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脾为阴中之至阴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本人对“脾为阴中之至阴”这句话一直理解不透彻。

“至阴虚则阳气绝而不降,至阳盛则阴气微而不升”。这里的“至阴”指脾,“至阳”指三阳(太阳,少阳,阳明)。意为“脾虚至极则阳气耗绝而至气机有失升降,阳气太过则阴津过多耗损而无生机。”

从生理角度说,太阴是主运化的,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液,它所主管的阴液的量是最大的。《黄帝内经》把它叫做三阴。少阴是主水的,也主藏精,但是水液的量是仅次于脾所主的水谷精微和水湿,少阴它所管的阴液的量属于二等,因此它是二阴。厥阴是主藏血的,血是人体阴液中最精华的部分,所以厥阴是一阴。三阴、二阴、一阴,是根据五脏中它主管阴液的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出自郝万山《伤寒论讲稿》第54讲辩太阴病证并治)

从水液论述,人体的水液全部通过脾运化上注于肺,然后通过肺脏的宣发肃降,一部分从体表以汗液形式发散,一部分下注,通过肾主司二便作用,排泄出体外。脾运化的水液量要比肾主水液的量要多,所以为太阴,而脾又位于身体下部,就五脏来说他是阴中至阴。

据《内经》及后世医家所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要》一书中总结“脾为阴中至阴”有如下几层含义:

1、“至”,作“转输”解。脾脏及“传化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排出糟粕,又是人体气机升降转输的枢纽,含上传下达之意于其中。

2、“至”,作“到达、始至”解。脾通于长夏,居夏秋之间,季节至此开始由阳转阴、由热转凉。

3、“至”,作“至极”解。

①脾在五脏中属阴,在经脉中属足太阴,在人体位居中偏下,以太阴居阴位。

②脾通于土气,其体象地,而土地是自然界最大的阴体,《素问,玉机真脏论》谓之“孤脏”,“孤”有“大”之意。

4、“至”,作“归”解。土为万物之所归。

5、“至”,作“化生”解。脾主运化,为化生血液之源,血属阴。

“脾为阴中之至阴”是其在人身所处位置、生理功能、与季节通应等诸多方面的高度概括。

“至阴”也是肾的代称、又是足太阳膀胱经一个穴位的名称,有着不同的解析和运用。

以上是个人学习心得,希望各位中医专家光临指导讨论,鄙人将不甚荣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人都是老中医》
老中医说万病从根治: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中医为什么称“左肝右肺”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治之纲
从根源入手,传统中医根治高血压
中医理论体现医哲结合学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