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读什么书,未来就会成什么人


《周易》云:“蒙以养正,圣功也。”

一个人在童蒙时期所阅读的书、受到的教育,

将对他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


钱钟书曾被赞为“二十世纪最具智慧的头颅”,

他精通多种语言,经史子集更是随手拈来,

人称博学鸿儒、文化昆仑。

他从小接受的是父亲给他的国学经典训练,

他的父亲钱基博是20世纪30年代的四大国学大家。


胡适曾经回忆,他在家乡九年的教育,

三岁就在私塾读书,读的就是各种国学经典。

他虽然提倡新文化运动,

却在家里教他的孩子读《古文观止》。


民国以来大师辈出,我们看他们小时候的经历,

几乎都有背诵国学经典的经历,

由此可知,国学文化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有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01

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行


有人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真正的文化,更多是价值观的体现,思想境界的体现。

这些都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做人、做事上。

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除了读经典、背诗词、学国学外,更在于精神的引导!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认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只有去身体力行,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刘余莉教授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


刘余莉教授是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

他曾经受邀在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学校、单位等

进行传统文化的讲座,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先后受邀为中央电视台、海口电视台等国学节目嘉宾,

还五次受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讲中国传统文化,

受到世界各国大使的一致认同。


(刘余莉教授受邀为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学生讲授传统文化。)


02

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为孩子解读传统文化

 

当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传统文化的内容,已经贯穿并深入中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成为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传统文化的指引?

俗话讲:“少年养志”,

少年时期的志向对孩子的一生尤其重要。

中国文化强调,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传统文化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之道。

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国学、历史知识的积累,古诗文的背诵,

家长更应该引导孩子认识中华传统价值观,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喜马拉雅FM
应该大家要求,持续更新中!#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 #国学
少年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南怀瑾、郭继承、曾仕强教授都为此而落泪了,还需我辈发奋图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文化复兴也需要国学进校...
人s后要放7天,听曾公慢慢道来#国学智慧 #曾仕强教授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读好书、交高人,是孩子一生的福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