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三国演义》?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人均文盲的古代,美德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教化民众”其实是古时候通俗文学的功能之一。不论是民间传说、戏曲小说、评话俚曲,除了娱乐放松之外,也潜移默化的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等等传统美德扎根人民心中。

      《三国演义》就是这些通俗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受其影响,北洋军歌甚至就是唱的“关张赵马黄”。到了今天,他对是非观、善恶观正在成型的孩子们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进步的角度讲,今天的美德和古时候又有了不同。就拿“忠”举例,古时候讲的是“忠于皇帝”,而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

      所以其实不论《三国演义》或者其他话本、民间传说故事真假,它只要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那它就是有益的。是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正面的影响。

     其次,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来说,童话和短篇故事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要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三国演义》更适合孩子们进一步的阅读。

     比如对曹操的描写,我个人觉得比“一仁到底”的刘备在人物性格上层次丰富得多,故事更精彩纷呈。

      当曹操在演义开篇时形象比较正面,比如“献刀”,曹操就显得积极热血有勇有谋;再比如“温酒斩华雄”,十八路诸侯里就显得曹操“识人善用”,光芒盖过“仁主”刘备和“四世三公”袁氏兄弟。但到了后面变成反面人物时,“借汝人头”的阴险狡诈,“许田打围”的狂妄自大,杀董妃、杀伏后时凶残嗜血,“割须弃袍”“华容道”时的狼狈仓惶。值得孩子们反复品味。

       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在经史子集里,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传承在《三国演义》这样的民间话本、戏剧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德吧感悟
讲孝德、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故事教你如何行孝
感恩是一种美德
孝道
传承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9篇
二十四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收藏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