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戴氏心意拳的实质:练人的本能

本文作者:梁小山,男,52岁,山西晋中祁县人。基层教育工作者,喜欢传统文化,戴氏心意拳传承人。


戴氏心意拳之命名——戴氏是说由姓戴的人所创。“心意”是本拳的内涵、实质。您静下心来后,细细想想,其实,我们干什么事情,不用“心意”呢?再往深里想,您会发现,个人“心意”的水平,决定着这个人一生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心意”的修为是何其的重要!

有一说,戴氏心意拳是儒、释、道合一的拳,历史的去看,祁县戴氏之九世祖——戴光启是明朝隆庆朝,开始进入国家级干部行列。而明朝的文化也是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您细细品读《道德经》、《论语》、《心经》,字里行间,无不有我们的万经之首的《易经》的核心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戴氏心意拳修为,恰恰能让你真正理解这一精神,并能身体力行。

它们还告诉我们,我们的一生基本是在“自作自受”(这里的“自作自受”是中性词)。因此,我们应该种善因,善果自然而来。

所以,修为“心意”,其实是在改变我们自己“运”——也就是,在不断的“自强”中,提升我们的本能水平。我们的本能水平的提高,我们拥有的周围的社会资源自然会提升,那我们的“运”不是会自然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我们本着“君子藏器于身”的心态——因为,很可能一生也用不到;也许是改变我们名运的关键。不过起码能让我们自身活得很自如、充实。真正做到“随遇而安”。那,我们最起码不自伤。

“心意”之为用,不知说明白了没。

那如何藏“心意”这一“器”于我们自身呢?

现在,仅从两点作一探讨:

1.从“意、力并用”到“用意不用力”

受外来文化、以及影视剧博人眼球,增加可视性镜头的影响,现下很多人练拳时,落到自然力里边了。与我们的口口相授的基本相反——我们修为传统拳时,要求的是“松静自然”——而松,必须在“心意”的指导下,才能到达;静,本身就是难达的“心意”水平,“心意”静不下来,心浮气躁,何来“自然”?“自然”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的那种“自然”,婴儿由于无知,能自然做到,成人非长期修为不可。

可见,“松静自然”写一写这四个字容易,做到,那将是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

以戴氏心意拳为代表的传统拳术的修为过程,就是余力的褪去的过程。尤其是戴氏心意拳桩功,是模仿我们人类在母体内的姿势,不用“余力”还就是做不到。但每一次的动作,靠余力做到后,又通过“意”把它放松开来。量积累到一定数量(因人而异,每人的先天禀赋不同),仅仅用意,就能达到标准。这样,内劲会逐渐生发与增长,抻筋拔骨的水平提高,慢慢的劲的松静自然达到真正的松静自然——则会刚柔一体。也就是,脱开俗世的自然力,变为浑厚的内劲。说来奇异的是,心灵的水平也随之而变的向“婴儿心态”迈进——这上面,也符合老子之主张——“守稚能如婴儿乎?”“返者,道之动也”。随之而来的是——心肺功能也随之增强,呼吸也变的深、长、匀、细。

因此,修为传统拳术得练劲,气和劲还不等同。气怎么化成劲?意念(元气、元神)和气相结合。

怎么结合?以意引气,练形神庄,以形引气,以音引气,这些都是用纯意念和气相结合。光练气,不把气变成劲,虽能收到“气血流通,百病不生”的功效,但终归是有缺欠。

传统拳,尤其内家拳说——练功夫都是练的人本来的功能。人人都有精、神、气,也都有知觉运动。但是你能不能自觉、主动地锻炼知觉运动?

也许是我们的感官是外向型的原因?我们平时老注意外边,都属外向性的运动。对里边这个运动过程却不注意,不了解。而我们民族的先哲们,却一直在告诫我们要“内视”。《论语》经典语句之一不是“吾日三省吾身”?六祖惠能的偈语不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老子是主张“守稚”。

再说了,从心理学上讲,“觉”在“知”的前面,“知”比“觉”更进一步。“运”比较小一点,“动”比较明显。“觉知”是意元体接收信息,“运动”是意元体发放信息而形成的不同活动。练拳增功,就要很明确地知道这两个信息过程,把它练得很明确,很敏感。

而“意”由“心”生,“心”之修为也在其中。

“心”静则“意”和,“意”和则中和之气自生。中和之气本来人人婴幼儿时期都有,以后长大为俗世所扰,慢慢变得不中和了。练功再自觉地把“不中和”之气收回来变成中和之气。气收回来之后,做动作时,慢慢的不再用力气,而用意念体察着里边之运动。一旦感觉到里面,意念和形体结合起来了,那就是内劲了。因此,又回归了自然——婴幼儿状态。

传统拳,尤其内家拳讲“用意不用力”。用意是用什么意?

也有一个用“有意”到用“无意”的过程,最终,要达到用“无意”。

“无意”其实是意念非常充分,充分到“无意”——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比如开车,当车性相当熟悉时,眼一扫,手打的方向盘就恰如其分。好多人练了一辈子拳,功夫也没上来,就是因为意念不够明确。

怎么用意?

先得会用肌肉使劲收缩。这么做一方面为了往回收气,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用意不用力打基础。收住了,再通过意念“放松”,实际是一个“抻筋拔骨”的过程。将来,筋抻开了,骨也拔开了,一切变得自然而然,我们养成了肌肉收缩的而不用力的习惯,到了下一步,光用意念一动,气就自然而然回来了,肌肉收缩与筋骨的运动已经到位。意引气,气引形,意念一运,气就运;气一运形体就动。意动,气动。气一动,形体就动——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由内到外自觉的运动——此谓之“内家拳”的真正原因吧。

也就是说,你要用什么样的意念,就得有过什么样的实践,看你的意念这么动的时候,气机就会随之而动,肌肉也随着怎么动,慢慢练得有体会了,这种“量”积累到一定地步,自然而然就达到“用意不用力”。这时,速度自然会高,冲量有了,动量就大,作用也大。

在强调一次,刚开始,放松是从形上走的。哪一点放松了,筋就弹性大了,这部分就不要再用力了,而是气催着运动。你若还想让它收缩就用意念。一开始需要用力,一用力就有气和形的变化。等形已经松了,通了,就改成用意。慢慢的,要从形的动过渡到意念的动。

2.认真习练“觉”、“知”运动

只要一修为拳,就要认真——要集中精神,认真体会身体里面的细微变化——筋腱的、骨骼的、内脏的。只要一动,以尾骨为劲力的源头,通过丹田的翻滚,传输到身体各部位的各种运动。尾骨,好比汽车的钥匙,丹田好比发动机。发动机就是个活塞的前后运动。而汽车各部位的齿轮却是各自按自己的方向在协调的运动。

形体产生了运动变化,要慢慢体会里面有什么感觉。通过内视,心灵安静地安安静静地感受里面的运动和感觉那种感触,这叫体察思维。

练功的关键是用体察思维。对体察思维用得好,那么你的感受就多,认识就越深刻。反过来它对你的练功就有指导意义——这才是以“意”练拳。

我们要明白,意念在身体里边的流行、运动不是空的。你用什么意念引导它,它就起什么样的作用。你高高兴兴,它就给你产生愉快素,使你健康;你整天皱着眉头,它就给你产生毒素。科学越发达,对人体生命活动了解得越多,慢慢人们就会自觉地调整身体,自觉地调节内在的神经功能。

从对气不了解、不认识,变成了解、认识,再到能感觉它,支配它,让它发挥作用。把身体里边的气调理得更加和顺,把性情调理得更加温和、柔和、中和、祥和——您的“心意水平”自然会提高;“心意水平”提高,内脏机能自然会发挥到最佳;内脏机能发挥到最佳,只要饮食有节,身体机能就会最佳,也就是生物电量就大;生物电量大,生物电流就强;生物电流强,身体反应当然很灵敏——生物本能当然会把潜质发挥出来。

真这样体察,练功就有内容了,

随着功夫的增长,意念往那儿一贯注,气就进去了。气多了,那儿的功能就强化起来了。

修为拳术,首先要注意骶骨,腰、骨盆、胯、大腿根等,在体察这些部位时可以利用有关的解剖知识。如:脊柱周围有哪些肌肉、韧带,用意念放松它:关节囊、关节周围的韧带连接是怎样的,用意念放松它;那些肌肉怎么动,用意念放松它……这样认真去体察。脑子里有这些活动内容,这样精神就容易更加集中。

精神集中了,神就收起来了。神收起来后,意会集中起来。意集中起来,气畅通。气畅通,心功能强。心功能强,心性愉悦,是为理想状态的修为拳术吧。

“心意拳”之命名、实质不知说明白了吗?

方家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闻青习拳笔录
心意六合八法的释义与评价
太极拳的“不用力”与“用自然力”
中国最强古武术秘笈(快失传了)
陈氏太极拳入门暨悖论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