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作文写作思维启迪05:辩证写作思维

一、什么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逻辑思维中,看待事物或分析问题时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

二、辩证思维的常用方法
  1、全面联系思维法
全面就是运用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即从时空整体上全面地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发展过程。换言之,就是对思维对象作多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的考察的一种观点方法。
联系就是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空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横向联系的一种观点。
 
 2、动态变化思维法
发展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发展观来考察思维对象的一种观点方法,是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观点方式。
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3、对立统一思维法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分析对立面的统一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它揭示出事物的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地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4、否定之否定思维法。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否定之否定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量变与质变思维法。
它揭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三、辩证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1、全面联系思维法的运用
简单说来,就是综合运用我们前面讲过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等多种方式。
例解1:我的学校

思维导图01

这是以《我的学校》为题运用辩证思维的一个示例。
在思维的第一个层次是运用发散思维从学校优势、不足与我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延伸,其中“优势”与“不足”运用的是正反对照的思维方式。“我的建议”使思考更加全面,如果联系到学校的发展历史,,思考就更加全面了。
思维的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思维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发散思维加以展开、具体化。
在基本思路确定之后的具体写作中,则需要根据写作的意图决定轻重详略。
假如换一个相关的题目《给校长的一封信》,重点则放在“我的建议”这一板块,在“优势”与“不足”中则以“优势”为重点,但这两个方面都不宜花太多的笔墨。

2、动态变化思维法的运用
这就是在写作中从时间上来考察思维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纵向发展过程的一种思维方式。
例解2:中考作文题《黑板上的记忆》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002

题目中的“黑板”是一件具体物品,自然有实实在在的形态及其特征;题目中的“感受”是一种心理印记,自然有喜怒哀乐等等不同状况。根据动态思维的基本方式,不外就是对“黑板”与“感受”在过去、现在、将来不同时间段的相应状况、意义、价值等等进行思考。当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轻重详略的选择以及相互间的关联与照应。

例文:
  眼前是写满公式的黑板,眼下又是成绩不好的考卷。我已经是个初三的学生了,即将面临中考,一次考试的失利就会使我乱了阵脚。无形中,父母和老师给的压力使我感到迷茫。
  我就像一条离开水的鱼儿一样,焦急却又无奈……
  我用手托着头,呆呆的看着黑板。看着看着,那块黑板映在了我的眼眸中,越来越深,勾起了一段内心深处的记忆:
  记得那已经是一年级的事了。我带着快乐与好奇游入这片学海,当我第一次来到教室,看见那些不认识的同学和那块大大的黑板时,有着满心的憧憬。那时,教室外的梧桐长的茂盛,阳光也洒的灿烂。记得每天中午,我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黑板上玩画鼻子。我常常和小云一组,她来指,我来画。每次我画完,身边总会响起大笑声,我耐不住性子,一把扯下眼罩。
  果然,鼻子画在眼睛下面了,乍看像一颗痣!原来是小云故意指错的,我气呼呼的和小云在教室里追追打打。说是气呼呼,其实,嘴边早就挂上甜甜的笑。于是,大家一起大笑起来……
  虽然事后会被老师批评弄脏黑板,但当时的那份快乐,我永远也忘不了。
  从回忆中醒过来,再看看现在的我,那早已不是以前的我了。我是长大了,应该抛弃那些任性和依赖,但我也同样失去了那份快乐与憧憬;我再看看眼前的黑板,那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块黑板了。
  我是长大了,应该抛弃那些游戏和玩笑,但我也同样失去了那份快乐与自由。
  想想以前,我是多么的喜欢读书。看看现在,我又因读书弄得如此的疲惫。
  霎那间,我明白了,我并不用抛弃任何一种性格,因为那都是我。偶尔任性一下,偶尔开开玩笑,再和同学玩玩画鼻子……
  是我忘记了学习的初衷,忘记了那块让我憧憬的黑板,忘记了那黑板上快乐的记忆……
  再次把心思转回课堂,听着老师勤恳的讲课声,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再望望窗外明媚的阳光。我,不会再迷茫了!

3、对立统一思维法的运用
这种思维方法最重要之点在于抓住“对立、统一或相互转化”及矛盾中的相互“依存与促进”的关系。比如战争中的“进攻”与“防御”,人性中的“善”与“恶”,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等等。
例解3: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善良原本是一种美德,与错过、邪恶、虚伪等等是明显对立的,但从后果或实质的角度进行分析,“善良”便极有可能转化为一种罪过或过失。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03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父母教育子女,为了孩子全面发展、特长发展,而给孩子报了不少课外培训班,让孩子常常疲于奔命,其大多数动机并没有问题,但这种方式却是在不妙,最后不但事与愿违,甚至还会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再从现象与本质的角度分析:有不少家长看来是为了孩子今后有出息,而在内心深处难免有顾及自身体面,“字荣亲贵”等等另外的心思。

例解4:晴天和雨天的故事。
一位老婆婆去找禅师说:“我每一天都很忧愁,禅师能否帮帮我?”禅师问是为何,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个卖伞的,小女儿嫁给卖帽子的。如果是晴天,我就担心大女儿家没生意。如果是雨天,我就担心女儿家没生意。,因此,每一天都很忧愁。”禅师笑笑:“呵呵,其实你应该每天都很开心呀。如果是晴天,小女儿家生意好。如果是雨天,大女儿家生意好。这样来看,天天是好天。”
在这个故事中,老婆婆把雨天和晴天完全对立起来,于是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同样忧虑。通过禅师的开导,老婆婆调整了心态,无论晴天或雨天都不在忧虑了——
对立的矛盾得到了统一。

例解5:偷到与美德。
有一天,苏格拉底遇到一个年轻人正在向众人宣讲“美德”。苏格拉底就向年轻人去请教:“请问,什么是美德?”
  年轻人不屑地看着苏格拉底说:“不偷盗、不欺骗等品德就是美德啊!”
  苏格拉底又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
  年轻人肯定地回答:“那当然了,偷盗肯定是一种恶德。”
  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有一次,我在军队当兵,接受指挥官的命令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了出来。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还是恶德?”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辩解道:“偷盗敌人的东西当然是美德,我说的不偷盗是指不偷盗朋友的东西。偷盗朋友的东西就是恶德!”
  苏格拉底又问:“又有一次,我一个好朋友遭到了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他买了一把尖刀藏在枕头底下,准备在夜里用它结束自己的生命。我知道后,便在傍晚时分?留进他的卧室,把他的尖刀偷了出来,使他免于一死。请问,我这种行为是美德还是恶德啊?”年轻人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恶德。这时候,年轻人很惭愧,他恭恭敬敬地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美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事物总有正反两个对立面。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4、否定之否定思维法的运用。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下面用具体实例来做进一步的解说。
例解6: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04

第一层次:肯定
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将书籍比喻成让人进步的阶梯,也就是说人类如果想要一直进步,是离不开书籍的。肯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人们通过读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第二层次:否定
古人孟子的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指的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不然就可能成为书呆子。
而马克思却说“实践出真知”,他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第三层次:否定之否定
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反复地精读、细读,读透后在写作文时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这里把读书与写作密切联系了起来。还有许多成语: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手不释书、书不释手等等,都强调的多读书的意义。
在写作时,根据上面的思维导图,按照“要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这样一条思路展开,不但有理有据,而且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规律,论证便充分而有力度。

例解7: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究竟先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如果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来分析,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思维导图:

s思维05导图wdt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把鸡的进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肯定
在这个阶段中,既没有“鸡”、也没有“蛋”,但是,却有一种类似于鸡的“类似鸡”它产下的蛋我们把它称谓“类似蛋”(肯定)。
第二阶段:否定
类似鸡在不断的进化中,模样与生理特征便慢慢接近于现代鸡了,但还不是真正的现代鸡,我们称之为“早期鸡”,它们下的蛋我们称之为“早期蛋”。这是对于“类似鸡”与“类似蛋”的否定。
第三阶段:否定之否定
早期鸡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化,便演变为“现代鸡”了,它们所下的蛋就是“现代蛋”。这个过程就是对第二阶段“早期鸡”与“早期蛋”的否定——这便是“否定之否定”。

5、量变与质变思维法。
事物发展的过程遵循“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例解8:电灯泡的发明
电灯泡的发明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思维导图06

爱迪生在试制白炽灯泡时,曾经失败了1200次,最先从煤气灯受到启发,产生了发明电灯泡的想法并开始试验,先用棉线做试验,惨败,但从中却受到一些启发。接着用合金材料试验,仍然失败了,大事比先前有了进步。后来用碳棒、毛竹灯丝做试验,虽然屡屡失败,但是,每一次失败中都有所进步,最后,由库利厅等人采用钨丝做灯丝之后,方便耐用的电灯泡才得以问世。
前面的失败中不断的改进产生了量变(灯泡使用寿命不断延长,到钨丝灯泡问世之后便是质得变化(质变),但当今的电灯与当年的钨丝灯泡相比,又是一个更大的飞跃(新的质变)。

小结:
大量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地进行辩证思考。

人们只有辩证思维才能正确地解决科学发展中提出的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辩证思维,不仅能够充分拓展写作思路,而且能够加强认识的深度,提升作文的境界与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对辩证写作思维的几种基本方式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同时,多举出一些示例让学生思考,练习,学会灵活运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创造力开发的基本原理
陈吉平 | 探解唯物辩证法主要内容及结构的内在逻辑
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最早的辩证法建立《易经》的思想方法基础 易经新论连载52
现代哲学原理是太极拳的思想理论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