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镜下胃早癌浸润深度的预测方法

文丨丁翔

来源丨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肿瘤细胞局限于黏膜层和膜下层的腺癌,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EGC的治疗方式选择,除了取决于病理分化程度以外,还与病变累及深度密切相关。对于膜层和膜下层上1/3的早期胃癌,推荐内镜下治疗,术前判断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十分重要。


超声内镜多年来一直被应用于判断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及T和N分期。但由于设备及人员技术的限制,使得这一技术尚未被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普通白光及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初步判断浸润深度显得十分必要。



01

白光内镜


1.以下表格通过普通白光内镜下病灶的特点预测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表1、表2)。

 

表1 普通内镜下浸润深度的判断(隆起型)


表2 普通内镜下浸润深度的判断(凹陷型)


2.如果觉得上面的表格内容太过繁琐,那么Abe等[1]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通过Depth-predicting score(DPS)评分系统(表3),来预测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


表3 DPS评分系统


如果评分≥3分,提示病灶黏膜下浸润。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25.7%-45.9%、93.1%-93.7%和82.5%-84.8%。摘用该文章中图片(图1—图3)对评分内容进行体现。


图1 病灶明显发红


图2 表面不平坦


图3 病灶边缘隆起



02

ME-NBI


Kikuchi等[2]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可以根据ME-NBI图像中有无粗大血管(约为病灶内不规则血管3倍直径,图4)对病灶浸润的深度进行判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5%、37.5%和88.3%。


图4 放大内镜观察病灶,可见一条直径约为周边不规则血管3倍的粗大血管(黄色箭头所示)


总结


上述方法均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仅凭内镜下的表现及征象间接判断,无法对浸润深度达到准确有效的评价,仍需要借助超声内镜及CT以及其他方法加以辅助判断,最终的结果仍取决于病理的评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染色和图像增强内镜的应用
窄带成像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
早期食管癌:内镜错误评估病例
白光内镜下发现早期胃癌的技巧(干货满满)
色素内镜检查
6个精彩病例带你领略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