌。

这些作品,

均出自“人间国宝”莳绘匠人——

室濑和美之手。

在日本,“人间国宝”正式的叫法是“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认定保持者”,意味着能够保持、继承国家指定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的“艺”与“创造力”。

自1955年以来,日本只评出300多人。2008年,室濑和美大师因莳绘技术高超,被认定为“人间国宝”。

室濑和美作品:maki–e raden tana,尺寸142.0 X 60.3 X 45.0cm

室濑和美作品:莳绘螺钿华文平桌,尺寸35.0×60.0×14.6cm

室濑和美作品:莳绘螺钿八稜箱“彩光“,尺寸25.2×9.2cm

室濑和美出生于莳绘世家,

但当时从事漆艺根本无法保证收入,

高中时期的他一度很苦恼,

一边是“养活自己”,一边是“做喜欢的事”,

两难抉择之际,

他最终决定“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很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技术,还考取东京艺术大学,主攻漆艺历史,师从当时莳绘界“人间国宝”田口善国,并得到漆艺大师松田权六的指导。

室濑和美从此秉承着“向人学习、向物品学习、向自然学习”的师训,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从事修复工作,一做就是几十年。

一次,40多岁的室濑和美

得到了仿造“梅花莳绘小箱”的机会,

从仿制到修复,

一个小小的盒子,

足足花了他五年时间。

镰仓时代三鸟大社 梅花莳绘小箱

为了精准复制和修复,

室濑和美结合现代科技,

采用荧光X射线检测金粉纯度和粒子形态,

发现800多年前的作品,

竟然已经能利用金粉纯度来区分颜色,

表达不同的色彩和纹样。

他被传统工艺的精美绝伦深深震撼!

这是室濑和美学习工艺最重要的五年,

他有了制作具有超越时空价值的作品的念头。

室濑和美意识到:有必要把两个世界连接起来:一个沉浸在传统中的世界,另一个被迫适应现代西方影响的生活方式。

抱着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理念,他开始在从事文化遗产修复和创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向国内外传递日本传统美的活动。

室濑和美作品:莳绘“百华“

匠人不过朝九晚五,

匠心不过一心一意。

花大量时间进行涂漆的工作,虽然看似机械繁复,其实非常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如果太急的话,会给之后的莳绘工作带来麻烦。

莳绘容易掉,如果想在几十年、一百年后仍然保持最初完美的状态,那开始的两三年绝不能放松。

“底子”做好了,

才能进行第一步:镶嵌螺钿。

螺钿,就是贝壳。

将贝壳发光发亮的部分取下,

泡在水中软化后,

用刀将贝壳切割成0.4毫米的细条。

在“下地”的漆器上涂上黑漆,

大漆是天然的粘着剂。

将螺钿进行切割、移动、

排列镶嵌在漆器上,

不仅考验制作者的技术,

同时也考验制作者的审美。

螺钿折射的光泽非常动人,

即使同一片螺钿,

不同部位折射的光泽都是不同的。

剪切螺钿,使其长短不一,

将不同光泽进行完美的搭配和安排。

螺钿镶嵌完成,

待其干燥、牢固之后,

紧接着就要开始第二步:切金。

切金是在金片上切割图案、纹样,

再粘贴到漆器上,形成装饰效果。

先涂上黑漆,

再将金片粘贴在漆器上。

贴金时间最为讲究,

在大漆将干未干之时贴金。

做完以上两个步骤,

才真正开始莳绘。

仔细的把边角都涂上朱漆,

将金粉装入鹤羽制成的粉筒中,

粉筒一端包裹着一层绢,

金粉就通过绢的空隙洒出来。

金粉随着手指的弹动,

在朱漆上着陆,

随着角度转动闪闪发亮。

将色漆涂于金粉上,

涂色漆除了可以固定金粉外,

还可以让金粉闪烁出不同色彩的光芒。

涂上色漆后放置一周待其完全干透,

开始第四步:打磨。

用不同的木炭仔细打磨,

打磨的度最难掌控。

因为使用的是色漆,

打磨不够,金色发不出来,

打磨过度,则失去了色漆的颜色。

如何适度的将色彩协调地进行打磨,

是一个日久磨砺出来的手力经验。

打磨完后再全身涂上黑漆,

打磨、涂漆反复三次,

这样繁琐的制作过程,

是莳绘质量的保证。

黑漆既可以牢固金粉,

又能平衡色差,

使得色彩整体更为融洽。

然后进行最后一步:付描。

笔沾朱漆描绘出花样,

手持鹤羽筒洒上金粉,

器物的全貌就出来了。

为了让莳绘能长久保留颜色,

涂漆和打磨仍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先用鹿角粉打磨,

再用自己的手指进行最后的最后一步:

盘它!

因为人皮肤的肌理是最温润细腻的,

而莳绘的美值得最温润的对待。

室濑和美作品:茶道具 《缟文蒔絵螺钿中次》

终于,一件茶道具 《缟文蒔絵螺钿中次》制作完成。这个看起来像平面画一般,实际上是由微米单位的技术所做的立体画面。

莳绘技艺考验的是匠人的耐心与毅力,稍有差错便要从头来过。一件完整的莳绘作品,即使小如茶具,也需要三到五年。

这正是匠人的坚持,

这正是人间国宝的执着。

室濑和美与其工作室成员讨论中。

和美的作品大胆、温和,

且具有与人性化。

从一个小巧的香薰盒、

到箱盒、抽屉、乐器,

甚至是大面积的建筑装饰墙面,

他都更青睐于人使用过的痕迹。

室濑和美设计的纹样,

通常是对自然界元素的抽象回应。

他将传统技艺与自身所见所感相结合,

创造出独有个性的作品。

室濑和美作品:蒔絵螺鈿饰箱“宴”

室濑和美作品:莳绘螺钿箱“朱光“,尺寸25.8×23.9×7.2cm

室濑和美作品:椿莳绘螺钿饰箱,尺寸14.6×28.0×12.5cm

室濑和美作品:南天莳绘自鸣琴,尺寸12.5×27.5×10.8cm

室濑先生将“不易流行”作为传承态度,

即不能更改的本质,

结合跟随时代的创新。

只有加入新元素,

才能成为永恒。

在分享匠人事迹时,

偶尔听到这样一些声音:

传承太难了,根本养不活自己!

室濑和美也这样说过,

他担心莳绘无法维持生活,

但他依然选择了喜欢的莳绘,

并且更费时耗力去琢磨一件莳绘工艺品,

少则三年五载,直到头发花白。

有些传承是无用的,

这里的“无用”是没有金钱收入。

但所有传承是无价的,

这里的“无价”是传承的未来。

为了传承,

室濑和美和许多匠人都做了一样的选择:

不为生活而折腰,

只愿为传承低头。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登顶珠峰居然携带漆碗?日本匠人手艺比你想的更为强大|日本·文化
他的莳绘屏风居然可换几间房子?什么才是顶级莳绘作品?
【新提醒】全解|漆器制作工艺流程
日本の漆艺_人间国宝及其作品
日本人间国宝作品-割贝莳绘
皇帝都嫌奢侈!这宝箱:螺钿星河玉石花,揽尽东方绝风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