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02个品种!中国葡萄育种单位及其育种进展分析
userphoto

2023.04.01 黑龙江

关注

我国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鲜食葡萄种植面积及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生产大国。选育并推广优良的葡萄品种对我国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展开了有目的的葡萄育种工作。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企业、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及农户个人等在葡萄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整理了1950—2022年近70年来有文献报道的172家育种单位及个人,参与育成402个新品种。对其分布的省市、品种培育手段进行介绍。

中国葡萄育种单位的类型及育种情况

不同育种单位的育种情况

从1953年国家组织开展葡萄育种工作以来,至今近70年间,中国自主育成402个葡萄新品种,包括鲜食、酿酒、砧木、制汁、制干等用途的品种,其中以鲜食品种育成最多,约占所育成品种的82.8%。全国共有172家单位参与葡萄自育工作,按照不同单位的属性,将其分成5大类,即高校;农场;企业及个人;科研单位;以农业局、果树站等为代表的行业管理部门。

科研单位是葡萄育种的主要群体,共有63家研究所参与279个葡萄新品种的育种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山东省葡萄研究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这5家科研单位育成品种数量位居前五,分别为28、26、24、18、18个。公司及个人育成葡萄品种数居第二位,49家育种公司及个人共育成85个品种,其中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育成15个品种,河北昌黎农民育种家李绍星自主选育了紫脆无核、紫甜无核等大粒无核晚熟系列葡萄品种以及金田系列8个优质葡萄品种。在24所高校育种单位中,沈阳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育成品种最多,分别为11、8个。28家行业管理部门育种情况比较平均,每家单位育成品种数1~3个。

不同年代的育种情况

不同年代不同的育种单位数量

按10年为一阶段,在自1950—2022年的7个时期里,中国葡萄育种单位的数量从3家增加到172家。育种单位的类别明显增加,1950—1969年间,育种单位仅有2家科研单位,从1970年开始,高校、公司、农场、行业管理部门等单位相继开展葡萄育种研究工作。1980年沈阳市东陵区浑河站公社王士大队发现优良芽变品种7601,是关于个人选育出葡萄新品种的最早报道。1970年至今,除农场外其它各类育种单位数量均在快速增加,科研单位无论是在参与数量还是在育成品种数量上均排名第一;2010年至今,公司及个人的参与数量和育成品种数量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位居第二;2000年至今,高校参与育种的单位数量虽然不多,但成效很大。随着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公司及农户个人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葡萄育种工作,从1980年至今40多年间,共育成品种85个。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华佳8号

大连农科院与上海奥德农庄:晨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左优红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红玫香

不同年代不同地区育种单位情况

从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7个区域来看,东北和华东地区最先出现葡萄育种单位,随后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相继开展葡萄育种工作,2002年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学校育成优良芽变品种华变,是西南地区首次报道育成的葡萄新品种;2005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杂交育成酿酒新品种凌丰、凌优,是华南地区首次报道育成的葡萄新品种。在全国划分的7个区域中,华东地区的育种单位数量最多,有72家,东北、华北地区的育种单位数量紧随其后,分别为30、25家。其余为华中地区16家,西北地区13家,华南9家,西南7家。

不同年代不同地区育种单位数量

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类型的育种单位。华东和华中地区存在农场类型的育种单位。华北地区以公司及个人类型的育种单位为主,其余6个地区均是科研单位类型的育种单位数量最多。华东地区科研单位和公司及个人这两类育种单位数量都较多,分别为22和21家,在西南地区的育种单位数量较少,共7家。

不同地区不同育种单位育种情况

华东地区育成的葡萄品种数目最多,共计132个;其次为华北地区,育成103个;而西南地区葡萄育种的历史较短,迄今育成5个。各地区不同类型育种单位育成品种数量排名前5的有华北地区的科研单位、华东地区的科研单位、东北地区的科研单位、华东地区公司及个人、华中地区的科研单位,其参与育成品种数量分别为82、74、58、41、32个。可见各地区葡萄育种的主要力量为科研单位,华东地区的公司及个人也是葡萄新品种的重要贡献者。

育种技术

不同年代不同类型单位的育种手段

据统计,1950—1969年20年间,中国早期只有杂交育种和实生选育2种育种手段。1974年新疆农业科学院育成优良芽变品种大粒无核白、长穗无核白,中国开始有关于芽变育种的报道。2003年河北爱博欣农业有限公司诱变育种培育出红乳品种,是首次报道中国通过诱变进行葡萄育种。在近70年来,杂交育种一直是中国培育葡萄新品种的主要手段,有269个新品种通过杂交育成;芽变育种和实生育种也较为常用,分别选育出65个和62个品种;而诱变育种的报道较少,有6个品种。

不同年代不同育种手段育成品种数量及占比

近70年间,高校和科研单位主要育种手段为杂交育种,育成的葡萄新品种数量快速上升。公司及个人在2010年之前育成品种数量不多,多为芽变育种和实生选育,2010年之后,随着公司、个人,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的加强,科研水平提高,育成品种数量迅速增加,育种手段是以杂交育种为主,芽变育种、实生选育为辅。行业管理单位主要育种手段为芽变育种,育成的葡萄新品种数量较多。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重视芽变育种,同时葡萄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也为芽变育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贵妃玫瑰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仲夏紫

西安市葡萄研究所:户太8号

河北省林木技术推广总站、河北昌黎农民育种家李绍星:紫甜无核

不同地区育种手段与育成的品种

不同地区的育种手段基本相同,包括杂交育种、芽变育种、实生选育和诱变育种4大类。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4种育种手段均有应用,西南地区的葡萄育种技术仅有杂交和芽变育种2种。华东地区的主要育种手段为杂交和芽变育种,两种育种技术育成的品种数占4种育种技术育成品种总数的83.3%。该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快,种植面积大,公司注重调查与鉴定,通过芽变育成的品种约占全国芽变育成品种的52.3%。华北地区杂交选育的品种最多,占4种育种技术所育品种数的89.3%。

不同地区不同育种手段育成品种数量/个

讨论及展望

近70年来,中国非常重视葡萄育种工作,参与育种的单位数量越来越多,育种技术越来越多样。最初20年间仅选育出8个新品种,如今近12年就选育出196个新品种,育成品种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山东、河北、河南、广西等葡萄种植大省的葡萄育种单位相对较多。可以自行育种的农户个人多出自山东、河北等传统的栽培大省,多年的葡萄栽培经验加上发达的互联网,使农户个人育种成为新的育种形势。随着葡萄栽培技术的普及和与高校的密切合作,育种公司异军突起,有望成为葡萄育种的又一主力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早玫瑰

新疆农业科学院:长穗无核白

山东省江北葡萄研究所:玉波二号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早黑宝

各葡萄育种单位应坚持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多方合作,对优良品种进行区试,筛选出各地区的最适品种,积极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种植,为蓬勃发展的葡萄产业加劲。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及对育种技术的重视,将会有更多的单位开展葡萄新品种的选育,有望选育出更多有推广前景的葡萄新品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育成品种、育成好品种的几个修正原则
李秀根 | 70年举目千“梨”,谁是你的百“梨”挑一?
基金项目:砀山酥梨及其育种利用价值
我国选育的甜樱桃品种特点分析及展望
淮安市农科院小麦育种概况
中国葡萄品种资源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