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爱||【书评】《摆渡人》里那个缺爱的女孩





《摆渡人》里那个缺爱的女孩
 
                                文/简爱
(一)

《摆渡人》,是一本描述灵魂故事的书。

从浅来讲,这是一个俗套的结局完美的爱情故事。

一个现实生活很糟糕的15岁的女孩迪伦,因为意外事故身亡,灵魂出窍。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负责将她的灵魂带到它该去的地方,摆渡人带她走的过程中,两个人相爱了。迪伦希望他们能永生相伴,但是崔斯坦进不去那里,也来不了人间。迪伦为了跟摆渡人在一起,放弃安逸,冲破规则战胜恐惧,最终和他一起返回人间。
 
从深来讲,书中无不蕴含着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1、爱情执著

崔斯坦和迪伦,一个是命中早已注定的灵魂摆渡人,一个是芸芸众魂中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在走过荒原这段例行职责的旅途中两个不能也不该相爱的人却相爱了。

因为爱,有了勇气;因为爱,所以坚持。勇气不是从来就有的,勇敢走下去不代表没有恐惧和怀疑,但是有爱,就有了一切力量。最后,他们成功了。

2、人生心态:

书中大篇幅描写了荒原景象。而文中的荒原景象,是灵魂的内心影射。

灵魂内心的波动直接影响荒原的外在呈现。你的人生,是阴云密布还是晴空万里,则全由你的人生态度而定。

3、居于安逸:

书中所有的灵魂在摆渡人的带引下冲破种种阻难最终来到分界线另一边的安全大家园,并在那里开始无限期或有望或无望的等待。

书中最老的久经世故的灵魂伊莱扎说:“如果灵魂想返回,任何一道门都是可以的。不是这个地方不让他们走,而是这些灵魂自己束缚住了自己。他们是想离开,但他们更怕死。他们不敢冒失败的风险,因为那有可能会让自己魂飞魄散自寻死路。”
 
 
 
(二)
 
《摆渡人》,通篇31节,274页,22万字。

作者在开头仅用了2节(计17页)的篇幅来描写迪伦在现实中的生活。短短一万字的叙述,迪伦的个人情况、家庭现状、学校处境便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在家与母亲无话可说,在学校被同学屡屡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令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此段来自书中片段)
 
不知为什么,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里面死去的那个女孩莉迪亚,也是一个学生,跟迪伦年龄相仿。不同的是,莉迪亚不是单亲家庭,而且,她备受母亲关注,肩负着母亲望女成凤的使命,最终不堪重负而走向不归路。

莉迪亚与迪伦,完全不同的家庭表象,又有其相似的亲子矛盾。不管是莉迪亚妈妈过度的关注,还是迪伦妈妈打击的粗鲁,都无不显示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她们从来没有认真的聆听过孩子的心声,更没有真正的尊重过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而对于十五六岁青春期的孩子来讲,父母过于武断毫不尊重,有时真的会致命。
 
迪伦与泰迪熊,长达15年的陪伴,即便泰迪熊已经变得灰暗残破甚至失去了一只眼睛填充物从裂缝中跑出来也仍然是这个15岁女孩迪伦心中难舍的最爱。

迪伦与亲生爸爸,多年素未谋面,却因为想与他见一面而反抗妈妈逃课学校,她忍着饥饿郑重打扮满怀兴奋只为这个第一次见面的时刻能早一点来到。

迪伦与崔斯坦,偶然相逢亦命里注定,一个奉行职责,一个怦然心动。纵明知违反天界规则会面临魂飞魄散的巨大风险亦不管不顾埋头往回冲……
 
在迪伦对宠物的依恋、亲情的渴望、爱情的执著之下,掩藏着她那严重缺爱的人生。
 
 
(三)
 
内心缺爱的孩子,很容易没有安全感,精神世界更容易陷入贫瘠、困窘。

长大后,则更容易陷入爱情,并为之疯狂。

迪伦在与崔斯坦相处初期,事实上,崔斯坦对她毫无柔情,甚至可以说有些冷漠。可是迪伦却在这样的相处环境下依然对崔斯坦有了好感有了牵挂。

如果说爱情中有主动与被动之分,那么迪伦便是主动,崔斯坦是被动。主动的迪伦年方15岁情心萌动,被动的崔斯坦岁月悠长老成持重。

15岁的迪伦在爱情面前,试探,期盼,小心翼翼,战战兢兢,黯然神伤,欣喜若狂……

一个真正内心富足的人,是不会如此患得患失自卑自怜的。
 
从小缺爱的人,会一生都在找爱。

对爱的渴望,是每一个人天然的动力。而来自于亲人的对爱的粗鲁或阻断,则会造成永久的创伤。
 
《爱自然生命力》卓越父母专业课老师曾讲过,孩子成长需要六大心理营养:

1、生命的至重;2、安全感;3、肯定、欣赏、赞美、认可;4、无条件的接纳;5、学习、认知、模范;6、选择的自由。

很明显可以看出,6大心理营养中的前4条都是基于爱。

所以,缺爱的本质,是心理营养不良。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生命的绽放也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就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爱、尊重、赞美和认可。

而缺爱的人,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安全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期冀找到那个无条件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他(她)来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
 
缺爱往往来自于童年的创伤,而等你发现缺爱通常已是成年。
这个时候,创伤已然造成,时光不可逆转,我们是否已经不可弥补与挽救呢?
 
卓越父母教练课告诉我们:可以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自己给自己这些心理营养。

并且,老师提供了下面两个练习,我们可以每天做,直到我们的心理营养被满足了为止。
 
练习一:

孩子:“爸爸(妈妈),你爱我吗?”

爸爸(妈妈):“孩子,爸爸(妈妈)爱你!”

孩子:“爸爸(妈妈),如果我不好,你还爱我吗?”

爸爸(妈妈):“孩子,即使你不好,爸爸(妈妈)仍然爱你!”

孩子:“为什么呀?”

爸爸(妈妈):“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啊!”
 
练习二:

孩子:“爸爸(妈妈),我值得拥有财富吗?”

爸爸(妈妈):“孩子,你值得拥有财富。”

孩子:“爸爸(妈妈),我值得拥有幸福吗?”

爸爸(妈妈):“孩子,你值得拥有幸福。”

孩子:“爸爸(妈妈),我值得拥有一切的美好吗?”


爸爸(妈妈):“孩子,你值得拥有一切的美好!”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得到爱,拥有爱,并给予爱。

愿爱的充盈、富足所带来的安全感,能让你真正的主宰自己的人生,成为你灵魂的摆渡人。
 
后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摆渡人》,是一本令人褒贬不一的书。盛赞者有之,踩踏者亦有之。从书中,有人看到了爱情的执著,有人看到了勇敢的力量,有人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有人看到了缺失的营养……书为我用,不管我们看到了什么,只要我们能从中哪怕只汲取到百分之一的东西,那也算是一种莫大的收获了。

感悟颇多,拖沓冗长。见谅。




简爱:

    故乡河南新野,现居南方。热爱读书,用心育儿,喜欢一切美好,在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之路上摸爬滚打乐此不疲。既是热情豪爽嫉恶如仇的北方女汉;又是多愁善感细密入微的南方移女……愿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歌唱,把简单的日子过成诗,优雅又精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余下半本的又一半《摆渡人》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原
《摆渡人》读后感
第98本书 |《摆渡人》(英国-克莱儿·麦克福尔)
摆渡人经典语录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