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潍坊农民花三年造“智能种植床”,1平方16茬年产80公斤菜,啥样

蔬菜作为人们基本生活的消费品之一,生产的过程关系着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也息息相关,为了满足人们对日常蔬菜的需求,温室大棚栽培成了好多人的选择,在你的印象里大棚蔬菜都种植在地上,那把蔬菜种到“床”上会有什么变化呢?1平方米一年能收16茬,产量达到80公斤,每个“种植床”整齐划一的叶菜,让人有种想摘的冲动,这是潍坊农民花三年建造的“智能种植床”。

蔬菜从地上到床上的转变,我们来看看这个种植床有什么不一般,种植床的长度23米,宽度1.8米,之所以有高产量是采用了一系列首创的技术手段,这个种植床的智能化非常高,发明人刘向东是潍坊市坊子区安街道洼里村人,目前经营着一个8.46亩的玻璃温室大棚,里边放置着60多个箱体智能种植床,它能够自动调控土壤温湿度,让蔬菜生长在18℃-25℃的恒温环境,不用农药化肥也能种出妥妥的有机蔬菜。

刘向东说别看他棚内60多个种植床,蔬菜的年产值却能做到100多万,智能种植床采用床体式设计,立体化的结构,生态化循环,对于各种地理环境要求不高,能够实现在沙漠地区、丘陵地带、盐碱地区、边防海岛和城市楼房的使用,还能根据不同环境设计定制,智能种植床种植土壤就像是床垫,箱体中间有夹层,夹层地下是空气,可利用水墙和空调调整温度。

刘向东的智能种植床包含地源热泵系统、酵素发酵、种植基质和激光植物补光技术,还有一系列自动控制技术,蔬菜生长的周期一般在21天左右,十字花科的荠菜、甘蓝和雪里红等生长周期在17-19天左右,莴苣科蔬菜中的生菜、春菜等生长周期在21天左右,刘向东说养土和育苗要同时进行,一般养土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智能种植床的土并不是普通的土,而是一种黑色的“土壤”,这是刘向东专门培养的一种种植基质,基质层采用了玉米秸秆、泥炭土和生物菌种揉丝发酵而成,尤其是泥炭土来自德国和俄罗斯非常耐用,能够循环使用20年之久,这种基质层不仅养分充足,还能分解氨气等有害气体,蔬菜小苗浇水全靠传感器控制,一个来回下来整个棚就完成了喷施灌溉。

一个小小的智能种植床刘向东通过学习应用了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立体栽培、荷兰的生物防控技术、美国的活性菌种技术等等,刘向东说他的智能种植床采用立体结构,在土壤的下方采用地源热泵增温方式,这是一种低温方式,相比较电空调和热风炉系统,棚温达到30℃以内,采用热泵方式利用1kW的电能就能得到4kW甚至更多的热能,它的供暖能效比高达4.0,而电加热的能效比为1.0,燃油加热的能效比连1.0都达不到。

刘向东的蔬菜每天享受的日光的照射,他还会在每天晚上使用红蓝色的激光为蔬菜开启加餐模式,采用激光补光技术,一层能够照射3-4个种植床,一个月也仅5度电,经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人工的精心呵护,就能很好的控制蔬菜生长时间和产量,实现了精准定产,叶菜的小苗被一棵棵种植在苗床上经22天的生长采收,按照1年16茬,每茬产菜320公斤,你猜猜这个棚一年能挣多少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大利好!“智能种植床”研发成功,一年可种有机菜16茬
「辉煌“十三五”改革故事」从“落后村”到“亿元村”,潍坊洼里村依靠现代农业完成华丽蜕变
潍坊创新智能农场种植蔬菜降低80%成本,不久将可在矿坑沙漠种植
DIY家庭简易鱼菜共生系统(DIY Aquaponics)
一亩产出300万?住10层楼,一年产16茬,这里的菜不一般
成就展示|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洼里村:蔬菜种植立体化 一年收获16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