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平菇的栽培技术,种植时学会这几点,即可开始培植

(一)平菇的形态构造

平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的。平菇的菌丝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分布在基质中,起吸收、分解、运输和积累营养物质的作用。菌丝体呈白色,子实体是人们食用部分,是由菌盖、菌柄、菌褶等部分组成的,呈白色、灰白色。

(二)平菇的生活史

平菇孢子在一 定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母产生孢子的整个过程是平菇的生活史。平菇生长可分菌丝体、子实体两大周期,菌丝体需时间长,子实体需时间短。平菇子实体生长分三个阶段:桑椹期、珊瑚期、形成期,在适宜的条件下,由桑椹期到形成期需6~7天左右。

(三)平菇的生长条件与要求

1.营养 平菇和其他生物--样,生活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在自然条件下,一般簇生在杨、柳、榆.槐等多种阔叶树种的枯木桩上,从枯木中摄取碳、氮、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现在我们采用代料(玉米蕊、棉籽壳、稻草)栽培平菇都含有上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温度 平菇是低温型菌类,适应温度范围较大,菌丝体在4~ 35℃之间生长,以25~ 30℃生长最快,7℃以下生长极慢,40℃以上菌丝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一-般需要低温,以8~18℃为宜,但有的品种在25℃以下也能形成子实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日夜温差越大,对平菇的刺激也越大,子实体分化生长就越快。

3.湿度 水是平菇的重要成份,平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大部分来自培养料,培养料含水量以60~ 70℃为宜,子实体才能形成。这时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低于60%子实体停止生长,低于45%子实体不再分化,就是分化的子实体也会千枯死亡,若超过95%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易招致杂菌丛生影响菇体.有时会在菌盖上发生大量的小平菇菌蕾。

4.光线 平菇菌丝体在黑暗的条件下,勉强能生长,阳光直射菌丝体会出现干缩,菌盖发硬,同时影响产量和质量。在黑暗中,会形成畸形菇,出现菌柄长、菌盖小、颜色发白等症状。

5.空气 平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菌丝体免强能生长,而子实体却不能生长,没有新鲜的空气,子实体就不能形成,就会产生菌盖很小的大脚菇。

6.酸碱度(PH值) 平菇喜欢在 中性稍偏酸的培养基上生长,PH值在4~8之间均可生长,最适为5~6。

(四)栽培时间与场地的选择

栽培平菇要 根据其生长条件的要求,进行安排栽培时间,一般从9月份延续到翌年3月份。室外栽培场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临近水源的地方。晚秋、冬天早春应选择背风向阳处,晚春、早秋应选在遮光避阴处。室内栽培只要具备保温、保湿、通风换气良好、有明亮的散射光等条件,--般房屋通过消毒即可栽培。

(五)配方

1.玉米蕊90%.麸子5%,氧化钙25%,石膏0.5%,磷肥2%。

2.玉米杆95%.麸子2%,氧化钙1%,磷肥2%。

3.麦秸50公斤,麸子5公斤,黄豆粉1~1.5公斤,氧化钙0.5~1公斤,石膏0.25公斤。以上几个配方均加磷酸二氢钾50克,蛋白50克,肥土2.5~5公斤,白糖0.5公斤。

4.棉皮50公斤,磷酸二氢钾5~100克,石膏0.25公斤,氧化钙0.5斤,磷肥1公斤。

5.棉皮50公斤,白糖0.5公斤,石膏0.5公斤,氧化钙0.5公斤。

6.棉皮50公斤,食醋100~150克,尿素100克,氧化钙1公斤,石膏0.5公斤。

(六)栽培方法

平菇的栽培方法很多,有盆栽、室内栽、床架栽、大棚栽、阳畦栽、塑料袋堆积方栽培等方法,现在着重介绍以下几种栽培方法。

1.平菇塑料袋堆积法

(1)平菇塑料袋堆积法的特点:

①减少杂菌和病虫害污染,②管理方便,方法简单,菌科容易搬动,适应城乡种植。

③单位面积利用率高、利润高、产量高、成本低。

(2)原料的选择利用新鲜的原料最好,如果是旧原料,需要曝晒2~3天.发霉结块的不能使用,棉皮、粉碎的玉米蕊均可作为生料栽培平菇。

(3)塑料袋的规格塑料袋 分单开口和双开口两种,单开口袋宽28~30厘米,长35~40厘米,双开口宽30~35厘米,长50~55厘米。

(4)播种量一般 5公斤棉皮播--瓶菌种(750毫升),播量也可以再大一些,播种量越大,菌丝生长越快,出菇越早,生育期越短,杂菌污染减少。单开口:一般播两层,中间一层占一袋播种量的40%,开口处的一层播60%。双开口:一般播3~4层,两头撒播,播量各占一袋菌种量的30%,中间的1 ~2层,占一袋播种量的40%,装料与播种是同时进行的,装-层料后,在袋内周围占播菌种,然后再装料,装料时轻轻填压,不能压的过紧,也不能装的过松,过紧过松都会影响菌丝生长。平菇是好气性真菌,为了保证菌丝生长阶段需要足够的氧气,栽培袋口必须用一上通气塞(通气塞是用千净的报纸一块,抱上一团无杂省感染的旧废棉或籽壳,直径3~4厘米),这样即达到菌丝生长需要的氧气,又能减少外界环境对培养料污染的目的。

(5)塑料袋堆积方法

在寒冷 的冬季播种后就可以堆积,要顺着光线的方向把栽培袋一层一层的排好,可堆4~5层,靠墙堆单开口的,口朝外,中间堆双开口的,春季、秋季气温高,播种后不要马上堆积,以免烧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塑料袋堆积法培养菌丝体,不能在室外进行,一般菌丝生长阶段,不需温差刺激,在菌丝体发育成以后刚要形成子实体时,需温差刺激。

(6)管理技术

在菌丝生长发 育阶段,一般室内不用喷水,主要是一天三次观察温度,尤其在刚播种后3~ 10天内温度极易升高,这时要注意通气降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最合适,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10~ 15℃,湿度保持60~70%,一般情况下,不易污染杂菌,菌种量大的20~ 30天菌丝可布满料面,5~7天即可出菇,如果温度低,菌丝布满料面所用的时间就长,菌丝布满料面出现菇蕾时,进行调堆,将出现菇蕾和未出现菇蕾的袋分开堆积,然后将出现菇蕾的袋打开,并将袋口向外翻卷,此时菌丝发育成熟,料内已不再产生大量的热,就可以把袋堆7~8层高,这时的室温应保持在15℃左右,空气相对温度保持90~95%,湿度低于90%要喷水补湿,喷水量应根据室内苍气相对湿度,子实体大小,天气干燥或潮湿而决定。当平菇子实体长到菌盖平伸,稍向下弯即为采收期,采后将收过菇的袋口封住(四周-叠,用图丁钉在培养料上)等再出现菇蕾时,再将口打开,进行管理。

2.塑料袋玉米蕊栽培法

玉米蕊栽培,首先将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蕊粉碎,晒1~ 2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的玉米芯浸泡于原配好的营养液中,浸24小时,捞出淋干,水分稍低于阳畦栽培。栽培方法与棉皮基本相同,装料时把料压紧,用耐用不易破烂的乳白色塑料袋,直径28~ 30厘米,菌种量适当加大,在布满菌丝以后,10天可以出菇,若10天出不来,就因为PH值太大,或菌种有问题。管理方法与塑料袋棉籽壳栽培管理方法相同。

3.室外阳畦栽培

用阳畦栽培 阳菇,不要菇房,下设床架,节约材料,成本小,收益大,作业方便,减轻劳动强度,室外通风透光条件好,平菇生长健壮等优点,但受自然气候影响大,占地较多。阳畦建造:阳畦栽培的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附近又有水源挖成宽1米、深0.3米,长度不限的东西向阳畦。

(1)棉子壳阳畦栽培

①培养料的调制:调料场所应为水泥地坪或塑料布,调料用的水应为洁净的清水,不要用污水在不清洁的场所调料。以免污染、料、水及添加剂--定要 掺和均匀,防止将来发菌和出菇不平衡。

②进料、铺床:一般在培养料调制好后,应进行铺床,不宜隔夜,通常料厚12~ 15厘米,天暖时料要薄些,天冷时厚-一些,床面要求平整,厚薄-致,干湿均匀。

③播种方法:播种之前先将菌种瓶外部及盛菌种用的瓷盆、铁钩等用具和双手用消毒药消毒冲洗擦净(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用铁钩把菌种掏出放在盆内,不要把菌种弄得过碎,以免影响发菌。栽培方法:首先在阳畦内陆面上铺上一层农膜,把调好的料铺6~7厘米厚--层,按穴距16厘米点播上菌种,然后再铺上一层棉皮6~10厘米厚,上面穴距16厘米点播一层菌种,盖上一层报纸(报纸的作用主要是吸水,不致于水分积存于料面,而引起菌丝体生长发育不良)。报纸的上面,用薄膜复盖着,以免以气候干燥而料内水分散发,薄膜上面复一层3~4厘米厚的无病虫害的土或草帘,从播种后到出现菌蕾称为发菌期,这时平菇菌丝逐步吃完整个料面,属于平菇的营养生长阶段。

菌丝生长是否健壮,密切关系到出菇快慢及产量高低,环境条件是否适宜又密切影响菌丝的壮弱。播种后,培养料在薄膜的覆盖下湿度很大,多种微生物在料内同时活动,畦温必然急骤上升,每天都要检查,畦温的变化,注意控制畦温在25℃以下,过高会烧菌丝,造成损失,如床温持续升高,应迅速掀动薄膜,通风降低床温,待温度调好后,仍应紧盖薄膜、复土或盖草帘。播后三天可看到菌种块变白,并向四周延伸菌丝,如发现有绿色、褐色等杂菌发生,要迅速挖去,带出畦外深埋,严防蔓延。现蕾期的管理:在适温、适湿及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播种后40天左右菌丝即可布满料面,并深扎到床底,播种量大,菌丝生长快,当菌丝逐渐积累营养物质达到生理成熟后,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外界条件,就可以形成子实体原基,料面出现由白色粒状小菌蕾组成的菌蕾堆,状似桑椹,人们称为桑椹期,这时,外界条件对子实体的生育分敏感,因此应加强料面通风。

以利子实体的生长。如果温度高,应覆盖草帘遮光降温.若大风降温天气,及时覆盖草帘保温,平菇生长需要喷水,气温较高时,每天早上或晚上喷水,气温高时应在10 点钟后再喷。喷水量的大小要看天,看菇来决定,菇小,喷水最小,菇大、菇多,喷水量大,晴天多喷水,阴天少喷水或不喷水,春季、秋季由于气温偏高,应注意调温,若气温偏高,日间要在塑料薄膜上加盖草帘,使阳光照射,并且用竹杆支起草帘通风,傍晚时掀去草帘,并注意通风,通风应在通风口处掀开薄膜。害虫随着春季气温回升,陆续发生,杂菌就开始危害,这时要注意防止虫与杂菌的侵害与污染,特别是做好阳畦周围的清洁工作。在四周喷洒防治病虫的药物,以防虫类发生,因平菇有特殊的香味,害虫往往迁入危害,因此通风后应立即覆盖薄膜,防止害虫侵入,并且还要防止老鼠、蛤蟆、蜘蛛的危害。

(2)玉米芯阳畦栽培技术玉米芯 和棉皮栽培在栽培场地、季节、阳畦的建造基本相同,现就其具体栽培方法如下:玉米芯适宜春季(中春)、早秋栽培。玉米芯培养料的制作:首先将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曝晒2~3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将粉碎好的玉米芯浸泡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中,PH值不得低于9,浸泡24小时,捞出淋干,不往其它地方流水为止,用手平力握住一把玉米芯有水外溢,但不往下滴水为正好,然后把料铺进阳畦内,栽培方法与棉皮基本相同,料厚15厘米,在点播菌种时,用直径2厘米左右,一头带尖的木棒插上洞把菌种埋进去,然后用木板拍平,盖上报纸,上面再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盖一层3厘米左右的土。2月份栽培,一般60天出菇,8月10~20 号播种,一般40~50天可出菇。玉米芯栽培平菇常出现的杂菌:绿霉、毛霉、黑根霉,这些杂菌主要生长在酸性环境里,1~2天它可以占领整个料面。防治方法:PH值调到9,菌种优质,室内不要高于20℃,菌种量大些是预防杂菌的好办法。防治绿霉菌的方法:纯酒精用针管注入染有杂菌的地方。用酒精、甲醛混和液1:1的比例,用针管注人有染菌的料面上,防治率达90%。

(3)麦秸阳畦栽培技术将 干净无霉变的新麦秸曝晒1~2天,粉碎,用1%石灰浸泡1~2天,加入原配好的营养液中,10小时后捞出,随即栽培,配料等捞出后,栽培之前与麦秸混和掺匀。麦秸栽培时,菌种一般按层撒播,表面用木板压平,在麦秸表面上撒播--层菌种,再稍微用木板压一下,使料与菌种复实,以利菌丝生长,然后再盖上报纸、塑料薄膜、土或草帘,在麦秸培养料出现珊瑚期时喷洒多菌灵水溶液(1:250),可防止子实体倒伏,隔2天再喷一次,共喷2次。麦秸栽培平菇最易得粉孢霉,粉孢霉多发生在温度大的地方,出现后,把污染的料挖掉,然后在坑内撒上石灰块,可以防治粉孢霉。

(4)玉米杆阳畦栽培技术将干净无霉 变的玉米杆,曝晒2~3天,粉碎浸泡10小时左右,捞出淋干,无水滴下为止,加上其它原料,即可种植。玉米杆浸泡液必需加0.25%的多菌灵,玉米杆适应阳畦栽培,菌块栽块,料厚一般30厘米,玉米杆栽培的缺点,最易招引霉菌,所以栽培时要小心。玉米杆、麦秸在室外栽培比在室内栽培,相同体积的子实体重最大,颜色比室内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尾菇的栽培管理及烹调技术
怎么用玉米芯简易栽培平菇?如何将出菇后的菌料埋土继续出菇?
平菇概述
平菇室外阳畦栽培“五诀窍”
冻菌是什么菌啊,怎样栽培?
凤尾菇栽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