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技法:怎样快速写好记叙文结尾

高考记叙文写作要赢在各个环节上,写好开头、主体还不够,还要写好结尾。元人乔梦符说过,写文章需要“豹尾”,简捷漂亮、干脆利索、警策有力。作文的结尾也是关键的一步。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拖泥带水,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峻峭刚健,大添异彩,真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能赢得高分。

怎样写好高考记叙文的结尾?从下面的文字里,我们不妨得到一些启迪:

一、余味蕴意,启人智慧。余味蕴意,启人智慧。就是在文章的结尾留有余味,蕴含深意,让人联想,令人深思,启人智慧,促人奋发。它的显著特点,是真意深意不在字表,而在字里,不在文内,而有文外,富有哲理,因而也是一种颇具匠心的含蓄式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技巧,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词句蕴含式,即通过平实简明而又警策深邃的语言来收束全文,表达令人深思、富有哲理的内容,激人奋发,促人警醒,给读者留下意味无穷的广大空间。二是标点符号式,即通过能够发展延伸、耐人联想揣摩的省略号收束全文,给读者留下广阔无间的想象余地,以体现作者的匠心。三是情节留空式,即在文章的收尾留下语言空白,让读者去构思创造,加以想象补充,既是全文的终结,又是读者参与的起点、余味的延伸。运用余味蕴意式收束,要体现出蕴意真味,语言要含蓄,切忌直露。要注意文外之文,多从读者角度考虑,要让读者感到,文章既结束了,又似刚刚开始。

例1《一件小事》(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铁凝)结尾:

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和认真去做一切事。

简评:文章结尾运用“照应延伸式”,既照应了前文,又引导读者去思考,是有力的“豹尾”。自己的天真、机灵、执着和邻居的随和、宽容、善良,展示了“我”和邻居心灵的纯真和美好,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与通融。这些内容在结尾中都有体现。一件小事往往会让你走向成功,也常常会影响人生的进程。邻居的谅解、宽容和鼓励,不只是“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更重要的是让“我”“认真去做一切事”,以小事情表现大主题。

例2《安徒生童话故事选·海的女儿》的结尾: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

简评:故事结尾留有余味,蕴含深意,表面上写小人鱼失败了,她没有成为人;但精神上她至高无上,芸芸众生望尘莫及。安徒生把人类所有的美集于小人鱼一身:天真、美丽、善良、仁厚、无私和坚忍不拔。作品以悲剧收场,感动了无数的读者,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追求美好灵魂的崇高情怀。

例3.莫泊桑《项链》的结尾:

“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来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法郎!……”

简评: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常规思维思考根本想不到的,不仅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还使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了。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可以使叙事曲折有致,内容丰富多姿,而且启发人们少一点虚荣心,多一点思辨力。

二、回复照应,结构严谨。回复照应,结构严谨。是以与开头相同或近似的内容、句式或词语,来作为文章的结尾,从而构成内容上的回应和修辞上的反复,形成浑然一体的严谨结构。主要是为了在情节上照应开头,既是结构上的考虑,又示以故事的结局。

例1《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结尾:

这天晚上,我和苏武一同和着干草睡在地上。一觉醒来,不见苏武。时空已经跨越了二千多年,苏武还在我的心中说着话。

简评:这个结尾,看似很平常的三句话,可是含金量高,经得起推敲,可谓是豹尾。“这天”照应标题的“一天”,“我和苏武一同和着干草睡在地上”一句写出了苏武在天寒地冻中睡干草吃冰雪的艰辛情境,表现了英雄的爱国报国的崇高品质。“一觉醒来,不见苏武”一句点明这是想象作文,可是苏武是真实的英雄,不是虚构的,而“我”的言行举止是虚构的,虚实结合是这篇想象作文的特色,在这里也作了交代。“时空已经跨越了二千多年,苏武还在我的心中说着话”一句则是画龙点睛、揭旨明理的关键句子,苏武的形象彪炳历史已经二千多年了,还是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英雄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爱国”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例2.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结尾:

……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简评:这个结尾,通过描述性语言,写出了警官处理完狗咬人案件趾高气扬、神气十足离开广场的情景,与开头警官“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走来的情节构成了和谐照应关系,一来一“走“,首呼尾应,使结构十分谨严,同时也宣告了小说的结局,加强了讽刺意义。这种结尾,往往内容上以强调为目的,结构上以呼应为标志,修辞上以反复为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合理安排收束文字。至于采用哪种方式回复,是词语还是句子,这要因文首实际情况而定,因内容不同而易,灵活掌握。

三、点示标题,揭旨明理。点示标题,揭旨明理。就是在文章的结尾,一是将题目中的关键字乃至整个题目再次点示出来,使人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产生重温标题、回味无穷的效果。二是用关键词语或者关键句子点出主题,揭示深意。

例1《父亲与牛》(《人民日报》),作者车承金)结尾:

然而,让父亲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像经管儿女一样,辛辛苦苦经管培养起来的牛,从农耕文明时起人们就离不了、在黄土地里奔走了几千年的牛,突然间,竟从黄土地里消失了,取代它的是一台台铁牛——拖拉机。

父亲的话让我一惊,突然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梦早已实现了,种地不用牛的梦现在也实现了。我想,人们的下一个梦,也很快会变成现实,很快!

简评:作者在记叙文的开篇和主体部分,都是浓墨重彩写大黑尖子牛,而在结尾却笔锋一转,写铁牛——拖拉机,这不是记叙文中心事件的转移,而是内容的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正在改变,一个个梦想都成为现实,揭示并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例2.人教七下自读课文乔叶《坐在最后一排》的结尾:

那最后一排的位置和白老师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把我的生命和灵魂引向另一种暖度、亮度与高度享受的人。

简评:这个结尾,作者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点示标题,揭旨明理:作为一个小学生,受到老师的爱护甚至宠爱是值得骄傲和难以忘怀的。每一个孩子都在学校中受到教育,都受到了老师的恩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个空间、这个机会,让自己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呢。

四、渲染环境,烘托人物。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通过描写或再现一段情景,渲染氛围,增添画意,从而更好地烘托主题。

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使用了这种结尾: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简评:这一结尾,不仅通过情景描写渲染了旧中国落后、封闭的农村除夕夜看似热闹实则死寂、看似吉祥实则险恶的氛围,还再现了旧中国农村浊重的愚昧气息和悠远的原始气氛,更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度。

五、议论评说,拓展主题。这类结尾是“编筐织篓, 好在收口”,是通过议论对记叙文所叙述的事件进行评说,往往也是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穷的结尾,作者预留着让读者想象的空间,读来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驰骋想象,延伸思考。

例1.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结尾: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简评:作者在记叙文的结尾用议论的语言表达非常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正文中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在结尾处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作者在结尾再次亮出真的猛士。“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出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本来说“猛士”足已表达作者的意思,再加上“真的”来修饰,起强调作用。“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为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

例2.巴金《小狗包弟》的结尾: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简评:作者用议论的语言结尾,有拓展主题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时的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小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记叙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精彩开头、结尾
记叙文的结尾五法
让你一眼心动的神仙作文开头/结尾是什么?高考生赶紧收藏
作文收束技巧系列讲座
第十七讲 作文专题——中考考场作文技巧
高考作文精妙结尾点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