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教授楼宇烈讲:中医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

  楼宇烈(1934—),男,浙江嵊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整体关联

  有人认为,中医的理论是不科学的、模糊的、不可实证的,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实证观念和思维,认为你是你,我是我,所以无法认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念。而中医的阴阳理论反映的是动态平衡,五行学说反映的是整体的相关性,这些可以说都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理念。

  中医的思维首先源自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即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种分析还原的方法。分析还原,还原到后来就各个成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整体关联的还原,它也是还原,也还原到每一个个体,但个体是相互关联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中医根本的问题是研究生命的问题,是研究人这个有精神的高级生命体。也正因为这样,中医的理论里才有整体生命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完整地反映整体的面貌、而不只是反映那个部分的观念。比如,肝脏不只反映肝脏这部分,心不只反映心这部分,而是与其他脏器生理功能密切关联在一起。

  我们需要把中国哲学这样一个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充分地阐发出来,加强研究,来支撑中医基本理论。中国哲学里,特别是当中国哲学在吸收了佛教里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样的理事关系思想以后,就促成了宋明理学中“理一分殊”理论的产生。而“理一分殊”理论的核心,就是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整体,所谓“事事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人人一太极”。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反映一个天人关系的整体。我们的文化有这样丰富、深刻的道理,所以才会有把生命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整体来对待的医学理论,有人竟然说它是伪科学,简直不可思议。

  自然合理

  基于整体关联的观念,中国哲学又生发出了“自然合理”的理念。这种“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比较成熟的时候是魏晋玄学,我们认为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其中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的方式。所谓“自然合理”,也就是说凡是合理的必然是自然的,凡是自然的必然是合理的。具体来说,“自然合理”有两重内涵:

  其一,尊重自然。中国哲学里的“自然”是本然的意思,任何违背事物本来面貌的做法,都得有问题,是不合理的。中国人寻找自然合理,符合自然的才是合理的,我们应该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要适合、符合这个事物的本来发展的途径、趋势。对中国哲学的“自然合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我们是要这样去认识,这样去实践。而所谓“科学合理”的理念,在它寻找到事物的本来面貌以后,它是要去掌控自然,去改造这个自然,去改变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自然合理”理念讲的是自然合理,要顺从、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要积极地随着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发展它、去推进它,而不是按照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它,这就是中国道家“自然无为”思想的核心精神,不以私志入公道,即所谓“天人合一”。我们现在很多现代科学家也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认识科学的目标并不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这个自然界的本来关系(生态关系),而是使这个自然界和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在这个问题上,如果离开这个理念去讲“天人合一”,那么实际上就成了去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关系来适应我们人类的欲求,那就变味了。

  其二,注重个性。自然非常强调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或者它的本性,也就是个性化的。这就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化、普遍适用性有很大的差异。魏晋哲学把尊重人自然的个性,尊重自然界每个事物的特殊性,强调得很高,而且把它跟人要遵守社会规律结合起来,认为社会对于人的行为规范的制定,一定要符合人自身的本性,但是这种本性不是放任。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要尊重本性就是为所欲为,结果往往是损害自身。所以,只有“适性”才是最好的,适合你的个性,符合你的个性,“过犹不及”,这才是自然合理。对于中医来讲,中医非常强调个性化,诊治要周全地考虑不同的人、体质、性别、地域、时间等等因素,包括对药材的采用也是非常强调地域性的差异,跟这些思想都有关系。

#中医##中医学习##中医师承#关注我,和我一起传承中医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楼宇烈:中医的人文内涵及其意义
这三个词!足以概括中国哲学思维的特性!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宏观与微观
中医思维
汉代印章的本来面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